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16S rRNA序列鉴定分离自开菲尔粒的一株乳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菌株 H13 的 16S rRNA 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菌株 H13 的系统发育树,对菌株 H13 进行鉴定.应用 PCR 技术,扩增 H13 菌株的16S rRNA 基因,将其与 pEASY-T 裁体相连接,用 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并将16S rRNA 序列与 GenBank 所选择的同属及非同属的菌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13 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与乳杆菌属 10 株菌均在89%以上,与所选的植物乳杆菌和类植物乳杆菌的同源性高这99.5%和99.2%,与其他8株乳杆菌属菌株的同源性都小于97%,可进一步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或类植物乳杆菌.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H13 与植物乳杆菌的同源性最为接近.H13 最终鉴定为植物乳杆菌,该菌株现在已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录保存,编号为 CGMCC 1357.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嗜热蛋白酶生产菌DPE7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嗜热蛋白酶生产菌DPE7的16 S rRNA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对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BLAST结果表明,相似性高于99%的序列中大部分是泥土芽胞杆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其中与Geobacillus toebii T1680的16 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60%。对菌株DPE7和其他13株泥土芽胞杆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DPE7与其中的4株泥土芽胞杆菌聚类在一起。[结论]经16 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DPE7为泥土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3.
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采集酸马奶样品,对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性质试验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出的86株乳酸菌中,54株菌被确定为乳杆菌属,32株菌被确定为乳球菌属.利用16S rRNA序列同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具有不同生理生化特性的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FM1-6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FM8-3与Lactococcus lactis、FM10-3与Lactobacillus casei的同源性达到100%, FM2-4 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1-2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同源性达到99%.  相似文献   

4.
自然发酵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15份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样品中分离乳杆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15份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中分离获得21株菌,其中6株为植物乳杆菌,8株为短乳杆菌,6株为罗伊氏乳杆菌,1株为米酒乳杆菌。本研究为从多角度开发利用东北酸菜中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耐高温纤维素酶产生菌A13。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A13菌株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特征基本一致。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根据16S rDNA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A13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形成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为90%。最终确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李坤  王福强  李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92-9294
[目的]对1株分离自健康牙鲆鱼肠道固有菌群的乳杆菌P15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测定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然后在GenBank中进行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4.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获得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Y852248)。菌株P15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菌株P15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从糖蒜中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具有降胆固醇和抗氧化能力的产乳酸菌株PG-7,该菌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58.1%,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7%和16.2%。克隆了PG-7的16S rD-NA序列,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16S rDNA序列全长1 638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乳杆菌属同源;PG-7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与布氏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buchneri)聚成一族。将其鉴定为布氏乳杆菌属,命名为:Lactobacillus buchneri PG-7。  相似文献   

8.
乳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健康学龄儿童的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6株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属和种的鉴定。首先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2O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得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对所分得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该属内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从而准确鉴定所分得菌株,并申请各菌株的GenBank登录号。经鉴定,其中1株为卷曲乳杆菌,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发酵乳杆菌,1株为黏液乳杆菌,1株为唾液乳杆菌。  相似文献   

