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两年进行了两个独立的2×2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旨在评价贮藏方法(高湿与干燥)和单宁含量(高与低)对用于喂饲肥育中猪(28~96公斤)的粒用高粱营养价值的影响。当籽粒含水量为24~26%时收获高水分的高粱,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六个月后,在与饲料日粮掺合以前,把高水分籽粒干燥(35℃)到含水量为11~12%。另外,收获含水量在18~20%时的干燥籽粒,干燥(40℃)到11~12%,然后贮于通风罐中。在每个试验中,每圈4头共48头杂种猪。肥育中的或已育肥的猪饲料日粮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年,在全苏玉米研究所西涅尔尼科沃和根尼契斯克“德聂伯河”玉米科学生产联合公司试验站完善并制定了高粱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新方法。区划栽培并繁育了粒用高粱杂交种肯达佛尔,青贮用高粱锡瓦斯85,已进入国家品种试验的杂交种饲用88、-88,品种苏丹62,杂交种根尼契斯克5/11,还有2个粒用和青贮用杂交种、2个苏丹草-高粱杂交种和1个粒用苏丹草品种正准备进入国家品种试验。杂交种肯达佛尔,准备用作粒用和干饲用  相似文献   

3.
共生固氮作用是生物氮学说中发展很快的方面之一,这是因在农业中生态学意义及利用前途较大。多数共生固氮作用的研究是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完成的,在温带地区研究极少。然而,苏联温带地区种植下述作物却很有前途:如粒用高粱(达200万公顷)、青贮高粱(清种及与玉米混播,达600~700万公顷)以及青饲、干饲及半干青饲高粱(达4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括号前为期数,括号内为页数)高高粱不同抗旱机制的效用粱粒用高粱对高温、干旱的反应和抗性···……1水分梯度对高粱生长、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1)(6)粒用高粱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1不同细胞质高粱农艺和形态特征的比较·一1康拜因收割台收获倒伏粒用高粱的性能……1穗结构因素与高粱籽粒产量的关系(科技简讯) 1新老高粱杂交种的表现差异(科技简讯)…1粒用高粱生理、生态的研究···············……2高粱耐旱性的田间评价·····················……2高粱植株对风沙危害的…  相似文献   

5.
以MC812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百粒干物重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MC812平均百粒干物重较郑单958高2.64 g。与郑单958相比,MC812子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平均提前4.40 d,灌浆起始势(R0)高0.25,活跃灌浆期(P)长1.33 d。MC812灌浆渐增期的平均灌浆速率显著高于郑单958,灌浆缓增期则与郑单958相当。MC812生理成熟时子粒含水量略低于郑单958,但差异不显著。收获时的子粒含水量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收获时的子粒含水量则较郑单958低5个百分点。生理成熟后的脱水速率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分别较郑单958高0.15%/d。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MC812产量较郑单958高6.67%、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较郑单958高8.56%和8.04%。  相似文献   

6.
文摘     
88001 粒用高粱甘蔗花叶病毒H菌株分离物的鉴定——(L.M.Giorda),《(Plant Disease》,1986,Vol.70,No.7,624~628(英文) 在得克萨斯从抗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粒用高粱中分离出一种病毒,根据寄主范围、毒粒形态学及血清学关系被鉴定为SCMV—H菌株分离物。除在3个感病高粱材料上感病程度有差异外,该分离物的寄主范围与SCMV—H的极相似。此病毒与SCMV—I和SCMV—H有血清学关系,而同SCMV的A、B、D菌株或MDMV的A、B、D、E、F菌株无血清学关  相似文献   

7.
粒用高粱是干旱地区的高产作物主一。收获时,高粱种子含有25~39%的水分,植株体内含水量亦高,妨碍用机械收获,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时常被堵塞,明显地降低机组的效率。由于脱粒不净,损失可达30~40%。此外,收获的潮湿籽粒,一昼夜间就可发热并开始腐败。种用和饲用高粱籽粒一般是在穗上自  相似文献   

8.
类型及名称育成单位及方法主要特性特征斯塔夫罗波尔期望(Ha入e,两aC:aapo-二o二、二)粒用高粱斯塔夫罗波尔农科院系谱法奥得萨101粒用高粱全苏遗传育种所系谱法沙拉托夫80粒用高粱东南农科院母本不育系是糖高粱沙拉托夫3号.父木恢复系是粒用高梁杜阿里(八ya盆二、) 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06天。株高竹、91厘米,穗长双、2了厘米.穗直立,灰白色,长散状。籽粒圆形,灰白色,易脱粒。蛋白质含量为9.8男.1952年试验产量达81.7公担/公顷.抗旱,抗倒,抗病虫,适于机械收割。在斯塔夫罗波尔边区推广。 中熟品种,生育期123天.株高125、135厘米,穗长28、32…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的许多地区,中欧和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由于种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的粒用玉米,造成了烘干籽粒的额外能耗和康拜因收割困难。计算表明,将玉米籽粒含水量由30%降至13%所消耗的能量,高于生产等量玉米所需的能量。因此,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研究很有实际意义。玉米收获时间由成熟后的籽粒干燥强度决定。果穗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1.果穗分化和受精;2.果穗迅速生长,此时叶片面积达  相似文献   

