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邹城市位于鲁西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白马河贯穿南北,灌排便利,适宜小麦生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为60万亩以上,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全市小麦亩产量均过500公斤,其中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田小麦亩产达到  相似文献   

2.
<正> 新郑县梨河乡是河南省黄淮海开发乡,该乡以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进行吨粮开发。计划4年完成2万亩吨粮田开发任务。1990年计划3000亩,已经按计划实现了亩产吨粮,平均亩产达1011.8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62.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549.3公斤,陈庄试点500亩连片高产样板田,达到亩产613.2公斤。实现亩产吨粮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水稻盐粳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盐粳2号是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培育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秆低、耐肥、抗倒、高抗白叶枯病、高产优质。我县于1985年引进试种,在1985—1987年的三年试验中,亩产均超过500公斤,较豫粳1号增产10%—20%。1988年五里桥乡种植的66.5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33.5公斤;1989年种植的1651亩高产开发方,平均亩产558.7公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1990,(1):24-25
<正> 祁县是山西省农科院“六六六工程”科研成果综合示范县,也是晋中地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县,1988年在两个乡(镇)5个自然村1200亩水地春玉米示范田获得丰收后,1989年6万亩水地春玉米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659.9公斤,其中2万亩农大60平均亩产730公斤,1万亩高产方平均亩产755公斤,41.2亩高产地块,平均亩产922.41公斤,贾令镇吴家堡村武祥中承包的1.386亩,经晋中地区科委、农业局组织验收,亩产1005.59公斤。祁县玉米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涉县地处冀南太行山区,境内漳河两岸河滩地适合稻麦两熟种植。但多年来亩产一直在500公斤上下徘徊。1986年以来,河北农大邯郸分校稻麦两熟课题组与涉县农业局协作,以胡峪村为基点,以点带面,综合运用已有科研成果,在选定品种,早收抢种,培育壮秧,确定合理密度和肥水管理措施等方面,采用了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使全县1986—1988年三年稻麦两作平均亩产达到602.5公斤,较三年前平均亩产增产12.6%。1988年胡峪村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850公斤,其中贾福顺家的示范田亩产1025公斤(小麦400公斤、水稻625公斤)。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配套良种。为解决稻麦两熟成熟晚、接茬紧的问题,应选择丰产性好、抗倒、晚播不晚熟的小麦良种及高产、抗倒、抗病的水稻良种。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早接早、早接晚、晚接早”  相似文献   

6.
<正> 1996年,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了省科委招标项目“亩产小麦500公斤——10万亩连片高产优质高效示范。”任务。该示范区由藁城市的廉州、南营、岗上、丘头四个镇连片种植了15.7万亩小麦各示范镇综合测产,全示范区平均亩穗数49.8万,穗粒数30.3个,千粒重40.0克,亩产513公斤。经省科委组织专家对三个镇九块麦田现场实打验收,全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了503.9公斤。荣获省科委科学进步二等奖,成为全省首家大面积千斤示范区,整个技术实施过程采取的关键措施如下。 一、更新品种 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正>一、实施效果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延津县以“唱响小麦经济,打造‘中国第一麦’”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集团化的指导思想发展小麦产业,全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从2008年开始开展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创建,6年来先后建成目标亩产600 kg万亩示范片18个,面积20.38万亩,实收平均亩产609.7 kg,比非示范田高103.3kg,共增产小麦2 105.2万kg,增加效益4 631.44万元;目标亩产660 kg高产攻关田54个,面积282亩,实收平均亩产671.9 kg,比非示范田高165.5kg,共增产小麦4.6万kg,增加效益10.12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专家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人员对印台区种植的2000亩铜麦6号示范田进行了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27公斤,是当地小麦平均亩产的2倍多。在此之前,铜麦6号彬县示范田测产数字达到亩产600公斤,有望成为今年陕西省旱地小麦最高记录。铜麦6号是陕西大唐种业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机中心按照"专家牵头、企业主体"组建育种联盟培育推广的旱地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的突出优点。在今年雨水较多的年份,铜麦6号不  相似文献   

