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贺勋 《现代农业》2013,(11):26-27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年份。褐斑病发生较重。感染此病的甜菜,一般情况下,块根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1—2度。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含糖率降低2~3度,每年6月末一7月初开始发病。7—8月份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2.
<正> 甜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每年约有90%左右的甜菜遭受甜荣褐斑病的危害,一般减产20~25%,降低含糖1~3度,是日前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1974年后施用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取得良好效果,但  相似文献   

3.
<正>甜菜褐斑病在甜菜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甜菜生长季节气温较高、雨水频繁的地区,如东北南部、中部和黄河中、下游等栽培区发生较重。一般年份产量下降10%~20%,含糖率下降1~2度;个别发病重的地区,如山东省春播甜菜块根产量下降50%左右,含糖率降低2~4度,损失很大。一、防治办法(一)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利用抗病品种防治褐斑病是根本方向,尤其是在病害严重发生地区,种植抗病品种能显著减轻危害。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从国外引入的品种不抗病,在东北地区曾造成褐斑病  相似文献   

4.
褐斑病是甜菜主要病害之一,甜菜感病后,一般年份减产10%~20%,含糖率下降1~2度,发病重的年份减产50%左右,含糖率降低2-4度,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5.
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beticola是我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常造成甜菜大面积减产和死亡,发病较重的年份,一般可减产20%~25%,含糖量降低2~2.5度左右.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有密切的关系,在多雨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对褐斑病的发生与蔓延极为有利,而且发病重.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黑龙江省甜菜主产区甜菜褐斑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使用杜邦福星、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凯润等7种杀菌剂,在3个时期对甜菜品种SD13829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褐斑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比较得出:喷施3次供试7种杀菌剂后最终防效达27.61%~68.26%,提高产量4.85%~15.28%,含糖率增加0.63%~7.73%,产糖量增加5.74%~24.20%。其中杜邦福星、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60.73%和68.26%,产量增加15.28%和13.14%,含糖率增加7.73%和5.99%,产糖量增加24.20%和19.91%,推荐其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高温多雨年份发生较重。甜菜感病后,一般情况下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2度,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含糖量降低2-3度,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份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8.
甜菜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斑点病,为世界性病害,对甜菜生产影响很大.发病重的田块,可减产20%~40%,含糖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甜菜褐斑病俗称“火扑叶子”。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在温度高、雨水较多的地区发病率更高,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20%,病情严重的地块减产40%,含糖降低1度左右。 一 症状。甜菜褐斑  相似文献   

10.
蔡葆  王侠 《农技服务》2005,(5):27-29
甜菜褐斑病俗称叶斑病、斑点病、火聋秧子等.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气温较高、降雨多而颇繁地区或灌溉栽培的区域发病重,对甜菜产质影响极大。据我们多年试验与调查结果.甜菜褐斑病罹病程度为1级时,甜菜减产11%,含糖率降低0.37度:罹病2级时.甜菜减产15.9%,含糖率降低0.9度:罹病3级时.减产28%,含糖率降低1.47度;  相似文献   

11.
22团自2004年发现甜菜丛根病以来,2005年发病面积又不断扩大,从点片发生到大面积发生,有的地块面临绝收。该病侵染甜菜后,可造成块根损失30%~60%,含糖降低2~4度,工艺品质差,失去加工价值。甜菜丛根病一般6月上中旬出现病株,7~8月呈发病高峰期。该病多发生在重茬、迎茬、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植株感病先  相似文献   

12.
<正>甜菜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斑点病,为世界性病害,对甜菜生产影响很大。发病重的田块,可减产20%~40%,含糖率下降2°~3°。一、危害症状叶片最初呈现褐色或紫色小圆斑,以后斑点逐  相似文献   

13.
甜菜主要病害是甜菜褐斑病,在高温多雨年份发生较重,造成甜菜大幅减产,不仅降低甜菜产量,还严重影响品质.通过生产实践,结合其发生规律,总结出一套甜菜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防治效果达80%以上,使甜菜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农民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甜菜含糖率每下降1度,每吨白糖的成本就要增加人民币100元,每亩地少产糖40斤。我们在甜菜含糖率下降原因的研究中发现,甜菜块根氮素含量与含糖率关系密切。氮素是甜菜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但是如果对甜菜施用氮肥超过它所需要的数量,会增加块根含氮量使甜菜含糖率下降,对块根产量也有不良影响,这种结果不仅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损失,也是对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甜菜褐斑病是我区甜菜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常造成甜菜大面积减产和死亡.多年来伊犁地区常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防治甜菜褐斑病,造成病菌抗药性增加,防治效果下降.为找寻较好的农药品种进行接替,我们选用12.5%特谱唑进行防治甜菜褐斑病药剂防效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大龙生态肥股份有限公司(原黑龙江省大龙专用化肥厂)生产的甜菜专用肥,含有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特效杀虫剂,可提高甜菜保苗率,促进甜菜生长发育,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增加块根含糖率.2000年进行了多点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7.
田间人工接菌试验表明,甜菜褐斑病三个不同发病期,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受损失的程度,依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在经济允许损失程度下依据相应产量损失回归方程得出了不同生产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影响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是制糖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单产和含糖率低成为制约中国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甜菜根重与含糖率相关关系、品种对甜菜块根增长和含糖率的影响、光合特性与甜菜块根和含糖增长的关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菜块根和含糖率影响四方面进行了概述,为今后研究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北疆甜菜地块不同土壤养分和前茬进行养分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和前茬中养分发生明显变化,使含糖率下降10.57~3.8个百分点,特别是速效磷和速效锌含量较对照地块下降185.4~163.4 mg/kg和16.05~13.38 mg/kg.在甜菜块根分化形成期和块根增长期补充速效磷和速效锌将会促进糖分转化,提高含糖率和防治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防治甜菜褐斑病(Cercoapora belicola Sacc.)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甜菜褐斑病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福星5000倍液和氟硅唑·多菌灵(12.5;·27.5;)悬浮剂,防效分别为60.80;和58.37;.与其他杀菌剂有显著性差异.5种杀菌剂防治时应连续喷药,间隔期7d,连续施药2次.I结论]5种杀菌剂均对甜菜褐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最高的杀菌剂是福星、氟硅唑·多菌灵,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