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亭县水产资源增殖站把搞好对虾亲虾越冬视为明年重振对虾养殖雄风的重要措施之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截至9月下旬已准备体长14cm以上的优质养殖亲虾6万余尾,2400方水体的越冬池提前维修完好。亲虾体长较去年大2cm,数量较去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2.
搞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是保护天然对虾资源、从根本上把握亲虾资源主动权、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必由之路。唐山市的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起始于1985年,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阶段,1988年开始转入大面积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高密度越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虾越冬是对虾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环节。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优质亲虾,才能保证对虾苗种生产的顺利进行。越冬,还可以通过控制水温等条件使亲虾提前产卵,从而延长对虾的养殖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积极开展对虾人工越冬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保护近海对虾自然资源,我们开展了对虾亲虾越冬及育苗生产。在1984年进行亲虾越冬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5年开始全面推广对虾亲虾越冬生产技术,逐步走上了大水体的人工养殖对虾越冬生产。现已  相似文献   

6.
亲虾越冬是对虾全人工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护我国近岸的对虾资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好亲虾越冬中的疾病防治工作,是亲虾越冬成功的关键。一、亲虾越冬中常见的、威胁性较大的疾病有如  相似文献   

7.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养殖用的亲虾大部分仍然依靠海捕天然亲虾,由于天然亲虾资源日益减少,捕捞产量大幅度下降且不稳定,所以亲虾的人工越冬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技术尚不稳定,且成本较高,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做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制约了对虾养殖向全人工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本文在实践的  相似文献   

9.
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在我国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践证明,亲虾越冬技术是一项成功且成熟的技术,早在1989年和1990年,河北、山东两省人工越冬亲虾的育苗量占总育苗量都先后达到60%~70%,如扣除人工放流用苗,可基本满足养殖用苗需要。但此后,由于多种原因,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连续出现滑坡,致使《黄渤海区对虾亲虾资源管理暂  相似文献   

10.
张东  黄宁宇 《海洋渔业》1989,11(5):205-206
<正> 近年来,关于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ock)育苗技术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在人工条件下的性成熟,除Liao(1973)的工作外,报道极少.到目前,长毛对虾苗种生产所需亲虾皆来自海区,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人工培育亲虾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养殖长毛对虾在室外土池中的卵巢发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用成熟亲虾进行了生产性育苗.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而开展的亲虾越冬工作,至今已进行了6年。1987年9月,农牧渔业部发出137号文件,作出了“养殖育苗用的亲虾,1990年实现自给,1991年起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一般是指人工养成的对虾在人为控制下,提供与越冬场相似的条件,使雌虾交尾成活,保持精荚性腺发育直至产卵. 人工越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对虾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为没有自然亲虾资源的地区(例如浙江、福建等省)解决了亲虾来源,而且由于人工养成的对虾量多而集中,亲虾的选留余地大,在人工控制条  相似文献   

13.
1986年的对虾越冬试验是在85年的基础上连续进行的科研项目。根据对虾养殖业的进展,对虾养殖周期实行全人工的条件控制,即解决全人工化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就亲虾而言,也必须进行人工培育,而在人工培育亲虾的过程中,越冬管理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试验着重对对虾越冬期管理中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生产进行多年了,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活率一般在70%定右。但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技术管理水平等有差异,其越冬亲虾成活率也不同,就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单位,成活率高低悬殊较大。因此,在目前对虾亲虾养殖困难较大、病害较多的情况下,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亲虾越冬生产多年,特别是近三年室内亲虾越冬成活率均有83%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总结多年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保护黄渤海区的对虾资源,并解决对虾养殖所需的亲虾问题,1985年和1987年,原农牧渔业部连续采取具体措施,明确规定,1990年实现亲虾自给,1991年不再使用海捕亲虾,有力地推动了亲虾越冬工作。随之,广大科技人员摆开了科技攻关的阵势,战果累累。1988年7月河北省亲虾越冬科研项目率先通过了专家鉴定;1989年农业部在大连召开了亲虾越冬表彰会,进一步将亲虾越冬推向了新的高潮。然而,曾几何时,从1990年开始逐渐降温,1991年秋更加冷落,以致与实现亲虾自给的距离越来越大。现实向人  相似文献   

16.
提高越冬亲虾育苗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之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日本对虾的价格远高于同规格的中国对虾,故在北方地区兴起了养殖日本对虾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对日本对虾苗种的大量需求。使许多过去进行中国对虾苗种生产的育苗单位改为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的培育。本文就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一)亲虾培育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有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鹏称越冬虾以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处长江口,海水比重仅为1.001~1.008间。八十年代初开创了中国对虾低盐度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苗种自给的要求亦日趋迫切。但是,从低盐度环境中选留亲虾越冬,其交配效果、性腺成熟程度如何,以及在此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越冬管理技术等,均未见报道。为此,上海市奉贤对虾育苗场于1986年冬从本场养殖虾塘中自留亲虾,经室外暂养和室内越冬试验后,结果成活雌虾1184尾,成活率39.1%,并获育苗成功,经跟踪养成效果良好,实属低盐度地区自留亲虾越冬成功首例。本文就自留亲虾的室外暂养和室内越冬试验作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囊对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及印度洋周边。因其生长快速、个体大、肉质鲜美、耐低氧、易于长途运输而深受大众喜爱,是我国沿海广大渔民重要养殖品种,但是我国沿海日本囊对虾养殖苗种来源主要为野外捕捞亲虾或累代养殖亲本的繁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制约了该品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于2018年开展日本囊对虾抗WSSV新品系选育工作。在选育工作中遇到日本囊对虾亲虾越冬能耗高、成活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毛对虾俗称红虾,是我省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厦门海区的长毛对虾亲虾,是我省唯一的浅海亲虾,也是我市一大特产。随着对外政策的开放,市场的繁荣,人民生活的提高,对红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广大经营单位和养殖专业户、联合体,从经济效益出发,都在大力发展长毛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