10.
小麦高产三段栽培管理法是在1984年至1994年之间,由鸣皋元东、自元谢庄;城关瑶孪槐树街、马营;酒后三王和葛寨沙元、平等马回营等六个乡、八个村试验田,小麦亩产450—550公斤的十七块共三百八十亩麦地中总结出来的。经1995、1996两年应用,1995年亩产达596公斤,1996年亩产增至630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春耕农忙的时节,平日冷清的表白寺镇中心广场,场内井然有序、场外人潮涌动,大家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探头张望。4月12日上午9:30,在震撼的《开场锣鼓》中,《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在山东齐河正式拉开帷幕。据齐河县县委书记孟令兴介绍,2014年我国小麦玉米全年两季平均亩产738公斤(小麦337公斤、玉米401公斤),齐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创下全国大面积玉米高产新纪录,全年粮食亩产率先在全国实现吨半粮。孟书记表示,齐河是农资  相似文献   

12.
<正> 1989年,屯留县小麦生产是建国40年以来最大的丰收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7.53万亩(其中水地2.97万亩),总产40907吨,亩产233公斤,其中10万亩重点小麦田亩产达到275公斤。全县水地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有2957亩;旱地亩产350公斤以上的有233亩,300公斤以上的有1981亩。还有12.7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1991年,我们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系烟1934和鲁资406,多穗型品系烟214—9和鲁54368,分别在长清县良种场和邹平县冯家村进行了一定面积的高产示范试验。1991年经实打验收,40亩烟1934平均亩产551公斤。3亩鲁资406平均亩产542公斤,9亩烟214—9平均亩产543公斤,5亩鲁54368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4.
高产小麦百农207的特征特性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产量表现河南省驻马店市于2013年引进试验该品种,2013年在部分县乡示范种植,经多点测产,平均产量549.8kg,河南省吨源种业有限公司2017年在500亩示范田种植,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53.4公斤/亩,2014年推广面积3.2hm~2,平均亩产546.9 kg。2特征特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品质混合样测定,容重810g/l,蛋白质含量14.52%,硬度指数64.0,面粉  相似文献   

15.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16.
亩产吨粮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桓台县39.41万亩粮田,冬小麦套种夏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20公斤。其中39.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19公斤,38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611公斤。经山东省科委组织鉴定验收和桓台县统计局实产统计,成为全国第一个夏玉米亩产突破600公斤的县,长江以北  相似文献   

17.
<正>为扎实推进驻马店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遂平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并承担了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项目。2017年5月底,河南省农技总站专家和驻马店多名高中级技术人员组成测产小组,对《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万亩综合技术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验收,测产方法采取实打实收,腰店镇黄营村种植大户王海波105亩小麦实收60200公斤,平均亩产573.3公斤/亩,比项目区周边463公斤/亩增产110.3公斤,比计划目标产量500公斤/亩多73.3公斤,达到了预期效果。遂平县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模式按照"科学管理、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8.
济宁地区稻茬麦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济宁地区稻茬麦是随着1964年稻改而产生的,总面积约2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单产由70年代的200公斤/亩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300公斤/亩左右。1992年平均亩产高达388.6公斤。其中有5万亩丰产方平均亩产447.3公斤,150余亩单产突破500公斤,3.4亩平均亩产达到581公斤。稻  相似文献   

19.
<正> 1981年,豫西水稻麦后旱种面积350亩,亩产平均205公斤,至1984年种植面积3.9万亩,亩产263公斤,其中亩产在400—500公斤的4010亩。临汝县杨楼乡叶庄村2亩地,亩产545.5公斤,偃师县城关镇后庄村185亩,亩产526公斤。从以上的产量看,在豫西实行水稻麦茬旱种,不仅可行,且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正> “SW89—3243”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育成的一个迟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产量表现:1995年,在什邡市试种4万多亩,经现场验收,一般亩产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533公斤,比当地推广种“绵阳21号”增产10~15%;1996年,在成都市青龙乡试种143亩,一般亩产452公斤,比当地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