10.
灌水量对粒用高粱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干旱威胁时期灌水量对粒用高粱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效果和有效利用灌溉水,本试验进行4个处理:每周灌溉0、1、2和3次。每次灌水20毫米。在粒用高粱抽穗至乳熟期,自7月12日至8月2日进行灌水。用压力室测量的叶片含水量受灌水量  相似文献   

11.
玉米灰斑病菌人工接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清  陈捷 《玉米科学》2006,14(6):148-150
玉米灰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叶部病害。采用喷雾、菌液灌心、高粱粒灌心、注射4种方法进行接种,以探索抗病资源鉴定中更为简便、易行、可靠的田间人工接种方法。对玉米叶部病害喷雾是常用的接种方法,对玉米灰斑病菌高粱粒灌心方法不但有利于保湿,而且便于操作,是抗性鉴定时的首选方法。在植株11~12叶期(喇叭口期)应用高粱粒灌心的接种方法,可获得理想的寄主发病效果。  相似文献   

12.
粒用高粱是世界主要作物之一。这种禾谷类作物栽培在六大洲,非洲和亚洲人民普遍将其作为粮食。西方国家则将籽粒用做饲料,植株用做饲草(Wall和Ross,1970)。虽然高粱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其籽粒营养价值却不如玉米和大麦(Xa-vier Filho,1074;Howe等人,1965)。  相似文献   

13.
Raje.  JF  高丽洁 《杂粮作物》1992,(3):24-29
玉米、高粱和大豆的打叶处理引起籽粒产量和粒重的显著下降。减产量受失叶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影响。高粱和玉米打叶使粒数和粒重下降(Stickler 等,1961;Hanway,1969;Tollena-ar 等,1978)。玉米早期打叶降低粒数,而授粉后打叶降低粒重。打叶还缩短玉米籽粒灌浆期的持续时间(Tollenaar 等,1978;Jones 等,1983;Barnett 等,1983)。在抽丝中期后12天全部打叶,降低玉米籽粒生长速率,而在抽丝中期后24天打叶不降低。  相似文献   

14.
春播早熟区高粱的育种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用高粱杂交种选育以高产中秆类型和适宜机械收割的矮秆类型为主,以粮秆兼用的高秆品种为辅;籽粒品质依据用途确定:酿造用种,以提高淀粉为主;食用和饲用品种,以提高蛋白及改良组分为主;甜高粱品种应选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的杂交种;青贮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Bx)13%~16%;糖用和酒精用甜高粱品种含糖量(Bx)18%以上;选育草高粱杂交种要分蘖率高、再生性强、抗逆性好.  相似文献   

15.
<正>加拿大饲草高粱(CFSH-30)是由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培育的高粱种内杂交种,具有长势快、分蘖多、产草量高、持青期长,且含糖量比饲用玉米高30%的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宁夏、陕西、新疆等多处布点试验表明,山旱梯田地:地膜饲草高粱(CFSH-30)最高产量达到8 t/667m2,水地铺地膜产量10 t~15 t/667 m2,均高于当地饲草高粱、饲用玉米的产草能力,完全适合  相似文献   

16.
培育高蛋白质、高赖氨酸的品种和杂交种,是粒用高粱的选育目标之一。在近期公布的研究中,报导了高粱蛋白质及不可代替氨基酸含量的遗传特点和高赖氨酸选育的结果(等,1976、1979;1977)。全苏高粱所对这个目标也进行了研究。近年进行了专门试验,目的是对已推广和  相似文献   

17.
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MLPCA)和高粱粒培养基,通过基质含量、培养基类别以及温度和光照条件不同处理,对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叶粉含量相同时,病菌在CaCO3含量为1.5 g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表明玉米叶粉和CaCO3含量比为10∶1的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为最佳产孢培养基;在CaCO3含量相同时,病菌在玉米叶粉含量为24 g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产孢量与玉米叶粉含量成正比;(2)在高粱粒培养基上病菌只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而不产生分生孢子,可能是由于基质营养含量较高、水分较少而仅利于病菌营养生长所致.(3)病菌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适宜培养时间为5~7 d,产生分生孢子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8.
粒用高粱易受病害而降低籽粒的产量与品质。定苗后最严重的病害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引起的炭疽病。种子和幼苗病害对于由种子和土壤真菌引起的种子腐烂及幼苗凋萎病,高粱比玉米更为敏感。特别在低温、潮湿土壤中,这些病害能影响苗数。做好苗床,当土表4英寸深处连  相似文献   

19.
高粱的株高基因是所有已知的最有用的遗传因子之一。株高基因可使粒用高粱的植株矮化,以便适于康拜因收获,也可使饲用高粱茎杆高大丰产并可用切割机在田间收获。正如美国过去的情况那样,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对中等高度的粒用高粱仍采用人工收割。另外,对于大田实际栽培还存在某些极矮和极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尽管象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制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地区、环境和土壤类型而异,但在控制侵蚀方面却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评价亚热带多湿气候条件下,免耕与传统耕作法对栽培在重粘土上粒用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两种耕作方法对高粱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无大区别,但免耕下整个发育期间土壤含水量有增高的趋势。免耕处理下高粱穗分化时叶面积指数下降,但不影响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