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种公牛的性欲和采精管理是种公牛站冻精生产管理环节的核心部分。然而许多管理者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种公牛的营养和冻精生产工艺的改进上,降低了对种公牛性欲的重视程度,使部分种公牛发生性欲下降,爬跨台牛不积极,或虽爬跨但不射精的现象。种公牛性欲降低严重影响了种公牛冻精生产,降低了种公牛的使用率和利用年限,影响了冻精的质量,降低了种公牛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公牛输精管结扎去势的探讨由忠许宝洲(肇源县家畜繁育站151300)近几年来,我县黄牛改良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是解决了劣质公牛去势的问题。劣质公牛去势最大的难点是?掉睾丸的公牛增重慢,市场不好销售,养公牛户不愿搞公牛去势。于是我们推广了公牛输精管结扎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种公牛用动物模型预测育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牛改良中,种公牛占各相关通径合计贡献度的65%(VanVleck,1977),其中从种公牛到女儿牛的通径占26%,从种公牛到人工授精后备种公牛(儿子牛)的通径占39%。因此正确估计种公牛育种值是奶牛改良的必须条件,为了提高种公牛评价的准确性,黑龙江省不断改进种公牛的评价方法,先后应用了母女比较法(1962),女儿同期比较法(1971),群伴比较法(1972),总性能指数法(1983),公牛模型BLUP法(1985)。目前在黑龙江省奶牛后裔测定中仍使用公牛模型BLUP法,这种方法优点是可把公牛间的亲缘关系、公牛的组别、牛场、年度和季节等进行校正,准…  相似文献   

4.
利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在我省应用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在推动全省牛品种改良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饲养较少的种公牛生产出较多的优质冻精,即提高种公牛精液的利用率,是每个种公牛站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种公牛精液冷冻效果的好坏是影响种公牛精液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种公牛精液冷冻效果除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种公牛品种、年龄、个体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找出种公牛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及不同个体对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从而科学的利用种公牛精液,为有效提高种公牛精液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防止种公牛蹄病的发生,因为肉用种公牛的蹄病是种公牛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种公牛蹄病的发生率占各种疾病之首,在过去没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之前,本站存栏公牛各种蹄病的发生率高达27.9%,严重影响了牛冷冻精液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优秀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甚至导致种公牛淘汰,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从而严重影响了种公牛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浅谈种公牛的科学饲养管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牛对于牛群的发展和改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种公牛的需求数量少,对质量要求高,培育优秀种公牛的经济代价大,因此对于种公牛的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出现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种公牛体质和脾性变坏,精液质量下降,本文将从种公牛的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合理利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种公牛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牛对于牛群的发展和改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对种公牛的数量需求少.对质量要求高.培育优秀种公牛的经济代价大.因此对种公牛的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现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种公牛体质和脾性变坏,精液质量下降。笔者将从种公牛的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合理使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5个国别的种公牛,比较了其采精量、原精活力、精子数、冻后活力4项精液质量指标。结果发现,来自日本的种公牛虽然其采精量最低,但其精子数和冻后活力却是最高的。中国的种公牛其精液质量不如其他国家的,这有待于今后选留种公牛时作为1个指标加以考虑。加拿大种公牛的精液质量指标不如日、美、德等国,这可能和加拿大种公牛不能适应南京地区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引进外国种公牛时,一定要考虑地区间的纬度关系  相似文献   

9.
牛群的遗传改进量80%取决于种公牛,因此要有计划地创造和培育种公牛。为使种公牛体格健壮,性欲旺盛,精液优良,使用年限延长,必须改进和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种公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冷冻精液技术的迅速发展.种公牛数量大大减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种公牛的选择更加严格,种公牛对改良和提高整个牛群质量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培育一头优秀种公牛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对优秀种公牛如何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对种公牛饲养和管理的任何疏忽,都会使公牛性情变坏,体质下降,精液品质下降,严重时会丧失种用价值,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怎样养好种公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冷冻精液技术的推广,饲养种公牛的数量大大减少,但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种公牛的选择愈来愈严格。培养一头优秀的种公牛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对这些优秀的种公牛如何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对于种公牛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增进种公牛的体质健康、精力要充沛,  相似文献   

