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气雾免疫,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免疫效果也很好。但我省有一孵化专业户,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对雏鸡进行喷雾,引起激发性鸡霉形体病的爆发,造成很大损失。一、发病情况调查:我省焦作市一孵化鸡专业户,于1984年3月12~14日,采用市售灭蚊蝇用的小喷雾器,在孵化器内对刚出亮的“288”雏鸡,  相似文献   

2.
一向被描述为“看路歪七坚八,看地坑坑洼洼;雨天水汪汪,旱天硬梆梆”的文登市高村镇庄家村,根据当地实际,盯准雏鸡孵养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自主经营、自我拓展、产供销一体化的商品经济新路子。如今,这个村围绕雏鸡生产出现了100多个孵化、加工、养殖、销售等专业户,从业人员达3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去年,全村并孵养雏鸡100余万只,专业户户均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一、审时度势,探索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兴化市某专业户饲养的2000只罗曼蛋用雏鸡,购进后25日龄开始零星发生法氏囊病,发病率、死亡率均不高。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SS型多热源孵化机”,是在“家禽温水缸孵化法”的基础上革新研制成功的,它是一种可利用多种热源和节约能源的孵化设备,主要用于鸡、鸭、鹅等家禽的人工孵化。 SS型多热源孵化机机体小、造价低,能在无电的情况下运用热水、蒸气、地热泉水、沼气、工厂废气、余热等热能来源孵化出雏鸡。可根据用户制造大、中、小型,轻便灵活,组装方便,尤其适用于无电少煤的地区和山区专业户、联合体使用。经多批次的孵化试验,平均出雏率达90%以上,健雏率近95%,平均孵化三只雏鸡只需要人民币约一分一厘钱,比电孵降低成本五倍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1.雏鸡品质因素饲料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饲养土鸡的遗传因素,因为不同的种鸡和不同的孵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的商品雏鸡,其质量也会有些不同。所以养鸡者无论是孵化还是购买雏鸡,都要进行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6.
垂直传播引起的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中地区某海兰褐父母代种鸡场的孵化室突然发生孵化率下降10%,孵化出的19 800羽商品蛋雏鸡,在经14个养殖场饲养到5~12日龄时发生以下白色痢、糊肛为特征的疾病,死亡率达16.6%。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为沙门氏菌,它来源于种鸡饲料中的鱼粉原料,并对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高敏。  相似文献   

7.
我省临洮、临夏、永靖地区有很多孵化专业户。为拓展我场的种蛋供应市场,1998年以来,我们一直承担着这些地区部分孵化专业户的种蛋供应任务。在运送种蛋时我们发现,一些专业户的孵化效果始终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孵化专业户效益的提高和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出壳雏鸡的成活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市练塘乡食品站孵鸡场,在提高雏鸡成活率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应用。多年来,该场每年孵化小鸡12万只以上,出壳率达93%以上。他们将孵出的幼雏全部嘌养,10天后经过滴鼻防疫,只只免疫,再卖给社员或专业户饲养,并发给种鸡防疫证明,次年凭防疫证明收购种蛋。该场出售的雏鸡,发病、死亡少,成活率高。 练塘乡食品站孵鸡场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9.
对于孵化场而言,雏鸡质量是保证养殖户满意的先决条件.养殖户对雏鸡质量的要求主要有雏鸡体重、雏鸡均匀度、马立克免疫率、保护率、雌雄鉴别率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对雏鸡体重的要求,因此,如何控制雏鸡体重成为孵化场的重要工作.为满足客户对雏鸡体重的要求,文章从种蛋孵化、雏鸡处理、雏鸡运输过程中的雏鸡失重监测入手,形成从雏鸡到达客户...  相似文献   

10.
