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瓦尼木层孔菌完达山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出菇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代用料栽培最佳模式是菱形口、"墙式两端出菇法"。培养料最佳配方:柞树木屑73%、杨树木屑5%、麦麸8%、米糠8%、石膏1%、玉米粉2%、石灰1%、含水量60%~65%,pH6.5。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本地玉米芯资源 ,筛选出玉米芯栽培柳松菇的优良配方 ,进行了玉米芯栽培柳松菇试验 ,结果表明 ,用棉籽壳 60 %、玉米芯 2 0 %、麸皮 1 7%、磷肥 1 %、石膏 1 %、CaCO3 1 %的配方 ,柳松菇菌丝生长迅速 ,粗壮浓密 ,产量比对照增加 5 .1 % ,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进行了黑木耳菌种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于7种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的延明1号、延明11和蛟耳329优良菌种可以作为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菌种;黑木耳最适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_2PO_43g,MgSO_41.5g,VB110mg,琼脂20g,水1 000mL。(2)最佳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灰0.5%,石膏0.5%;其次为:木屑78%,米糠21%,蔗糖0.5%,石膏0.5%。(3)最佳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锯末86.5%,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表L18(37)研究红汁乳菇液体培养时影响菌丝产量的主要营养因子,从中筛选出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影响显著的氮源品种;采用L27(313)正交实验研究了综合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肉膏、KT、转速、培养时间、三角瓶大小这些因素对红汁乳菇菌丝的生长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糊精、蔗糖 甘露醇对红汁乳菇菌丝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因子平均生物量的水平比较和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结果,选择糊精含量为2.5%、牛肉膏含量为2%、蔗糖 故露醇为3%、MgSO4为0.01%、KT为1%、烟酸 核黄素为(0.5% 0.1%),在转速为130 r/min的情况下,培养25 d,红汁乳菇菌丝产量可达449.7 mg/100 mL.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福建临川虎奶菇0121、江西东华虎奶菇1号、江西虎奶菇dh-5,共3个虎奶菇种源菌株进行筛选,得出临川虎奶菇0121为最适种源,并对临川虎奶菇0121进行最适栽培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栽培培养基以配方1:棉籽壳75%、麸皮23%、石膏1%、石灰1%的培养料最适宜,其次为配方2,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高毒BT菌株——CF1263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芽孢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基进行成分优化组合,在碳源和氮源中分别筛选出最佳因子,淀粉、蛋白胨、牛肉膏、麦麸、酵母粉,从无机盐中筛选出KH2PO4和MgSO4.7H2O。运用以上7个因素进行L18(3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从而得出CF1263最优配方为1.5%淀粉、2%蛋白胨、0.2%牛肉膏、0.3%麦麸、2.0%酵母粉、0.1%KH2PO4和0.2%Mg-SO4.7H2O。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确定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配方为菌糠35%、木屑45%、麦麸15%、玉米粉2%、豆粉1%、白灰1%、石膏1%。该配方在子实体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等方面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且略优于对照组;黑皮鸡枞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也较空白对照大致相同。试验证明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8.
