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金皮西葫芦的三个品种金皮、金门、金风的比较试验,在生长发育期间,测定了株高、株幅及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并调查了单株产量和总产量.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期间,各个品种的形态指标株高、株幅呈S型变化,叶片数呈线性增长;金皮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于金门和金风,三个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结瓜数不同,单株结瓜数均在10个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6,0.6144和0.518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 6,0.614 4和0.518 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稳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仲恺花1号"是平远县东石镇农业站从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仲恺农业学院引进的优良花生品种,属于珍珠豆型。全生育期春植120~130天、秋植110天左右。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46.5~51.9cm,分枝长51.8~56.7cm,总分枝数7.0~7.7条,有效分枝5.6~5.8条。主茎叶数17.4~18.8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14.0个,饱果率79.2%~85.1%,双仁果率75.4%~86.0%,百果重172.4~179.6g,斤果数332.2~362.6个,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油用牡丹‘凤丹’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试材,设置4种株距和行距种植密度40cm×60cm、50cm×70cm、60cm×80cm、70cm×90cm。分别于盛花期和收获期,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株高、冠幅、新枝条数、新枝长度、花横径、花高、叶片数、叶长和叶宽9个关键形态指标以及单株果荚长度、果荚厚度、果荚质量、籽粒质量、籽粒数和千粒质量6个关键产量指标,以期筛选出兼顾优良性状和高产的最适种植密度,为‘凤丹’进一步规范化种植和高产高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冠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单株果荚质量、单株籽粒质量、千粒质量、果荚长度、果荚厚度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株高和新枝长度变化趋势则相反;花横径、花高、新枝条数和单株籽粒数先升高后降低,呈明显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60cm×80cm密度下达到最大值,且此密度下群体产量显著高于其它3个密度(P0.05),其籽粒667m~2产量为153.0kg。综上,在60cm×80cm密度下油用牡丹‘凤丹’的形态性状和产量指标均达到较优水平,可被建议为高产高效合理化种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6.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山辣椒栽培的产量指标、生育期、品种、播种育苗等技术。本标准适合海拔 4 0 0m以上山区露地辣椒栽培技术。2 产量指标2 1 产量构成 每 6 6 6 7m2 栽植密度 :350 0~ 4 0 0 0株。每 6 6 6 7m2 单株产量 :单株座果2 0个左右 ,单株产量 0 6 2~ 0 71kg。每6 6 6 7m2 产量 :2 0 0 0 - 2 50 0kg。2 2 生育期 发芽期 7— 1 0天。苗期 4 0天左右。结果期 70天左右。采摘期 6 0天左右。3 品种选用耐寒耐旱耐湿、生长势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中晚熟品种 ,如新丰 4号、宁椒 5号、和平 3号等。4 播种育…  相似文献   

7.
以新品种‘北冰红’、品系‘2001-1-135'和‘98-8-165’为试材,研究了株距0.5、0.75、1.0、1.5m,行距2.5、3.0m,不同株行距和架式组合试验对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篱架株行距(0.5~0.75)m×2.5m和小棚架0.5m×3.0m,建园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植株感霜霉病害较重,导致第2年植株萌芽率和坐果率低而大幅度减产.小棚架株行距1.0m×3.0m单株保留2个主蔓和1.5m×3.0m单株保留3个主蔓,分别需5a和6a进入盛果期,表现植株感染霜霉病轻、坐果率、果实含糖高、产量低.株行距0.75 m×3.0m单株保留1个主蔓的小棚架,始花期早,4a生树可进入盛果期,表现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1.0m×2.5m单株保留2个主蔓的篱架产量较高,这2种架式和株行距表现试验当年和试验第2年稳产.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新品种‘北冰红’、品系‘2001-1-135'和‘98-8-165'建园适宜的株行距和架式是:0.75m×3.0m的小棚架和1.0m×2.5m的篱架.  相似文献   

8.
临颍地区小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矮早丰为对照,比较分析了12个小辣椒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望天红1号株高65 cm、单株果数186个,百果质量47.2 g,辣椒素含量1 720 mg/kg,折合产量5 460 kg/hm~2,生长势和抗病性较强,经济效益高,综合性状突出;粮源椒8号综合性状次之,株高86 cm、单株果数216个,百果质量41.3 g,辣椒素含量900.3 mg/kg,折合产量5 355 kg/hm~2,二者可以在河南省临颍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色素万寿菊品比试验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露地栽培了9个品种的色素万寿菊,调查其株高、茎粗、株幅、花径、产量等指标,并对这些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Ⅲ号品种的产量最高,各项形态指标优良,适合露地种植;Ⅰ和Ⅵ号产量虽次于Ⅲ号品种,其它形态指标与Ⅲ号品种相差不多;Ⅸ和Ⅷ号品种产量最低,其余品种表现介于Ⅵ和Ⅸ号之间;小区产量与株高、花径、平均花瓣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幅、单株花数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弱光对不同甜椒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甜椒品种为试材,用遮阳网人工模拟弱光环境,研究了弱光对不同甜椒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5 %遮 阳处理后3个甜椒品种的现蕾期、开花期、门椒坐果期、二层椒坐果期、始收期、拉秧期都较不遮阳对照明显延后;单株叶片 鲜质量减少43.97 %~77.26 %,单株叶片数减少12.95 %~63.74 %,并且遮光时间越长减少量越大。在本试验的3个品种中, J04耐弱光性最强,在遮阳条件下其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叶片鲜质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均保持较高值,而且单株坐果 数也最多。  相似文献   

