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知,一只中国环志的松雀鹰(G08-0456, )于1999年8月26日在俄罗斯(52°1′N,127°31′E)回收,该鸟是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于1998年9月20日在南长山礓头环志点放飞的。 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候鸟环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志候鸟的数量、种类、回收均属全国环志站点首位。截止目前,共放飞鸟类15目、31科、121种、68152只,其中猛禽42835只,猛禽环志占全国的70%以上。同时回收国内、外环志鸟156只,其中包括在…  相似文献   

2.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5目36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燕雀就环志1317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7.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9月24日.回收信息表明,燕雀迁徙距离较远,开展燕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83年开始有组织进行候鸟环志研究到87年为止,累计共建环志站点45处,总计环志鸟类184种37814只。86—87年环志鸟达25646只,其中猛禽占22%,为突出特点。同时回收到国内环志鸟88只,国内环志的白枕鹤、斑头雁和灰翅鸫分别在日本、印度和朝鲜回收。国外环志鸟仍以苏联的鸥、澳大利亚的鸻鹬为最多,突出特点为回收到欧洲东向迁徙的亚洲第2号记录——白腰朱顶雀。全国鸟类环志学家,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濒危或优势鸟种开展了多方面的迁徙规律研究已大多均获结果。环志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和交流活动,组织了中、日和中美交流活动派遣人员去日、香港、西德、美国等地区考察交流。同期环志中心聘请了鸟类学会理事长钱燕文先生等10位鸟学家为科技顾问,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物教师近600人,协助全国环志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国鸟类环志研究工作。1986年7月环志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环志年鉴,供国内外鸟学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晋  李显达  方克艰  方克强 《野生动物》2007,28(5):24-26,3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6目41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黄雀就环志2021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1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5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10月16日。回收信息表明,开展黄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候鸟环志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青岛、长岛、南四湖、日照、荣成建立了五个鸟类保护环志站和济南、德州两个环志点,总计环志放飞各种鸟36056只,已回收鸟环99只,居全国各鸟类环志站之首。开展了多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项目;参加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就今后鸟类环志工作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2日,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又传来捷报:黑龙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 2004年11月14日环志的白腰朱顶雀(环号 A42-1324,雌性)被荷兰格林尼治(北纬 52°06′,东经4°20′)2005年11月13日回收,这是自2003年以来欧洲国家第四次回收到中国环志鸟。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 俗名苏雀,雀形目雀科,体长13厘米,嘴黄色,端部、嘴峰黑色,虹膜深褐,头顶朱红色,脚黑色, 尾叉形。雄鸟背部灰褐并具浅黑色纵纹,翼上具两条白横班,腰灰白而沾红并具黑褐色  相似文献   

7.
张世伟 《野生动物》2003,24(4):34-34
自2002年初开始,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积极调整环志策略.变每年一季环志为三季环志。他们采取增加环志网点、延长环志时间、猛禽与雀形目鸟类结合环志的方法,发扬死守、硬靠、勤遛网、严管理的优良传统.坚持两个多月吃住在野外.全年共完成环志放飞候鸟13目、29科、123种、29206只,其中环志鸟2目、3科、19种、3425只.回收国内环志鸟5只.候鸟环志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苍鹭迁徙的环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苍鹭(Ardea Cinerea Linnaeus)是属于鹳形目鹭科的常见涉禽,是典型的沼生鸟类。1985年至1986年,我们在牡丹江鹭岛对其进行了环志迁徙研究。我们共环志雏鸟100只(1985年环志87只1986年环志13只)除4只死亡外,其余全部迁离鹭岛。至1988年底,共回收脚环8只(其中4只在鹭岛回收。回收率达8%)。从回收信息得知,苍鹭越冬迁徙可远达海南省,迁徙路程达3000公里以上,为我国环志鸟类迁徙最远记录。为我国鸟类环志迁徙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候鸟环志站,于1988年11月7—12日和1989年11月2—10日,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双发乡(45°42′N,125°15′E,海拔148m)进行了铁爪鹀(Calcarius lapponicus coloratus Ridgway)环志,共放飞1851只,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鸟类新发现——褐岩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1日 在黑龙江省嫩江(49°06’N,125°15’E)进行鸟类环志时,捕获一只酷似棕眉山岩鹨的鸟。但该鸟眉纹白色,经鉴定,是褐岩鹨(Prunella fulvescens)。 捕获时天气晴朗,受冷空气影响降温。前一天阴,北部、东部100公里外大范围降雪。捕获该鸟处的网位高0.8米,布网生境为人工云杉种子林。林间有-50 × 40米的小型水库。网设在拉水坝上。网两侧有护坡用2~3米高的柳树。此前(10月30日),在同一网位捕获一只与其分布区相近似的种类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  相似文献   