种蛋的最佳失水率与雏鸡的最高孵化率、雏鸡优质数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场区种蛋的失水率,对孵化条件控制,雏鸡质量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种蛋失水率的检测,也是现代孵化室检测孵化温度和雏鸡质量最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鸡室颤阈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常规饲养肉鸡和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电刺激和静脉输钾2种方法诱发室颤,以探讨禽室颤阈测定的方法。结果显示:1)电刺激方法诱发试验鸡室颤成功率为94.71%(197/208),其中肉鸡为100%(84/84),蛋鸡为91.87%(113/124;2)静脉输钾方法,试验鸡诱发室颤成功率为88.06%(118/134),其中肉鸡为88.46%(46/52),蛋鸡为87.80%(72/82)。试验认为电刺激和静脉输钾均可以成功诱导鸡发生室颤,用电刺激方法的成功率高于静脉输钾方法,肉鸡比蛋鸡更容易诱发室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地方品种黄鸡是中国重要的家禽遗传资源,系统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提高利用率和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测的694份样本和下载的589份样本,合计28个中国南方地方品种黄鸡共1 283份的线粒体DNA片段(D-loop,519 bp)遗传多样性进行整合分析,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通过单倍型地理分布格局、主坐标分析、分子变异分析和中性检测,确认其内部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通过分析亚洲和太平洋地方鸡线粒体DNA地理分布格局,推测中国南方地方品种黄鸡稀有单倍型类群的来源。【结果】 从1 283份样本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其中92个为多态位点。定义了169种单倍型,归属于6个单倍型类群A-E和G,其中A-C和E为优势单倍型类群,D和G为稀有单倍型类群,占总体样本比例分别为15.43%、49.26%、18.55%、16.37%、0.31%和0.08%。河南省单倍型类群最丰富(6个);广东省单倍型数量最多(61),浙江省(19)和海南省(12)较少。单倍型类群A和B在28个黄鸡品种中均有分布;D只分布于淮南麻黄鸡、固始鸡、宁都黄鸡和霞烟鸡中;G只分布于固始鸡中。从单倍型类群D的分布频率和单倍型数量来看,中国南方地方品种黄鸡单倍型类群D可能来源于东南亚地区。从单倍型类群G的地理分布和中介网络图来看,河南和南亚的单倍型类群G可能来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中国南方地方品种黄鸡总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03±0.005和0.01269±n.d.。河南省和湖南省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高,分别为0.916±0.011、0.01358±0.00039和0.913±0.012、0.01345±0.00042;海南省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736±0.076),江西省的核苷酸多样性最低(0.00981±0.00072)。在不同地方品种间,淮南麻黄鸡、固始鸡和郧阳大鸡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江汉鸡、淮南麻黄鸡和黄郎鸡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洪山鸡、广西三黄鸡和萧山鸡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低。文昌鸡与河田鸡的遗传关系最近,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地方品种黄鸡群体遗传分化不明显,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品种内。中性检测显示黄鸡在品种水平上近期未经历明显种群扩张,但单倍型类群A、B和E经历明显的扩张历史。【结论】 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黄鸡总体上保留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好的保种状态,但洪山鸡、萧山鸡和广西三黄鸡应加强保护。地方品种黄鸡存在杂交现象,整体上经历了群体扩张历史。东南亚和西南地方鸡对中国南方地方品种黄鸡有一定的遗传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激素对乌鸡生长和蛋白质能量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甲状腺激素对乌鸡生长和蛋白质沉积的影响,选用1日龄雪峰乌鸡36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喂基础日粮加T3(3,5,3’-三碘甲腺原氨酸)0.1mg/kg。在试验期的2,4,6,8周龄分别对试鸡的生产性能、整鸡蛋白质、胸肌、腿肌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间各阶段日增重无显著差异,相对生长率除在8周龄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阶段无显著差异。采食量和饲料效率2组间各阶段无显著差异,整鸡蛋白质沉积量,蛋白质沉积率,胸、腿肌蛋白质沉积量无显著差异,能量沉积量各阶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共用412只滨白雏鸡,分别在1日龄或4周龄时感染 IBDV,检测了雏鸡感染后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 IgG,IgM 和 IgA 含量、血液 T 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液 T,B 细胞、淋肥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中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雏鸡感染 IBDV 后,法氏囊、脾脏的浆细胞明显减少,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降低;胸腺、法氏囊、脾脏的 ANAE+T 细胞数量显著下降,说明感染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减弱.(2)IBDV 感染雏鸡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一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丕氏斑的浆细胞和 ANAE+T 细胞较对照鸡显著减少;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中 IgG,IgA,IgM 含量明显下降,表明感染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显著降低.(3)感染鸡外周血液 T,B 细胞数量减少,T 细胞功能降低,IgG,IgA,IgM 含量明显下降,表明和标志全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降低,是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降低的反映和表现.(4)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B 细胞功能抑制时间明显长于 T 细胞,证明感染鸡 B 细胞功能的损害重于 T 细胞.