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突脉青冈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统计学、数学方法对突脉青冈群落乔木层生态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突脉青冈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以恢复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树种结构和生态功能。结果表明,突脉青冈和米槠生态位较宽,其生态位值分别为0.96和0.83,群落内其它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0.2-0.4之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表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说明突脉青冈和米槠2个树种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充分利用群落中的资源。该群落继续向前发展,可能发展成为突脉青冈和米槠占优势的顶级群落。  相似文献   

2.
突脉青冈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突脉青冈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突脉青冈木材的密度和综合强度中等、干缩小,与同属其它树种木材有较大的差别,其木材具有广泛的用途.该研究结果解决了突脉青冈营林和木材利用上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宁德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进行空间格局研究。聚集度指标表明,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种群与环境共同作用引起。回归模型偏离度计算表明,兰星平的La-X指标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Iwao的X*-X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对3种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福建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福建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突脉青冈、少叶黄杞、细柄阿丁枫、白楠等优势树种混交度低,呈弱度混交,同树种单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较多;其他树种中,较强度、强度混交占了很大的比例.突脉青冈天然林分的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和大小组合的差异极大,枫香、罗浮栲、椤木石楠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杨梅、槭树、山茶、锥栗等树种受压严重.根据角尺度分析,福建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整体分布格局属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5.
突脉青冈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种群所在生境内个体的配置[1,2].通过对群落中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和分析,可以揭示种群个体的空间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了解群落中主要种群对随机分布的偏离.掌握群落主要种群落的分布格局信息,可以为评价其生产力以及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3~9],突脉青冈是珍贵的优良用材树种,加之落叶量大,易分解,能提高地力和维持地力.国内外关于该树种及种群的研究较少,对其群落生态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应用点到点距离比年法。游程…  相似文献   

6.
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计测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组成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种群大多数为宽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较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突脉青冈天然林物种多样性及其多度的Weibull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物种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均较大,群落结构复杂,物种丰富,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研究结果为保护该地域森林植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突脉青冈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突脉青冈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其纤维形态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突脉青冈木材可作为林产工业的纤维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龙王山和九龙山鹅掌楸群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浙江省安吉龙王山和遂昌九龙山的鹅掌楸群落。在龙王山,鹅掌楸-青钱柳-千金榆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乔木层和灌木层两层。鹅掌楸的重要值达36.0%,列各树种之冠。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D)为3.0232,生态优势度(C)为0.156,物种均匀度(J)为40.11%,群落均匀度(Js)为79.29%,群落相对较稳定。在九龙山,鹅掌楸-多脉青冈-连蕊茶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上层乔木、中层乔木和灌木层3层。鹅掌  相似文献   

10.
江苏宜兴市龙池山银缕梅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林场龙池山的银缕梅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5块调查样地,采用7个计算公式,对生态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宜兴市龙池山群落中银缕梅的生态位宽度小于青冈和其它阔叶树种;银缕梅与青冈、银缕梅与其它阔叶树、青冈与其它阔叶树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均小于0.5;银缕梅、青冈及其它阔叶树种问生态位重叠值的大小反映了各树种在不同层次上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按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的生态位宽度比按Levins公式计算的生态位宽度更能体现树种间生态位的差别;青冈在群落中是优势种群,而银缕梅居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进行了生态位研究,测定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等生态位特征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小叶青冈、甜槠、木荷、弯蒴杜鹃、乌饭和深山含笑.小叶青冈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猴头杜鹃例外),表明它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易与生态位宽的树种形成共优群落.  相似文献   

12.
浙江普陀山主要林型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落结构是植物群落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营林建设、植被恢复与保护、群落结构优化、专题风景林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浙江普陀山主要林型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红山茶Camellia longicaudata林、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林、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青冈幼林、台湾蚊母树Distylium gracil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等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如下:①林分结构上,各林型外貌相对完整,优势种所占比例较大,林分结构相对稳定;②胸径级分布看,枫香林、红山茶林、青冈林、台湾蚊母树林、樟树林呈“L”型;檵木林、青冈幼林为单柱型;罗汉松林为“U”型;③物种多样性上,罗汉松林的物种丰富度最大,青冈幼林的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最小,平均密度最大;台湾蚊母树林的平均密度最小,樟树林的Pielou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④植物纵横向营养投资上,枫香林在纵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最大,红山茶林最小;罗汉松林在横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最大,青冈林最小。青冈林和青冈幼林在纵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显著大于横向生长(P<0.05),台湾蚊母树林在横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显著大于纵向生长(P<0.05)。树高与胸径(R2=0.71, P<0.01)和树冠面积(R2=0.51, P<0.01)的关系幂函数拟合较好。总体上,普陀山主要林型林分结构较稳定,胸径级分布较合理,物种多样性较丰富,抗风胁迫能力较强,但还需进一步优化群落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植物对海岛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树种组成复杂,组成小叶青冈林的植株种类有52科96属167种,其中乔木层24科43属71种,灌木层(下木层)39科74属132种,草本层14科18属22种,在所调查的样地中,重要值总和排前5位的种分别为小叶青冈(235.45%)、甜槠(68.09%)、弯蒴杜鹃(67.01%)、木荷(66.89%)、深山含笑(38.40%).  相似文献   

14.
黄明江  郑敬刚  董东平  王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806-11807
研究了太行山中段王屋山南坡分布最为广泛的乔木树种——青冈群落在海拔梯度上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物种组成方面,小叶千金榆(Carpiuns cordata)是青冈群落内最常见的乔木树种,樱桃忍冬(Sambucus willamsii)、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两种灌木在青冈群落内分布较多,分布最广的草本植物是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风花菜(Rorip papalustris)、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和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就海拔梯度上青冈的数量分布而言,中海拔地区单位面积内的青冈数量最多,最大值为15.3±1.5株,远高于低海拔带的3.3±1.5株和高海拔带的4.7±1.2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安溪云中山福建青冈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福建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物种多样性、种群的生活型、物种的频度和年龄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有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在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43科60属77种,其中乔木层有9科9属9种,灌木层有46种,草本层有54种,蕨类植物有3科3属4种;层间植物有4科5属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只有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其次是地上芽植物,而地面芽植物和蕨类植物总共占了11.00%,未发现有隐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群落在主林层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的频度分别为0.67和0.17,说明福建青冈林分更新慢,种群进展较难。福建青冈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型,即中间级别的个体数量多,而幼树和老树级别的个体数量较少,认为是衰退种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戴云山罗浮栲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样方法对戴云山罗浮栲林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罗浮栲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罗浮栲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中,小径阶(胸径≤10cm)林木占总株数的56.9%,其中云山青冈、树参呈随机分布,其它主要树种均呈集群分布,与林分总体分布格局一致;中径阶(10cm<胸径≤30cm)林木占总株数的35.7%,其聚集程度降低;大径阶(胸径>30cm)林木占总株数的7.4%,除罗浮栲呈集群分布,其余树种趋于随机分布,其分布格局主要与物种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且与物种的生境有密切联系。灌木层主要树种均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7.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 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 濒临绝灭, 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夏蜡梅群落的分布、区系、外貌、结构及动态等特征的分析表明, 夏蜡梅群落可划分为青冈-夏蜡梅群落及夏蜡梅灌丛2个类型。前者属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 群落较为稳定; 后者是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群落类型, 具有不稳定性, 最终会逐渐演替成青冈-夏蜡梅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