以5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Y1:麦麸、黄豆粉;Y2:马铃薯、黄豆粉;Y3:马铃薯、酵母膏;Y4:麦麸、酵母膏;Y5:米糠、黄豆粉)对羊肚菌进行液体培养,结果表明:Y4培养基中菌球大小均匀、个数多为95个(100mL)~(-1),菌丝生物量最大,为10.24g L~(-1),菌丝粗多糖得率最高,为11.45%。在5种培养基中,麦麸、酵母膏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在研发利用胡枝子屑为替代原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中,通过对不同替代料和不同配方的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6个方面对比试验分析,筛选出了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胡枝子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石灰0.5%;胡枝子屑为原料配方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显著大于杞柳配方(P<0.05),与杞柳屑配方相比,产量增加12.50% ~ 13.75%.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林业育苗成本,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试验以樟子松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调节园土和菇渣体积比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1):田园土∶菇渣=2∶1(V/V)、(T2):田园土∶菇渣=1∶1(V/V)、(T3):田园土∶菇渣=1∶2(V/V)、(T4):菇渣,同时以田园土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菇渣与田园土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能够显著促进樟子松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升幼苗保护酶的活性。其中以田园土∶菇渣=1∶1(V/V)的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该处理樟子松幼苗根长、表面积、粗根直径分别增加了20.35%、41.22%、11.57%;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增加了21.45%、8.04%、27.0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22.26%、17.82%、21.0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提升了樟子松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适合作为樟子松幼苗育苗基质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混凝土框架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而在设计中如何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含钢量又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多个方面探究了混凝土框架降低含钢量的设计节点。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代档案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方面是通过面对过去,对现实的档案管理体制有一个更为真切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面向未来通过不断调整与改革,解决现行档案管理体制在新的社会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探寻更为合理的档案管理体制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数字林业建设的特征,论述了我省数字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其蕴 《木材工业》1990,4(2):20-23,40
为修订国家标准“CB1931—80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提供依据,本文对含树脂和挥发性物质较多的马尾松等5种木材,采用烘干法、真空干燥法和蒸馏法进行含水率测定的比较。结果表明,烘干法简便实用,但所测得的含水率结果比真空干燥法和蒸馏法为高,如果试样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应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误差偏大时,可采用真空干燥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生物质秸秆资源的国内利用现状,通过检测得出了实验结论:秸秆压块的含水率4.74%,比重o.86×10^-6m^3/g,热值19.49kJ/g与原煤热值相近。并探讨了秸秆代替原煤当作新能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指出了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压方式对刨切薄竹用集成材进行了增湿处理,分别以浸渍时间、浸渍方向、胶层层数为因素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大竹板材增湿后含水率达28.8%-63%,小竹板材达50%-88%;竹板各面单位面积增重率为:端面〉径面〉弦面,且随长度增加逐渐减小;竹板增重率随胶层层数增加其增湿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含水率变化对古夷苏木、筒状非洲楝和水曲柳三种木材色度学参数的影响,采用CIE(1976)L~*a~*b~*标准色度学系统及均匀颜色空间对试样材色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三种木材明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随含水率的增大,三种木材的色调分别表现为古夷苏木从R(红)逐渐变为Y(黄),筒状非洲楝由YR(黄红)色变为Y(黄),水曲柳由R(红)最后变为YR(黄红)。古夷苏木和筒状非洲楝的色饱和度随含水率的变大而逐渐变小,水曲柳则先略微增加后下降至平稳。三种木材的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变化规律各异。研究结果为含水率变化对三种木材表面视觉性质影响的综合评价及其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Blackening in heartwood wa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metal contents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xylem of about 50-year-old seedling sugi (Cryptomeria japonica D. Don) planted in a steeply sloped stand in Okutama district (Itsukaichi Tokyo), where blackened heartwood is frequently found. The potassium, calcium, ir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 were examined in the variously blackened heartwood and normal heartwood by an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It was recognized that potassium increased relative to the degree of the blackening of heartwood,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an increase in potassium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lackening of heartwood. Moisture content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the blackened heartwood, so it seems that the large accumulation of potassiu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moisture content in heartwood.This work was presented at the 4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at Morioka, August 1993  相似文献   

20.
SPAD-502型叶绿素计在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每株树木中摘取其上、中、下三部分的叶片,每部分选取5~10片叶子进行测定,对每片叶子的6处不同部位进行SPAD值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此片叶子的最终SPAD值,再对所有叶片SPAD值取平均值作为树木的SPAD值。利用GPS技术使树木有了空间信息,并于遥感图像能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为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创造可能性。结果表明,SPAD-502型手持式测定仪携带方便,测定简单迅速,不损害植被,与GPS技术及遥感反演技术相结合,能简便估测大面积区域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