9.
黄鳝肠道益生菌HY-136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118株菌进行点种法病原菌拮抗试验,结合产酶能力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显著和产酶能力较强的拟选菌株HY-136.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应用API 50 CHB鉴定盒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属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相似;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对该菌株16S rRNA序列作测定与分析,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并用Mage4.0软件与芽孢杆菌属的其它菌种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序列(登录号为EU346662)具有99.8%的同源性,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菌株HY-13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瘤胃液85℃水浴20 min,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挑取菌落,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其个体和菌落形态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性状鉴定,最后通过对细菌16S r RNA测序,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7株分离菌中2株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度在99.93%以上,1株与地衣芽胞杆菌的序列同源性达99.76%,3株与赖氨酸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度在99.58%,1株与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度达99.37%。结合生理生化性状鉴定结果,可确定7株分离菌中3株为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成员,4株为芽孢杆菌科赖氨酸芽孢杆菌属成员。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发酵酸肉中分离出一株乳酸杆菌(XC10001),利用API鉴定系统、16S rDNA同源性分析以及recA基因多重PCR特异性扩增3个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API鉴定结果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都表明该菌株同植物乳杆菌的同源性最高;多重PCR扩增后发现一条约300 bp的recA基因特异扩增片段,对该片段测序后发现同植物乳杆菌ATCC14917序列完全相同,因此将该菌确定为植物乳杆菌.菌株XC10001的16S rDNA序列的国际基因序列注册号为HM446157.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猪肠道细菌的方法,选择细菌的16S 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对11株猪肠道细菌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2、A4序列与柠檬明串珠菌同源性>99%;B2序列与鼠乳杆菌同源性>99%;C2序列与唾液乳酸杆菌同源性>99%;F3序列与类肠膜魏斯氏菌同源性>97%;F6和F7序列与融合魏斯氏菌同源性>99%;M3和M8序列与洛菲氏不动杆菌同源性>98%;M9和M11序列与粪肠球菌同源性>99%.表明建立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鉴定猪肠道细菌.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界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芝麻粕粗蛋白的菌株LQ,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构建了分子系统发生树,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表明:菌株LQ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47 bp,与芽孢菌属等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自然聚类,在检索出的芽孢杆菌序列中,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同源性达99%,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菌株LQ进行紫外诱变,其蛋白酶活力587.3 U/mL。  相似文献   

14.
生防菌株XF-1的鉴定和抑菌谱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将一株对十字花科根肿病有很好防治效果的菌株XF-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细菌的通用引物P0, P6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得到1513 bp的DNA片段,其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与病原真菌对峙培养的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对供试的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的21个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提纯出了6株降解菌,通过研究其降解能力,筛选出降解效果较高的两株菌H3和H6,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法鉴定其基因序列,同时将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有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后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结合菌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其生物学地位。结果表明,6株菌对污染物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而且对CODcr的降解效果要优于对TP和NH3-N的;菌株H3和H6对CODcr、TP、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0.2%、26.83%、44.89%及52.19%、25.16%、46.79%,降解能力较突出;菌株H3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NR113647.1)亲缘性最近,同源性达99%;菌株H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R075005.1)同源性达99%。分离所得到的荧光假单胞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且安全性有保障,可以应用于湖泊湿地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活污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16.
1株鸡肠源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受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工饲养的健康仔鸡的盲肠和大肠中分离出1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Y-1,对该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的分析。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1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11个芽孢杆菌属的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4.63%~99.35%,Y-1被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模拟体内高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然后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菌数。试验结果表明,Y-1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春杨  崔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72-9473,9533
筛选到1株萘降解菌NAP2-2,对其进行了表观及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NAP2-2能以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的一个成员。对萘降解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降解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因此对NAP2-2菌株的分析揭示了短芽孢杆菌属新的生物学特性,为以后利用此类细菌处理多环芳烃污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甘薯种植地、淀粉厂厂区及下水道等有机质丰富的地方采取土样,从中分离产糖化酶细菌.其中一株命名为S3的分离菌株,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性状检测、全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DNA-DNA杂交等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S3进化距离相近的类芽孢杆菌菌种分别为:P.curdlanolyticus、P.kobensis和Paenibacillus sp.PALXIL08.但是,S3菌株在生理生化特征及细胞脂肪酸成分含量等都与这3种菌有所不同;DNA-DNA杂交实验表明S3和这3种菌的同源性分别为37.8%、21.7%和29.4%.因此,S3菌株可能是类芽孢杆菌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9.
一株羽毛角蛋白降解菌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期堆积羽毛废弃物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JJD-1,该菌株能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克隆了该菌的16S rDAN序列(GenBank接受号:FJ765512),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S rDAN序列全长1489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微杆菌属同源;JJD-1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也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聚成一族.特别是与Microbacterium sp.YK18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 %. 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微杆菌属,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JJD-1.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和应用微生物降解羽毛提供了新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20.
黄文强  王永娟  张龙  朱善元  秦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41-12543,12545
[目的]分离和鉴定狼山鸡消化道乳酸菌,为开发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厌氧菌分离技术,从狼山鸡肠道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酸性、抗菌活性等筛选。[结果]分离到5株乳酸菌LCr-01、LCr-02、LCe-01、LCe-02、LCe-03,经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其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5株菌乳杆菌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与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