12.
奶公牛与肉用杂种公牛育肥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10月龄体重250kg左右的奶公牛和海福特杂种公牛(以英国海福特纯种公牛为父本,与荷斯坦奶牛杂交所产杂一代公牛,以下简称海杂牛)各10头,经190d肥育,出栏月龄为16月龄,平均体重海杂牛为491kg,奶公牛为495kg;平均日增重海杂牛为1242.5g,比奶公牛1219.7g高22.8g。饲料报酬海杂牛高于奶公牛,每千克增重营养消耗,海杂牛与奶公牛相比,干物质低2.8kg,可消化粗蛋白低  相似文献   

13.
寄生虫病是困扰种公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种公牛冷冻精液的生产.多年来,本场一直以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作为种公牛场一直以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作为种公牛的驱虫药.结果发现种公牛的精液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对两种驱虫药的使用方法及其与种公牛精液生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进而筛选出对种公牛精液生产影响较小的驱虫药及其使用方法.为制订种公牛科学的防疫程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种公牛安装鼻环,有助于公牛的驯服和调教是日后采精生产所必须的一道工序。在采精过程中用锚链安全钩牵引,可控制攻击性较强或不易捕捉的公牛对饲养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公牛安装鼻环有助于保护对患病公牛的治疗及防疫检疫保定过程中兽医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1)合理选择与配公牛。首先,与配公牛不但要求产奶指数高,而且乳脂率指数必须高于母牛,这样后代的产奶性能才能得到提高。其次,杜绝使用未经后裔测定的公牛(精液)配种,坚决不用无系谱、无配种许可证的“野”公牛配种,以免降低后代的产奶性能和牛乳质量。最后,针对母牛产奶质量差的情况,选用产奶质量好的公牛进行改进,以期后代产奶质量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谈我站奶牛后裔测定的具体做法武汉市东西湖种公牛站(430040)夏长清,刘汉章,李虹种公牛站的任务就是要为各用精单位提供最优秀公牛的冻精,加强利用,扩大它们的影响,提高牛群的质量。同时,从经济角度考虑公牛站也只有选出最优秀的公牛,才能够促进冻精销售,...  相似文献   

17.
陈星 《中国奶牛》1999,(6):31-31
由中国奶牛协会组织的全国荷斯坦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工作已进行了二十次,成绩显著,对提高和改良我国奶牛的生产性能,培育优秀种公牛,为奶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联合后测工作的开展。根据本站历次参加全国联合后测工作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1 种公牛谱系的格式和填写需要规范。目前对参加后测种公牛的资料审议,主要根据公牛谱系确定,但有些单位未按中国奶协规定的谱系要求去填写,国外引进的公牛和国内培育的公牛谱系格式不同,要求填写3代谱系,有的只有两代,建议今后申报参加后测的公牛谱系必…  相似文献   

18.
饲养管理情况对种公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蹄病对种公牛来讲是多发疾病,一但表现出症状,往往很难治愈。我站十几年来,淘汰种公牛中,因肢蹄病的占90%以上。引发种公牛肢蹄病的因素很 多,就饲养管理方面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饲料对种公牛肢蹄病的影响 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多少,尤其钙磷的含量及其比例对种公牛肢蹄影响很大。如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可使种公牛体内矿物质的平衡状 态改变,引起种公牛异嗜;钙磷比例不平衡造成钙磷流失过多,进而引起种公牛骨质疏松,表现为四肢无力,运动时四肢拘紧,采精时起跳困难,甚至不能 参加采精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选育荷斯坦种公牛的种质来源,对各种种公牛选育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制约我国自己培育优秀种公牛的因素,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荷斯坦优秀种公牛的选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养殖技术顾问》2009,(8):F0004-F0004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是农业部在国内建立的第一种公牛性能测定中心,并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重点种公牛站”,目前饲养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和培育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140头(可供选择的冻精超过160头),娟珊牛4头,瑞士褐牛5头,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及纯种和牛等肉用种公牛2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