11.
鸟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鸟类行为。目前我国各地鸟类环志站为了提高鸟类环志数量,媒鸟引诱方法是环志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局限性。2007年3~5月,笔者对黑龙江省帽儿山鸟类保护环志站春季常见的3种鹀科鸟类田鹀、黄喉鹀和灰头鹀,通过媒鸟鸣叫声音吸引其他同种鸟的方法,研究对鸟类集群行为的影响,以找出不同迁徙阶段以及每日不同时间段其鸣声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其结果将对增加鸟类环志数量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表明:鸟类的鸣叫声音对于鸟类迁徙不同阶段的集群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鸟鸣叫声音对其集群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旅鸟如田鹀等,媒鸟对于同种鸟的集群行为有明显的作用。当地繁殖的夏候鸟如灰头鹀,在迁到后期则不能使用媒鸟来提高环志量,因为它起的作用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各种鸟每日不同时间段媒鸟所起的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夏候鸟而言,迁来早期早晨媒鸟有吸引的作用,而迁来中晚期则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2.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西段北麓,罗山县境内(E114°18′~114°30′;N31°28′~32°09′),是保护各种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2013年11月6日上午,董寨保护区鸟类环志站在荒田保护站进行鸟类环志时,捕获到1只小型莺类,体长123 mm,该鸟整体看呈灰褐色,头顶灰色,耳覆羽黑色,背部褐色,两胁淡褐色,最外侧尾羽边缘白色,喉部  相似文献   

13.
鸟类年龄鉴定对环志工作有重要意义,若能正确地鉴定捕捉后放环鸟的年令,可探讨幼鸟和成鸟迁徙季节或路线的不同,幼鸟和成鸟的比例,寿命和生命表等规律,会使鸟类环志研究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4.
1985年4月--1991年9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43只,回收15只。分析环志鹤类的回收信息,提供了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丹顶鹤的越冬地点及迁徙路线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鹤类的捕损环志方法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东北鸟类新纪录—红腹红尾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 30日,在嫩江高峰鸟f环志站(49°06‘N,125°15’E)鸟类环志过程中,网捕一只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雄性个体。量度为:体长173毫米、尾长80毫米、翼长102毫米、跗 25毫米、嘴峰10毫米、体重20.9克。该鸟额基、眼先。眼周、颊、耳羽、颈侧、颏、喉、胸、背和翼上覆羽均为黑色。顶、枕灰白。腰、尾上覆羽、腹、胁和尾下覆羽红褐色。肛周羽色较淡。尾羽亦红褐色,但较暗。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及最后一枚三级飞羽外,其它飞羽基部内外…  相似文献   

16.
嫩江高峰林区2008年度鸟类环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12年4~5月在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对繁殖期鹭科鸟类种类、数量、巢位情况、觅食生境类型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5种鹭科鸟类的生态位分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漳江口地区繁殖的鹭科鸟类数量共计有2 439只,其中白鹭为该地区的优势种,数量1 422只,占到所有鹭科鸟类的58.29%;鹭科鸟类的巢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对红树树种的选择性,通过错开繁殖的高峰期,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觅食以及在不同的生境觅食4个方式,对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不同鹭科鸟类都能够占据-定的繁殖空间.红树林的结构决定了鹭科鸟类的巢位空间分布.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鹭科鸟类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为生态位分离提供了保障.不同鹭科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弱了种间的竞争,提高了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遂川鸟道     
鸟道是候鸟迁徙的通道,对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迁徙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遂川鸟道于1998年开展野生动物调查时首次发现;这是江西省野主动物调查的一项重大发现。 遂川鸟道位于遂川县西南部,包括高坪乡、营盘圩乡及湖南省桂东县桥头乡等几个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5°28'~26°20';东经113° 56'-114°13'。鸟道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叮林区,植被多为松、杉、油茶以及壳斗科植物,山顶部多为杜鹃、乌饭石等组成的低矮灌丛或蕨类及低矮草丛草地,林地面积占81.1%。 …  相似文献   

19.
<正>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以及全球候鸟迁徒的主要途经地。每年秋末冬初(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我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4月)逐渐离去。如今,这一地区有鸟类15目35科164种,繁殖鸟114种。  相似文献   

20.
卫威 《草业科学》2006,23(4):75-75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内,地理座标东经83°42′~85°42′,北纬42°59′~43°07′,保护区的面积为136 894 hm2,保护区鸟类资源大约有12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雉、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鸢、棕尾、灰背隼、红隼、雕、长耳等。鱼类2科4种,其中鹿茸吻鱼属的新疆大头鱼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但令人震惊的是,在位于东经84°26′,北纬42°4l′德尔比力金牧场(红旗牧场,骆驼脖子大桥处)开都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