(5)4周龄雏鸡感染 IBDV 引起的免疫抑制程度低于1日龄感染鸡,呈现一定的感染日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整形素(Morphactins)最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的目的在探讨整形素 E(9-hyd roxy-fluorehe-(9)-carboxylicacid)对肉鸡生长发育、饲料转化及其安全性等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整形素 E 混入饲料,在其浓度为10、30、90ppm,连续混饲3周,或以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30毫克,每周一次,连续4周,对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p>0.05)和临床症状,病理检验,肉质品味等均无不良影响。因而,初步认为饲料中投入或饲草中含有整形素 E90ppm 以下浓度时,对肉鸡作用是安全、可靠的;对肉鸡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的功能还不明显,是否与剂量、剂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Liu-g1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龄北京油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高剂量组饲喂添加B.coagulans Liu-g1冻干菌粉(7.3×1010CFU/g)的基础饲粮,添加量分别为10、100和1 000mg/kg,试验期70d。【结果】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B.coagulans Liu-g1可有效降低公、母油鸡死亡率,对降低母油鸡死亡率效果更佳。(2)饲粮添加100 mg/kg B.coagulans Liu-g1显著提高公油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母油鸡血清甘油三酯和尿素含量(P0.05)。(2)饲粮添加100mg/kg B.coagulans Liu-g1,母油鸡脾脏和肠道系数显著升高;添加1 000mg/kg B.coagulans Liu-g1,母油鸡法氏囊系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B.coagulans Liu-g1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对母油鸡的作用更明显且最佳添加量为100mg/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120日龄鲁禽B1系、B3系专门化品系为研究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产品质量分级。结果表明:除胸肌率外,鲁禽B3系在各项屠体指标和分割性状上都高于鲁禽B1系,其中品系间活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差异显著(P〈0.05),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产品质量分级结果表明,鲁禽B3系的全净膛率、腿肌率和鲁禽B1系的全净膛率均高于GB/T19676—2005规定的一级标准,两品系的胸肌率和B1系的腿肌率略低于一级标准而远高于二级标准。鲁禽B3系麻鸡的各项体尺指标均高于鲁禽B1系,其中品系间龙骨长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和胸深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屠宰指标和体尺指标间呈中度或高度表型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54~0.992之间。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 IBDV 感染1日龄滨白雏鸡,在感染鸡14和28日龄或14日龄时点眼,滴鼻接种 Lasota 疫苗,测定了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 IgG,IgM 和 IgA 含量,血清、泪液、气管液 HI 滴度、血液 T 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液 T、B 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丕氏斑、十二指肠、支气管粘膜的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 日龄感染 IBDV 雏鸡 ND 疫苗二次免疫后,其法氏囊,脾脏、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数量、外周血液 B 细胞数量均明显增高,脾脏 B 细胞抗体生成功能明显增强,血清、泪液、气管液中 IgG,IgA,IgM 含量和 HI 滴度、肠液、胆汁的 IgA,IgM,IgG 含量均显著高于感染一次免疫鸡,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二次免疫鸡。感染鸡 ND 二免后,法氏囊出现淋巴滤泡增生,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表明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感染一次免疫鸡明显增高,呈现免疫增强效应。2.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免疫器官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免疫组织的 ANAE~+T 细胞数量、外周血液 T 细胞数和免疫功能均较感染一免鸡明显升高。但显著低于对照 ND 二免鸡,证明感染鸡 ND 二免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应答较感染一免鸡显著增强。3.ND 强毒攻击后,感染二免鸡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感染一免鸡,低于对照二免鸡,表明 ND 二次免疫对 IBDV 感染鸡的免疫保护力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这与其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给父母代种鸡伺喂合GC-132的饲粮,以获取富锗种蛋,经孵化后取富锗雏鸡并以普通雏鸡做对照,分别随机分组,于1日龄进行MD疫苗接种和(或)人工感染vMDV,配合饲料添加或不加锗的基础日粮,旨在对比观察有机锗与免疫对人工感染vMDV雏鸡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vMDV取得成功;2)富锗雏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肿瘤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普通雏鸡(P<0.05);3)1日龄富锗雏鸡开始继续饲喂添加Ge-132的饲料,能进一步提高雏鸡对vMDV的保护率;4)1日龄感染vMDV同时单纯作MD疫苗接种.其保护效果不显著.研究结果首次证实.由富锗种蛋孵出的富锗雏鸡比普通雏鸡对vMDV有较强的抗病力;同时继续饲喂加锗日粮,可进一步提高对鸡马立克氏病及其肿瘤病变发生发展的抑制效果.从而提示:采取有机锗加免疫的综合措施.是防制鸡马立克氏病的一个高效、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测定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②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性别间表现为公鸡低于母鸡,其中仙居鸡公、母鸡间差异显著;③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相关分析表明,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呈负相关,其中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体重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