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高温胁迫是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通过选育抗高温的品种来提高水稻对高温的抗耐性外,还可通过选择最佳播种期来有效避开或减少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选取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水平.考察比较了高温胁迫对各处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金优207对高温胁迫的抗耐性最高,金优148次之,金优928较差.4个播期中,第3期(6月25日)播种的水稻在产量和品质上均比其它两个播期有一定的提高,是较理想的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安顺市中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的播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40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播期(4月6日、4月16日、4月26日)种植试验,统计第二期(4月16日)播种和第三期(4月26日)播种水稻在各性状和产量指标上较第一期(4月6日)播种发生变化的品种数量及其占比,同时计算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结果...  相似文献   

3.
荆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特别是高温干旱天气频发,对我市水稻生产造成影响。以节水耐旱水稻旱优3号、旱优116为试验材料,研究5个不同播期,间隔5天播种对生育期、结实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旱优3号全生育期相应的缩短4d、3d、3d、3d,旱优116全生育期相应的缩短1d、1d、2d、3d。结实率随着播期的推迟也相应的下降,前两个播期播种即5月下旬播种的旱稻品种产量最高,旱优3号为第一播期5月24日播种的实产616.5kg/亩,旱优116为第二播期5月29日播种的实产664.5kg/亩。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室高温处理2种方法对武运粳21号、武育粳3号2个中粳水稻品种的耐高温性进行研究。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幼穗分化发育、花粉活力、结实率均有不利影响,但是武运粳21号、武育粳3号与对照996相比对高温的适应性相当;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温度对水稻的农艺性状有影响,随着播期推迟、日平均温度升高,试验品种有株高降低、穗型变小、结实率下降的趋势,结果同样表明武运粳21号、武育粳3号与耐热对照具有相当的高温适应性。由此说明,武运粳21号、武运粳3号是性状优良的耐热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盐丰47水稻品种北种南引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是水稻营养生长期减少明显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产量结构主要表现出穗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导致产量下降,盐丰47在响水地区适期早播条件下种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利;盐丰47水稻对高温的抗性较好,在水稻开花期和灌浆期抗高温热害能力较强,≥35℃以上的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盐丰47采用直播与手栽2种方式种植,同期播种的水稻,手栽稻要比直播种植生育进程一般都延迟2~3 d,个体生长量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桂单589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嫒  时成俏  王兵伟  黄安霞  秦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76-14677,14683
[目的]明确玉米品种桂单589的适时播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置春季6个播期,秋季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桂单589生育进程、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桂单589在春季播种,随着播期的推迟,桂单589播种~出苗时间及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下降;在秋季播种,桂单589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和生育期延长,产量先升后降。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桂单589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结实性好,产量较高;春季在2初播种,容易遇低温,影响出苗,在3月下旬以后播种生育期明显缩短,散粉期及灌浆期容易遭到高温干旱,秋季9月份后播种,由于后期低温,玉米难以成熟,产量低,影响收获。[结论]桂单589在南宁地区露地大田直播栽培宜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在这个时段内播种容易避开或减少季节性自然灾害,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水稻鲜芽干旱胁迫对其部分生物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2个籼稻、2个粳稻共4个水稻品种,分成3个播种期,在每个播种期之前15 d,把待播的种谷摧出根、芽后,在阳光下晒成干芽,干芽在常温下胁迫15 d再提供充足水分与鲜芽同时播种;结果表明,感温型水稻品种作双晚稻直播栽培,在合适的时间段,可以缩短"播-齐"历期,延长最佳播种期,提高分蘖速度,增加最高茎蘖苗、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延安地区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延谷14号谷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播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在试验设计范围内,S2D3(播期为5月17日,密度为45.0万株/亩)产量最高,因此推测延谷14号最佳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留苗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播期对辽南地区水稻(Oryza sative 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该地主栽耐盐碱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分别为4月5日(S1)、4月15日(CK)、4月25日(S2)和5月5日(S3),分析不同播期对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提前引起水稻全生育期延长,播期推迟引起水稻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提前和推迟均导致盐丰47株高在营养生长期(三叶期至拔节期)高于CK,生殖生长期(乳熟期)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盐丰47水稻叶面积在分蘖期至抽穗期总体大于CK,乳熟期后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分蘖期至拔节期均高于CK,抽穗期均低于CK。4个播期中CK理论产量最高,S2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最高;提前播种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推迟播种水稻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的适宜播期为4月15—25日,可以在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指标的关键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重,以实现后期的高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次适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川优6203、宜香优2115和F优498等3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的隆昌和犍为设置播期试验,通过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和综合评分等指标的分析,研究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食味品质受生态点、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调控。(2)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期对不同品种食味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有差异,2年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滋味,以及2018年适口性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隆昌生态点显著低于犍为生态点。与常规播期相比,适当推迟播期能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滋味,进而提高综合评分,使食味品质更为接近再生稻。