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虫螨腈·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噻虫嗪等药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5%虫螨腈·唑虫酰胺SE复配剂对柑橘木虱的若虫和成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3 d、8 d和15 d, 25%虫螨腈·唑虫酰胺SE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效均在97%以上,与4.5%联苯菊酯EW、30%噻虫嗪SE相当;对若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建议在柑橘各梢期防治柑橘木虱时,可选用25%虫螨腈·唑虫酰胺SE 2 500倍液与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6种杀虫剂对大棚番茄烟粉虱成虫和低、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300 g/L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对烟粉虱3种虫态的防控效果均较好,对成虫防效尤佳,药后7 d校正防效达61.6%和51.2%。1.8%阿维菌素乳油和99%矿物油乳油对烟粉虱若虫用药7d后防效也较为理想。从虫态上看,6种药剂对烟粉虱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低于对低龄若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对卵和若虫的防效高达85%以上。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均高达94%以上。因此,推荐在温室白粉虱发生初期选择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单用或螺虫乙酯和烯啶虫胺混用进行防治,世代重叠严重时可根据对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选择几种药剂混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3种生物药剂对京郊温室白粉虱的毒力与防效,采用广口瓶药膜法测定了对成虫的毒力,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对若虫、伪蛹的毒力,并在黄瓜温室大棚内喷雾防治。测得毒力由高到低为0.5%苦参碱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3种药剂均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一定防效。药后3 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超过70%;药后7d,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00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91.20%。  相似文献   

5.
宁夏银川地区人工培育砂生槐幼苗,育苗初期有灰地种蝇幼虫(根蛆)大量发生,据调查,其幼虫在5月上、中旬发生为害较严重,到6月中、下旬出现第2个为害高峰;其成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选用3种常用化学药剂和3种新型生物药剂对砂生槐试验地内的灰地种蝇幼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灰地种蝇幼虫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种化学药剂的防效均高于3种生物药剂,速效性也较高;而3种生物药剂的防效比较稳定,药后7 d防效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2013年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呋虫胺25%可湿性粉剂、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噻虫嗪25%可溶性粒剂和吡虫啉25%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黑尾叶蝉均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稻田不同时期黑尾叶蝉的防治药剂。其中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对黑尾叶蝉成虫和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迅速有效地控制田间虫量,药后1~10d的防效为68.53%~100%。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噻嗪酮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用药后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和成虫的数量消长情况,对毒死蜱和噻嗪酮2种药剂防治褐飞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2种杀虫剂后,虽然田间褐飞虱卵能持续孵化,从而使总体防效降低,但这2种药剂均能有效减少高龄若虫数量,其中噻嗪酮在长达1个多月的时间内能阻止褐飞虱由低龄向高龄转化,毒死蜱的抑制有效期大约为10d。这2种药剂主要是通过在稻株上的残留来杀死低龄若虫,从而发挥其药效作用。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效,从而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僵菌与两种化学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设置了两个浓度的白僵菌与两种化学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都有一定防治效果,药后7d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以400亿/g白僵菌50g/667m2最好,达到81.15%,但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不及10%醚菊酯SC。  相似文献   

9.
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月~8月,在湖北省房县土城镇进行了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参试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效果最好的为四霉素,相对防效达到63.99%,研制的拮抗菌中,以X10效果最好,达到58.18%,其次是X12,相对防效为51.05%;相对于化学药剂,5种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药剂对照,其中X10、四霉素防效显著高于药剂对照。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生育期的设施有机番茄上释放烟盲蝽,调查其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烟盲蝽成虫及大龄若虫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于番茄1穗果期释放烟盲蝽2次后,对温室白粉虱防效可达95.49%,于番茄4穗果期释放烟盲蝽2次后,对温室白粉虱防效可达94.84%。调查同时发现,释放后的烟盲蝽成虫和若虫在番茄大棚内均能正常存活,成虫可繁殖下一代。烟盲蝽可作为控制温室白粉虱的一种有效天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黑龙江省保护地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植株黄萎病害,从其病茎上分离得到10个菌株。将其接种番茄幼苗,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该菌。经鉴定,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hliae Kleb)。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最适范围20-25℃,以22.5℃生长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25℃。病菌菌丝在pH4-8都能生长,以pH 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3.
