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区于1983年开始进行棉花双膜(地膜加营养钵育苗)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至1986年全区已发展到25万多亩,使我区棉花生产又迈向一个新阶段。一、双膜栽培的优点 1 增产显著据1983—1986年全区34点次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双膜栽培亩产皮棉88.6—120.5公斤,平均98.2公斤;直播地膜覆盖亩产皮棉80.7—105.5公斤,平均88.7公斤;营养钵育苗移栽亩产皮棉76.8—92.5公斤,平均84.6公斤;直播亩产皮棉52.6—89.4公斤。平均75.2公斤。双膜栽培平均比直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直播分别增产10.7%、16.1%和30.6%。 2.皮棉品质好双膜栽培棉花烂桃  相似文献   

2.
<正> 棉花是遂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80年代后期推行麦套棉和地膜栽培技术以来,棉花产量普遍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亩产皮棉达120~130公斤,差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仅在60公斤左右。自1994年参与四川省棉花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淮北地区大面积提高棉花产量的途径,我们于1981~1986年在本场对不同产量水平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调查对象为泗棉2号及麦套移栽棉种植方式。6年中先后调查了高产田45块,共99亩,平均亩产皮棉105.0公斤;中产田5块,共11.23亩,平均亩产皮棉80.1公斤;低产田5块,共11.67亩,平均亩产皮棉53.9公斤(与淮北棉区大面积产量水平相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博兴县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试验,1990年10月通过了惠民地区科委的测产验收。三年累计开发面积6.276万亩,总产皮棉638万公斤,平均亩产皮棉101.66公斤,最终产量指标达到了亩产皮棉104.6公斤的高产水平。共计增加收入1004.5万  相似文献   

5.
<正> 寿光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依据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麦套春棉地膜覆盖双高产栽培。在1986~1988年小面积试验、示范基础上,1989年种植面积4380亩,平均亩产(自然亩,下同)小麦306公斤,皮棉73公斤。1990  相似文献   

6.
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免整枝技术是棉花由传统栽培管理向现代栽培管理的技术变革,亦是棉花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经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成功经验,1999年6000多亩规模种植棉田亩产皮棉90kg,其中2000多亩亩产达100kg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1990年全镇植棉面积2.6万亩,其中麦棉套种达2.2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县制定了亩产皮棉120公斤的目标。我镇棉花高产达标田16块,面积50亩,经市、县测产验收,亩产均在120公斤以上,受到市级奖励,其中有4亩麦棉套,亩产小麦435公斤,棉花136.97公斤。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棉花生产传统上惯用早抪、稀植,人工整枝,争取“三桃”,生育期长,病虫危害重,管理繁杂,劳动强度大,投资多,产量不高.为了改革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产,几年来,我们和裴村大队科研站,共同进行了棉花高密度化学除草、不中耕试验和大田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77年示范种植186亩,平均亩产皮棉114.2斤,其中有14.5亩达168斤。1978年示范种植127亩,平均亩产皮棉131.5斤。较常规种植增产2—3成。前茬油(艹才)平均亩产86斤。高密化除棉田在栽培管理上和常规管理不同,也和过去“万株小棵早打顶”不同。  相似文献   

9.
洪利辉  杨娟妮  唐军 《现代种业》2010,(6):25-25,28
陕西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渭南地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中等地力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10公斤左右、皮棉80公斤左右。调查显示,近两年来,棉花种植面积有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种植棉花比较效益不佳且费时费工所致。如能提高棉花种植比较效益,棉农种棉积极性有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甘肃棉花高产创建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收时节,金塔县航天镇三星村五组农民魏林新种植的8.3亩棉花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籽棉高达483.5公斤,这是甘肃省实施棉花高产创建涌现出的高产典型。农业部今年安排甘肃省棉花高产创建10个万亩示范片,近日,全省棉花高产创建专家组对示范片进行了抽测,棉花高产创建取得了平均亩产皮棉153.8公斤的好成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今年,甘肃省敦煌、瓜州、玉门、金塔、民勤5县市承担棉花高产创建10个万亩示范片,总面积达10.5万亩,涉及6个  相似文献   

11.
2003年,辛集市种植地膜抗虫棉13.1万亩,达种植面积的90%,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总产皮棉982.5万公斤,产量低于2002年。但由于价格升高,亩产值均在1200~1500元。2003年棉花减产的原因:一是自然天气异常情况的影响,4~5月份气温偏低,不利于棉花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尤其是6月下旬~8月下旬的低温和  相似文献   

