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菌稻草直接还田,叶稻瘟初染菌源量增加;加之个别品种高感稻瘟病,多数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弱,稻瘟病发生呈明显加重态势,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障碍.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根据生产实际,发挥药剂防治的优势,有效、经济地控制稻瘟病,2002~2004年江油市植保植检站在大堰、战旗、新安、新春、永胜、双河口、小溪坝、重华等稻瘟病重发乡镇示范"抓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抓科学选择防治药剂和科学合理使用药剂"的稻瘟病药剂防治技术,累计示范面积3万余亩,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抗病力较差,特别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发生较严重,是水稻生产是最主要的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最佳药剂,为防治水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在优质稻上使用40%咪铜·氟环唑SC与常规用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SC防治水稻纹枯病比常规用药提高45.67个百分点,效果较好;对稻瘟病防效提高6.73个百分点,效果较好;稻曲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用稻瘟灵和三环唑防治。但近年由于叶瘟发生严重,三环唑的防效不太理想。通过对7种药剂于破口期与齐穗期防治的效果分析,认为稻瘟灵和稻瘟酰胺仍然是防治穗瘟的较好药剂。用20%稻瘟酰胺乳油和77%多宁可湿性粉剂复配可以显著提高2种药剂对稻瘟病穗瘟的防治效果,值得开发推广。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常年发生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过去采取"稻瘟净"、"异稻瘟净"防治稻瘟病,效果不够理想;后改用"三环唑"、"富士一号"虽效果较好,但作用方式比较单一,且多年连续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进而导致药效下降.  相似文献   

5.
熊飞 《农村百事通》2010,(10):35-35
近年来,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的水稻后期多种病害混合发生现象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与品质都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有没有一种能够同时防治水稻后期多种病害的药剂呢?根据各地的试验,目前"咪鲜胺"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研究稻瘟病的药剂防治,结果表明:20%氰菌胺SC 750~1 000 g/hm2对水750 kg/hm2防治稻瘟病效果显著;其次为40%富士1号EC 1 250 g/hm2对水750 kg/hm2.在施药技术上应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在叶瘟发生初期及破口和齐穗期雨前各施药1次,可以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危害.分析了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评价了常用的稻瘟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追求高产栽培,提早种植,推广早熟、矮秆、多蘖的感病品种、重施氮肥等造成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水稻一生,都会遭受稻瘟病的侵害,受害损失最重的是穗稻瘟,严重时可颗粒无收.经过多年试验,选出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一些药剂,防效达到70%-90%,增产幅度达到15%。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是开原市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近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肥水管理水平不一,连续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对稻瘟病抗性较差,使稻瘟病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在2017年,水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对水稻造成严重的减产。针对这些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选择效果较好药剂,适时进行防治,能有效抑制稻瘟病的发生,对水稻增产起到一定的作用。1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开原市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近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肥水管理水平不一,连续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对稻瘟病抗性较差,使稻瘟病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在2017年,水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对水稻造成严重的减产。针对这些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选择效果较好药剂,适时进行防治,能有效抑制稻瘟病的发生,对水稻增产起到一定的作用。1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田间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水稻纵卷叶螟在我区呈特大发生态势,常规药剂难以取得保产效果.为寻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特效药剂,从而更好的指导大面积虫害防治工作,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安全高效的防治纹枯病药剂,通过6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禾技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褐变穗防效较好,增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景东县水稻主产区川河坝两岸是"稻—豆—麦、稻—菜—麦、稻—豆—薯"等三熟制复种区,也是稻瘟病发生危害的主灾区,历年来由于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致使水稻大面积受灾减产。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即:合理搭配良种,积极引进推广抗性较好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做好种子消毒,采用规格化栽培管理,做好田间预测,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6%戊唑醇微乳剂防治稻瘟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戊唑醇微乳剂防治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750~1 500mL/hm2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为84.96%~95.04%,该药剂具有防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是防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江华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流行性病害.其发生特点是: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损失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菌源广泛存在、气候条件适宜、品种抗性不强、高氮肥水平管理、抛栽稻面积扩大、药剂防治不力等.稻瘟病的防治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健身栽培、减少病源、培育无病壮秧、改革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科学用药"等策略,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吉林省白城地区水稻生产区稻瘟病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逐年上升的现象,综述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发病原因,发现稻瘟病主要由防治方法的单一所致。文章提出了以选用高抗品种为前提,优良的栽培技术管理为基础,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水稻实际生产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瘟失顿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它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防治稻瘟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水稻穗稻瘟病防效较好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田间药剂试验研究了不同防治次数及杀菌剂对水稻穗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穗稻瘟病重发年份,必须在破口初期和齐穗期用药2次,可选择嘧菌酯等5种药剂作为传统药剂三环唑的轮换品种.对于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可优先选择嘧菌酯和三环·氟环唑.[结论]为生产上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常年发生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过去采取"稻瘟净"、"异稻瘟净"防治稻瘟病,效果不够理想;后改用"三环唑"、"富士一号"虽效果较好,但作用方式比较单一,且多年连续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进而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一直是稻瘟病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病害大流行或品种抗病性丧失期间更是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防治手段.为寻求新的更高效的药剂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2010年对新引进农药富米乐进行了不同施药浓度的田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750-1500ml/hm2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为84.96%-95.04%,该药剂具有防效高、持效期长等特点,是防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