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蒜棉间作两熟栽培是一种高效栽培方式。近几年,山东省棉花大蒜套种面积稳定增加,已成为山东省棉田高效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大蒜生长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大蒜素,对棉花苗期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减轻了棉蚜危害。棉花产量、质量与纯舂棉基本相当,多收一季大蒜,棉田综合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棉花、大蒜套种是射阳县棉田主要高效立体种植模式,针对该模式特点,提出了棉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关键,并分析了苏北沿海射阳棉区棉蒜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德州棉区棉田主要高效种植模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德州棉区实际,介绍了近几年来在该棉区棉田推广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粮棉模式、棉菜模式、棉草或棉粮草模式等3大主要类型),对这些模式的种植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产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单一种植春棉相比,上述几种方式可增收300~2 000元/667m2,作为棉田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只得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发展立体生产,提高植棉经济效益,促进粮、棉、菜高产高效,在以棉为主前提下,利用棉田空幅合理套种短、矮秆作物,是稳棉增效的一项有效途径。大麦/毛豆、棉/大白菜立体种植,在主作物不减产前提下,获得每亩毛豆(青菜)350kg、大白菜3200kg的好收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种植技术易掌握,是一种适宜推广的多熟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1 主要高效间套模式。1.1 棉田多熟高效型.这类模式是利用棉田春秋两季,棉花叶面积系数小.散漏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套种蔬菜,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如初春与棉花共生的有六蒜、洋葱、早黄瓜、辣椒、番茄、花菜、花生等:秋季与棉花共生的有大白菜、小白菜、青菜、萝卜、芹菜、菠菜、油菜、小麦等。主要模式有。  相似文献   

6.
湖南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湖南棉花生产发展概况,提出了利用湘杂棉优势、实行高效棉田间作、提高植棉综合效益等持续稳定发展对策及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鄂东北棉田立体种植的主要模式有豌豆/西瓜/棉、小麦/花生/棉、蒜-椒/棉等3种。棉田立体种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制杂草危害,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棉田立体种植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才能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2000年棉花生产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度调整棉田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进品质,全面实施“棉田增效工程”,提高棉田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全年计划植棉面积23.3万hm2左右,总产5亿kg左右。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棉田布局,努力实现调整增效。稳定高产棉田,调减低产棉田,合理调整棉田布局,通过调整力争棉田增收1500元/hm2左右。二是推广普及高新栽培技术,主攻单产,实现高产优质增效。扩大推广示范杂交棉、抗虫棉以及部分棉花新品种,采取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采用科学田管和“五分”收花,严控“三丝”混入,在提高棉花单产的基础上,提高棉花品质。三是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生产技术,实现多产多收增效。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棉田间作套种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棉田的调整布局,搞好间作套种模式的优化,搞好区域规划,使全省棉花间套生产进入规范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的轨道,实现高产、多收和高效的目的。四是推广简化栽培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成本的新肥料、新农药等,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沃土工程,采用简化栽培,减少劳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五是开展棉副产品的多层次深度开发,充分利用棉秆、棉壳及棉饼,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开展深度加工,发展副产品加工业等,实现棉花的转化增值。  相似文献   

10.
鄂东北棉田立体种植的主要模式有豌豆 西瓜 棉、小麦 花生 棉、蒜 -椒 棉等 3种。棉田立体种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制杂草危害 ,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棉田立体种植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才能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邯郸市棉麦套种双丰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约20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有“冀南棉海”之称。主要种植模式为春播棉,棉田每年空闲5个多月,造成土地、光热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引起土地风化、春季扬尘。近年来,当地农业部门通过探索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技术,总结出棉麦套种双丰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该模式一是改进收获机械,实现了套种棉田的小麦联合收获和机械棉柴粉碎;二是推广小麦晚播技术和棉花催熟技术,实现了棉花早收与小麦晚播的有效衔接;三是推广棉花免整枝技术,简化了棉花栽培管理,节约了管理用工。实践证明,在不减少棉花面积、产量的前提下,该模式能够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够增加地表覆盖,改善生态环境,变春白地为“四季常青”。  相似文献   

