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当前,乌兰察布市正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农牧业科技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亟需大力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委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乌兰察布市农牧业部门以建设面向京津冀地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充分调动农牧业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及  相似文献   

2.
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乌兰察布市地处半农半牧区,自然环境差,农牧业生产单一,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因此,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是提高乌兰察布市经济增长的一条理想途径.文章对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为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乌兰察布市立足地区资源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把马铃薯作为推进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稳定播种面积,提高生产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种植马铃薯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柱产业。一、当前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1.播种面积稳定自1997年以来,市委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牧业现代化的意义,介绍了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对策,以期推动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乌兰察布市玉米栽培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被称作饲料之王,是我国备牧业的支柱.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特别是水稻和小麦生产的发展以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要.对玉米市场需求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口粮为主转变为以饲用为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农业、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牧畜业占有农牧业的比重将会逐渐上升,促进我国农牧业协调持续发展.乌兰察布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3.3万hm2左右,在自治区并不是优势产区,种植面积也相对较小,但玉米种植对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信息、栽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产量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从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能量的消耗、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能等方面入手,列举了海西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并针对海西实际,提出了夯实农牧业生产基础、发展设施农牧业、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建立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等推动海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针对西藏"一江两河"农业流域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结合农牧业的发展状况,阐述水资源在农牧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是目前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该文结合农业科研项目就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论述发展本地区农业节水模式的相关优点、缺点、特点、内容等,根据农业区域特点提出适宜发展该流域的农业节水灌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人了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加速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尤其是农牧业信息、农牧业高新技术在农牧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简论春秋时期的农业结构及农业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周王朝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力,各诸侯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形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列国文化,农业生产力也有明显的提高,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本文主要论述春秋时期的农牧业及农业工具的重要成就。一.春秋时期的农牧业商周时期,虽然人口较少,很多土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青海省大通县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农业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农牧业科技培训,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等七项支农惠农政策,以促进大通县农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农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赤峰的经济发展.文章作者详细的阐述了赤峰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条件、现状;总结了发展设施农业成功的经验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兰察布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农业科技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城市的快速发展,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现状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阶段乌兰察布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季节性的,在农忙季节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即使外出打工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要回乡播种创收,农闲季节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2005年上半年,乌兰察布市农村输出劳动力308744人,占劳…  相似文献   

13.
农业执法监管是农业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部门的法定职责和义务。青海省农牧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农业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农资市场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是新时期农牧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全面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全面进步的必然途径。从青海省"十三五"规划对农业行政执法的要求和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当前农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和发展要求,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业行政执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子传宗  奇云嵘 《现代农业》2008,(10):F0003-F0003
2008年9月8日-11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纪大才、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赵存发出席会议并讲话。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康喧、路战远以及农牧业厅有关处室、农牧业科学院有关处所负责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4):F0003-F0003
4月6~14日,应萨尔瓦多农牧业部部长Orestes ortez的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刘国道副院长率团对萨尔瓦多开展热带农业资源调查,并出席萨尔瓦多农牧业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Orestes ortez部长对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农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农业是萨尔瓦多的重要支柱,而科技创新是支撑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中萨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将为萨尔瓦多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显著地提高了各国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各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专业化与集约化发展等方面。 一、农牧业生产结构变化   二战以后的 50年间,不少国家的农牧业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年代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的农牧业产业结构,也根据世界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变化进行了调整。 20世纪 50— 70年代,畜牧业的比重大于种植业,但基本保持平衡。从 70年代后,由于世界市…  相似文献   

17.
张霞 《现代农业》2006,(8):48-49
乌兰察布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差。大部分地区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严重制约着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步伐。近几年来。随着农牧业产业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政策、人多地少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消化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做到正确引导,统筹安排,有效转移,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侠 《农业与技术》2014,(5):205-205
肇东市是北方某平原腹地,耕地、草原、林地和水面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牧业的先天优势,是国家重要的农牧业基地。近年来,保守的农业发展方式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肇东市农业发展缓慢。本文对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秀秀 《现代农业》2012,(12):72-73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乌兰察布以机械化膜下滴灌为主要内容的节水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已成为乌兰察布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对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顺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发展要求,乌兰察布市市县二级农机部门反应敏锐,及时对农机发展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以引导建设农机合作为突破口,对  相似文献   

20.
1.农牧业发展的条件优越。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4%。1993年,全国有176万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5%。全国有农牧业用地1.9亿hm2,人均约11hm2(有的州高达18hm2),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其中,耕地有3483万hm2,人均2hm2;按农业劳动力计,每个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