12.
冀棉298     
《河北农业科技》2005,(5):15-15
冀棉29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于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棉298是具有耐旱、耐瘠薄、抗枯黄萎病性能好、早熟不早衰、高产、优质等优点的棉花新品种。1特征特性生育期132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植株塔型,株高79厘米,铃重5.7克左右,衣分40.8%左右,霜前花率91%左右。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28.2毫米,比强度24.6Cn/tex,马克隆值4.4。抗病性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产量表现2002~2003年省春播常规棉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皮棉107.3公斤、89.1公斤,霜前皮棉98.1公斤、82.0公斤;2003年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所从1982年开始试验示范麦茬棉花大苗移栽,与早熟棉花比较,第一年试验0.3亩,单产皮棉86.1公斤,比中棉所十号增产69%;1983年在所内试验0.5亩平均单产皮棉97公斤,比直播中棉所十号增产34.7%.亩增经济效益百元以上.在水肥条件效好的生产队可推广应用.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名县农业局近年来示范推广了一种高效间套棉田新技术模式,地膜棉间套菜椒,取得了成功。菜蔬种植实现“早”“低”“高”“简”四字经,即利用日光温室育苗,早定植“早”上市,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技术“简化”。据调查,棉花亩株数为2522.3株,亩产籽棉210公斤,皮棉亩产79.8公斤,产值1050元,亩产菜椒2500公斤,产值1500元,亩产值2550元,亩投入410元。亩效益2140元。  相似文献   

15.
<正> 南阳地区雨量、热量资源丰富,选用适宜的棉花品种进行麦后大苗移栽是取得麦棉双高产的有效手段。根据豫棉四号成熟早,自我调节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在我区进行麦后大苗移栽大田生产示范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其生产示范情况和主要技术总结于下。一、示范情况1991年邓州市夏集乡大桥村,麦茬移栽豫棉四号棉花2300亩,小麦单产由麦棉套种的225公斤提高到268公斤,亩净增小麦43公斤,折款20元,棉花由50公斤提高到63公斤,亩净增皮棉13公斤,折款78元,麦棉总  相似文献   

16.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自治区农业厅从2001年开始,在全区推广100万亩棉花高密度亩产皮棉150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经过一年的实施,各地反映这项技术推动了棉花生产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实现了大面积棉花高产,棉花大面积亩产皮棉150公斤以上田块出现频率和最高产量均比以往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做大做强棉花产业,促进棉花生产持续稳步发展,2009年金塔县认真开展了棉花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确定主栽品种,实行全膜覆盖,宽窄行种植,高密栽培,科学调控,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了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皮棉158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皮棉163.3kg,百亩综合示范点平均亩产皮棉171.3kg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邢台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全国优质专用棉花生产基地,素有冀南棉海之称,棉花面积一般在280万亩左右。2011年,邢台市共承担部级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7个,涉及6个县市,总计落实面积7.143万亩,市农业局在9月20日组织有关专家对7个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棉花进行了实地测产,7个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皮棉109.2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高30.7公斤,单产最高达143.07公斤(威县枣园乡东张庄村刘占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 东台市唐洋镇承包户陈中山,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洋葱—西瓜—棉花”高效益种植模式。洋葱亩产1800~2000公斤,西瓜亩产2500~3000公斤,棉花亩产皮棉50~60公斤。洋葱、西瓜、棉花三项合计亩产值达27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标杂抗虫棉     
标杂棉是著名棉花育种专家赵敬霞、王忠义历经 20年用自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 Y2- 2与抗虫棉杂交配制选育而成。标杂棉为大株型、鸡爪叶,株高 1.5米左右,叶枝发达,株型呈扇形,通风透光性能好,生育期 125天左右。生育进程较快,表现大棵而早发,结铃快而集中 (10天左右可结 30- 40个棉铃 ),高产而不晚熟,既可麦棉套种,也可大麦、小麦、油菜茬后移栽,霜前花率 95%。该品种结铃性特强,平均单株成铃 40- 60个,最多达 200个以上,单铃重 5.2- 5.5克,衣分率高达 42%,适宜各地棉区种植。标杂棉有以下显著特点。 产量高。标杂棉比常规棉增产 30%以上。 1999年在河北省杂交棉花种植区域试验中,标杂棉的籽棉、皮棉产量和霜前棉产量均居第一位。籽棉平均亩产 354.5公斤,皮棉平均 128.7公斤,霜前皮棉亩产 108.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 12、皖杂 40等品种的籽、皮棉增产 23.2%和 36.6%。 1999年在河南禹州三亩高产田试种每亩产皮棉 172.9公斤。 2000年在浙江省余姚市高产地试种亩产近 180公斤皮棉, 2000年在安徽蒙城县柳林高效农业协会试验基地试种,也出现了不少亩产皮棉 130公斤以上的产量。 2000年 9月 22日,全国标杂棉联合开发研究协作组现场会期间,到威县的标杂棉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前赵村 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皮棉 130公斤,高产田亩产皮棉 162公斤,每个田块都套种花生,亩增收入 300元左右。 品质好。标杂棉僵瓣、烂铃少,吐絮快而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测中心测试,标杂棉纤维品质优良,绒长 30.4毫米,麦克隆值 4.8,气纱品质 1874,达到优质棉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