(3)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适口性和滋味与抽穗后20 d至成熟阶段的日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评分则与日均最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隆昌生态点采用第3播期,犍为生态点采用第2、第3播期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结论】在确保水稻产量基础上,隆昌生态点在第3播期(5月初)进行播种,犍为生态点在第2播期(3月20日至25日)进行播种,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改善杂交籼稻的食味品质,优质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川优6203与适当推迟播期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播期及环境因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沈农265、丰优2000为材料,分析推迟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温湿度与稻米的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推迟播期对两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产量降低,而两个品种的食味品质均有所改善。稻米品质差的品种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品质优的品种。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均温与蛋白质含量呈最大显著正相关,与食味值呈最大显著负相关,日均最高温与直链淀粉含量的负相关最大,各温度因子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很小,日均相对湿度与水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相对较小。[结论]针对不同水稻的品种,适当地推迟播期和移栽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缺乏定量化评估技术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进行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过程可分为相对高温胁迫和混合高温胁迫2类;在高温热害的影响因子中,热害积温、最高气温、热害日数对水稻热害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单个或多个因子明显偏高亦可加重热害。本研究建立的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样本实际产量与模拟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分期播种试验期间,遭遇高温热害影响3个播期实际减产率与模型评估灾损率分别相差2.4%、0.7%、3.6%。研究表明模型模拟的结果比较客观,可利用该模型对高温热害年的早稻灾损率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甜荞秋播的适宜播期,提高甜荞产量,以甜荞品种丰甜1号和赤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8月28日、9月7日和9月17日),研究播期对甜荞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2个甜荞品种的生育期显著增加,甜荞的株高、1~2节节间粗度、主茎长度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甜荞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充实度和产量总体以8月28日播种高于其他播期处理。结论:甜荞秋播以8月底播种产量较高,是适宜的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耐热性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eri82×Siete Cerros重组近交系为供试材料,对不同高温胁迫环境条件下小麦耐热性的表现以及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能够给春小麦提供全生育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借助塑料大棚人工升温的办法可以模拟大田生产条件下籽粒灌浆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热胁迫环境中,供试材料的产量性状都受到严重影响,且在耐热性表现显著差异。产量性状和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正常环境条件下产量性状表现与耐热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热胁迫环境条件下,基因型之间产量性状的遗传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与耐热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认为采用热感指数和几何平均产量2个指标鉴定和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耐热性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 Seri82× Siete Cerros重组近交系为供试材料 ,对不同高温胁迫环境条件下小麦耐热性的表现以及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分期播种能够给春小麦提供全生育期的高温胁迫环境 ;借助塑料大棚人工升温的办法可以模拟大田生产条件下籽粒灌浆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热胁迫环境中 ,供试材料的产量性状都受到严重影响 ,且在耐热性表现显著差异。产量性状和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 :正常环境条件下产量性状表现与耐热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热胁迫环境条件下 ,基因型之间产量性状的遗传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 ,并与耐热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认为采用热感指数和几何平均产量 2个指标鉴定和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为集成苏玉29的适期晚播技术,明确苏玉29的适宜播期,本研究分别在沭阳设置7个播期、在盱眙设置3个播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苏玉29产量、穗部性状、光合能力、生育进程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梅雨和高温干旱影响较大的地区,通过适期晚播将播种期推迟到6月底至7月5日,可避开不良天气对玉米苗期和灌浆结实期的影响;播种晚于7月5日,玉米的生长期短、积温不足,难以保证玉米的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玉米不同播期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探索夏玉米最佳播期,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调整玉米播期,争取及早播种,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卡脖子旱”,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6个播期(5月8日1、5日2、2日2、9日、6月5日1、2日),调查各播期水稻叶龄、始穗期、株高、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性状的影响。[结果]在5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扬20238主茎叶片数减少、播始历期缩短;不同播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27.9g),随播期推迟,单株产量逐渐降低;各播期单株有效穗数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分别为8.2个和140.7个;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和千粒重也逐渐降低。[结论]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桂夏豆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桂夏豆2号’的适宜播期,试验设8个处理,研究播期对‘桂夏豆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桂夏豆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桂夏豆2号’产量减少。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期间早播有利高产,8月上中旬播种产量低。因此,在适宜的播种期内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刘连生 《农学学报》2014,4(11):19-22
为探讨在闽西北气候条件下,木薯套种大豆的最适播期,研究播期对大豆和木薯产量、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套种木薯条件下,大豆3 月17 日播种,大豆和木薯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432.5 kg/hm2和20511.0 kg/hm2,纯收入最高,达2350.50 元/hm2。因此,大豆3 月中旬播种,大豆和木薯的产量越高,农艺性状越好,产值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