于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调查了相思木蠹蛾对西南桦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不同高度虫孔数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整枝方式虫孔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种群密度估计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有虫孔株率70%,虫孔密度2.79个/株;以2m为区间段,无虫孔的占74.8%,有1个以上虫孔的占25.2%;相思拟木蠹蛾对树干高度有选择性,树干4~6m间虫孔数最多;幼虫侵入期人工修枝会加重相思拟木蠹蛾为害;以无虫株率估计相思拟木蠹蛾种群密度的模型为^x=1.420 8(-lnP0)1.476 8。相思拟木蠹蛾为害对西南桦木材品质有较大影响,应加强监测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资源的坝上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本文根据坝上各县水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水资源在坝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光温资源的耦合程度;探讨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坝上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林草植被恢复建设则应以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为依据,以水定草、定林,实现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防除野燕麦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剂型的高效氟吡甲禾灵防除青海春油菜田野燕麦效果基本一致。10.8%高效氟吡甲禾灵ME375ml/hm^2,在油菜2~4叶期,野燕麦2叶1心~4叶期兑水300kg/hm^2作茎叶喷雾,防除野燕麦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FAO的CROPWAT模型在非充分灌溉中的适用性和精确性,将民勤棉花和春小麦非充分灌溉的试验方案及当地气象资料输入模型,分析CROPWAT模型在模拟作物蒸发蒸腾量和非充分灌溉对产量影响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棉花各生育期日平均蒸发蒸腾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表现出相同的分布规律,但模拟值整体高于实测值0.15~1 mm;模拟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时,模拟值和实测值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棉花和春小麦的RMSE、EF、CRM分别为20.62%和10.35%、0.98和0.856、-0.00051和-0.0155,说明CROPWAT模型总体模拟效果较好,但模型的执行值较实测值偏高。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非充分灌溉的研究中有着较好的适用性,但为了使模拟结果更准确,使用前需根据当地实测资料对Kc、Ky等参数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7.
基于EDEM的小区育种小麦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小区育种小麦脱粒装置最佳脱输性能参数,减少籽粒在装置内的滞留,提高育种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在不考虑脱粒破碎的情况下,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对脱粒装置内小麦籽粒和短茎秆混合物料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为优化脱粒装置工作参数,进一步降低籽粒在脱粒装置内的残留率,分析研究了脱粒物料中单个抛出籽粒、抛出茎秆及滞留籽粒的速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脱粒装置内的物料流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1 600 r·min~(-1),喂入量为0.3 kg·s~(-1),脱粒间隙为8 mm,装置内籽粒残留率最小,并按照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对脱粒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利用EDEM对脱粒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为脱粒装置的研究和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田间应用的动态残留和最终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的半衰期为1.89d,用量500mL/667m2处理3次,最后一次施药后7d,韭菜中未检出农药(残留量低于0.1u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生物分类检索方法,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图示多元检索表。该检索表由含有多个"分类单元-特征部位-特征"记录的数据库表构成,并配备分类特征鉴别图。检索时根据表中所列特征部位,参照特征的文字描述和图示,输入标本多个对应部位的特征,一次查询可获得检索结果。检索所用的SQL语句中,使用union all语句组合多个select查询语句,进行多个分类特征的并行检索。通过建立异翅长蠹属(鞘翅目长蠹科)分种多元检索表进行测试,检索效果良好。多元检索方法解决了传统的二叉检索遇到缺失特征而无法进行后续检索的问题。基于数据库的图示多元检索表直观易用,非常适合口岸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20.
铜制剂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因长期施用波尔多液致使铜在果园土壤中的残留积累状况及其对果 园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几种新的铜制剂农药在果树和蔬菜上的残留进行了试验,并对其在今 后使用中铜在土壤中的积累规律及允许安全使用年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