12.
1主要高效间套模式 1.1棉田多熟高效型 这类模式是利用棉田春秋两季,棉花叶面积系数小,散漏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套种蔬菜,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如初春与棉花共生的有大蒜、洋葱、早黄瓜、辣椒、番茄、花菜、花生等;秋季与棉花共生的有大白菜、小白菜、青菜、萝卜、芹菜、菠菜、油菜、小麦等.主要模式有: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巢湖市近年来应用面积较大、技术较为成熟、以秋冬播作物为主体的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及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和综合配套措施。主要模式类型有 :棉田高效多熟型 ,粮经结合高效型 ,瓜菜连作高效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麦—莱—薯—棉—姜种植模式.在湖北荆州地区部分棉田种植证明,该模式可亩产小麦250千克、小白菜750千克、土豆1000千克、棉花皮棉80千克~100千克、生姜400千克,比传统棉麦两熟种植方式的效益约高2倍~3倍。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土地、季节、时间和劳力,还能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模式中的土豆、小白菜和生姜等产品,足日常不可缺少的蔬菜,上市后不愁销路,棉姜套种可以减少棉田病虫害有利于棉花高产,模式中的几种  相似文献   

15.
棉田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粉虱成虫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不同棉田(Bt棉和常规棉)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研究应用5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法及Taylor幂法则),于2008年测定和分析了烟粉虱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种群不论在Bt棉田还是在常规棉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一致,8月1日之前和10月3日以后,烟粉虱成虫在3个不同品种棉田中都呈均匀分布;8月1只至10月3日期间,符合聚集分布的检验标准.本文还探讨了影响其聚集的原因,并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棉田烟粉虱成虫的理论序贯抽样数.  相似文献   

16.
经对1986~1995年田间系统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棉一代红铃虫较露地棉发生期早,发生时间长;发生量大,发生程度重;年际间变幅大。在重、中、轻3种年型中,地膜棉一代红铃虫无论在哪一时段,其卵量均高于露地棉田;田间发生消长峰谷明显,第一次卵峰来得早,来势猛,且有多次卵峰出现。3种年型地膜棉一代红铃虫最高卵峰卵量分别为露地棉田最高卵峰卵量的5.9、2.9和13倍。  相似文献   

17.
棉化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就是要达到降低棉田劳动强度.简化棉田管理措施,减少棉田投入,从而提高植棉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目前我地推广的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春棉移钵育苗、麦后移栽模式,棉田简化整枝模式,裸苗移栽模式三种.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了鲁西南直播棉、蒜套棉、麦套棉三种种植模式棉田中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和盲椿象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晚播棉——蒜套棉和麦套棉的盲椿象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直播棉,其中棉田盲椿象发生高峰期,蒜套棉和麦套棉未防区盲椿象百株虫量分别为直播棉未防区的4.56倍和4.45倍;8月份之前化学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棉田盲椿象的种群数量,盲椿象发生高峰期,防治区和未防治区的种群数量均在防治指标(20头/百株)之上;棉田播种时间越晚,减产幅度越大,麦套棉、蒜套棉和直播棉的减产幅度分别为38.4%、27.5%、22.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春播棉、春棉两熟制春套棉、晚春套棉及夏套棉四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土壤水分消长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阐明了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和在棉花不同发育时期土壤水分的消长动态,以期为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土壤水分管理和灌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田高效复种及立体种植是我国现代植棉技术的一大进步,是当前棉花比较效益偏低情况下稳定棉花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棉田高效合理复种和立体种植提高了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国内学者提出了利用现代新技术,发展棉田立体种植无公害栽培技术对策,开展棉田高效种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多种棉田高效复种模式。江苏省对棉田高效复种的实践探索也较多,有些地区获得5000元/亩以上的棉田种植效益,但目前有关棉田高效复种和立体种植的系统研究较少,没有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栽培体系,这是大部分棉田复种和间套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