11.
樱桃番茄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6个樱桃番茄进行引种试验过程中,观察其植物学、果实特性、抗性等特性,通过优质、丰产、抗寒性等综合品质对比得出如下结论:金圣果表现最好,秀美较好,珍珠红等其它品种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12.
对11个番茄育种品系选取与单株产量有关的5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果型番茄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小果型番茄(var.cerasiforme)的单株产量与单果重、花序数和每花序果数关系密切,每花序果数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大果型番茄(var.vulgare)的单株产量与每花序果数和单果重关系密切,单果重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婷  张静  李万元  刘中华 《蔬菜》2021,(3):12-14
为提高风味甜瓜的产量,以 "帅果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单蔓整枝留1果、单蔓整枝留2果、双蔓整枝留2果3个处理,研究不同整枝及留果方式对风味甜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甜瓜单蔓整枝留1果和双蔓整枝留2果效果均佳,果实大小适中,果形周正,果实含糖量以单蔓整枝留1果处理最佳,667 m2产量以双蔓整枝留2果为最佳,种植者可依据销售对象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植株密度的单因素、5水平处理试验,研究了天鹰椒栽植密度对天鹰椒的产量、单株结椒数和单株椒重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天鹰椒在每hm^2种328747株的密度下,达到了最高干椒产量3987.3kg/hm^2,比常规密度条件下的增产42.2%。  相似文献   

16.
单株留果数量对厚皮甜瓜果实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株留果数量对厚皮甜瓜果实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选用了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品种进行了单株留果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种众天翠玉、中甜1号和中果型品种一品红2号以单株留2个果产量、效益较好;中果型品种新世纪、海蜜2号和海蜜5号以单株留1个果的产量、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effect of flower bud severing (with scissors) on th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strawberry (cv. Elsanta) grown on raised, polythene-mulched beds varied with plant size and numbers of flower buds per plant. On very small plants (with an average of seven flower buds and yielding 105 g of fruit per plant) severing reduced yield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proportion of flower buds severed,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severing included or did not include removal of the primary (first node) flower bud.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crop compensation. On larger plants (with 24, 70 and 117 flower buds and yielding 0.34 kg, 0.73 kg and 1.16 kg of fruit per plant respectively) severing up to 12 buds per pla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yield: mean berry weight increased by up to 11% and the percentage fruit (by number) in quality class I increased from 67% to 72% in response to severing. Two mechanisms of yield compensation were, apparent i) an increase in mean berry weight, and ii) the maturing of alternative replacement flower buds. Severing slightly delayed by 1–2 d the date by when 10% and 25% of fruit was picked.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ic damage threshold for flower bud severing by the strawberry blossom weevi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不同矮蔓型西葫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目的是揭示其产量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矮蔓与半矮蔓品种早期产量差异不显著,总产量半矮蔓品种较矮蔓品种提高25.1%。相关分析表明:总产量与单株结瓜数及单株产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935和0.9901,与坐瓜率及果实发育速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6和0.9844,与雌花比例相关而不显著;半矮蔓品种产量高于矮蔓品种,主要是其果实发育速度较快、坐果率较高、生育后期单株结果数量多、单株产量显著提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蚓粪用量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蚓粪与喂养蚯蚓的半腐熟牛粪(CM,20.00 g·kg-1土)为对比,研究蚓粪用量(EM1,16.67 g·kg-1土;EM2,20 g·kg-1土;EM3,26.67 g·kg-1土)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蚓粪最佳的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随之增加。从4月12日第一次测量至5月25日植株掐尖,牛粪处理(CM)番茄株高的增长率比同量蚓粪(EM2)处理高61.9%,而EM2番茄茎粗的增长率比CM处理高18.8%。所有处理中,EM1处理的番茄果实小果数量(果实直径<5.8 cm)最少,单株产量最高(1.04 kg),是CK的1.23倍。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小果数量增加,单株产量和果实商品价值(5.8 cm≤果实直径≤6.4 cm)均降低。随着蚓粪用量的增加,番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但糖酸比下降。蚓粪处理(EM2)番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31.95 mg·(100g)-1,且番茄产量、果实商品价值和糖酸比均高于同量牛粪(CM)处理。综合考虑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品质等因素,在设施番茄生产中蚓粪适宜用量范围为16.67~20.00 g·kg-1。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基质袋式栽培番茄的施肥方案,以圣罗菲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CK:经验型施肥量,F1:标准施肥量(参考以色列番茄营养液配方和施肥方案制定),F2:低于标准施肥量20%,F3:高于标准施肥量20%〕对基质袋培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2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好、最粗壮,植株生物量和单株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肥和K肥的利用率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可以作为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