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甘青两界的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麓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境内,东经101°46′39.02″,北纬37°52′38.62″,海拔高度2600~3500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温度0.6~3.8℃,年降水量361.6 mm,蒸发量1111.9 mm,气候寒冷多变,四季不分明,天然草场4月萌发,9月开始枯黄,枯草期7个月以上,绝对无霜期仅为45~60d.  相似文献   

2.
冬季漫长而寒冷,牧区的绵羊主要靠放牧啃食枯草充饥越冬,随着绵羊年末存栏数的增加,以及冬草场不足,超载过牧等因素使草畜不平衡矛盾日趋加剧,造成冬春季节饲草贫乏,绵羊营养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养羊业有了一种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说法,由于冬春绵羊死亡较多,造成了羊肉短缺,养羊商品率低,已成为发展养羊业的严重障碍。 为了有效避免绵羊越冬度春死亡损失,提高畜牧业生产率,充分利用农区饲料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农区畜牧业,走牧区繁殖、农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及原因1.1环境因素甘南藏族自治州年均气温1~6℃,牧草生长期不足5个月,而枯草期长达7个月之久,因而造成了牧草供应上的季节不平衡。1.2冬春季节缺草抵卸疾病能力降低牦牛在冬春季节因缺草少料、风雪严寒而掉膘减重且多有死损。1.3草场因过载退化长期以来草场严重超载,天然草场可提供的营养物质总量同牦牛的营养需求总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其结果是以草场不断退化,牦牛生长发育缓  相似文献   

4.
新疆放牧绵羊的限制性矿物质元素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新疆5个羊场矿物质元素营养的研究,以了解新疆全年草场有关矿物元素的变化情况,缺乏程度及缺乏时间。研究表明:5个羊场中牧草含P量在秋草场至冬草场均表现缺乏。含Na量在塔城种羊场一年四季草场均缺乏,在阿勒泰二牧场冬、春、夏草场Na出现明显缺乏,而在秋草场又明显超出需要量;在巩乃斯种羊场春、夏草场明显缺乏,冬、牧草场又明显超量。5个羊场牧草含Se、Zn量的测定值明显低于需要量。而含Fe量在5个羊场中都不同程度地超过最高限量。牧草中元素Fe与Mn之间存在措抗作用;Mo、Cu比例少于1:4,绵羊体内仍表现缺Cu症。通过全面分析对比,初步确定在新疆5个种羊场天然草场上放牧的羊群,存在着P、Na、Zn、Mn、Se和Cu6种限制性矿物元素季节性营养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环湖地区是高原型藏羊的主产区,由于自然环境严酷,每年的枯草期长达8个月,致使该地区冷季天然草场牧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比暖季分别损失68.9%和34.4%[1],冬季绵羊的锌、锰等微量元素处于低营养水平[2-3]。而冬春枯草期正值放牧藏母羊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营养物质的匮乏严重影响了羔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母羊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这一阶段如果营养不足会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6.
青海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当家畜种,也是青海广大农牧民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青海现有藏羊1 133.12万只,占青海绵羊总数的78.8%,其适应性强、能在严酷的生态条件下生存并繁衍生息。青海藏羊由于终年放牧在天然草场上,一般1.5岁性成熟,2岁时体成熟,多产冬羔。母羊发情周期平均l5 d,发情持续期24~36 h,怀孕期150 d左右,多为单胎,一年一产[1]。  相似文献   

7.
四、莞根青贮中添加尿素冷季补喂绵羊的效果在英得尔草场,放牧绵羊从天然牧草中所摄取的营养呈现出季节不平衡,存在着长达六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冷季营养缺乏期。此期牧草粗蛋白含量太低,导致产生“营养不全性春乏”,补饲蛋白质饲料成为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由于高寒牧区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因此在冷季补饲中利用非蛋白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麓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境内,东径101°45′,北纬37°53′,海拔2 600~3 500 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0.6~3.8℃,年降水量361.6 mm,蒸发量1 111.9 mm,气候寒冷多变,四季不分明,天然草场4月底开始萌发,10月开始枯黄,枯草期长达7个月,绝对无霜期仅为60d左右。天然牧草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豆科牧草含量极少,仅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英得尔地区冷季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不足与贮量不足,对绵羊在冷季的生产成绩影响很大。除这两种因素之外,还受到暖季抓膘多少,冷季气温动态及绵羊本身所具有的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某单一因素对绵羊生存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所确定的补饲方法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从牧草提供给绵羊营养的角度看,在冷季里,影响绵羊最大的因素是牧草的贮量和质量,任继周教授等依据天然冷季草场贮草量对家畜的影响,提出衡量冷季补饲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冬春天然草场有机无机复合肥添加及刈割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草场。施肥后在天然草场牧草生长中期进行刈割能提高牧草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肥、刈割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的有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地处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草原幅原辽阔,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达1 042.14万亩(1亩≈667 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41.69万亩,夏秋草场面积466.8万亩,冬春草场474.9万亩。平均海拔高度3 300~3 600 m,降雨量小,多大风天气,绝对无霜期短。高原上空大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品种优势。刚察县草原牦牛饲养量为18.34万头,生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原冬春季牧草营养质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11月~1998年4月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采用食物对照样本,对放牧绵羊草场上的牧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表明冬春季牧草中粗纤维(NDF和ADF)含量较高,粗蛋白,粗脂肪和P,Ca含量较低,因此在绵羊放牧期间应补充骨青贮饲料,以满足其越冬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对天然草地牧草和补饲草料的营养动态进行3年的检测研究,证实了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其生育期而变化的规律。在夏、秋季节内,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3.71%~19.09%),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较低,牧草的体外消化率较高(60%~70%),其代谢能浓度也较高(7.9~11.8MJ/kg);在冬春季节内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低(5%左右),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高达11%左右,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很低(21.85%~45.36%),其代谢能值也较低(2.8~6.5MJ/kg),而这一时期内补饲干草的质量较差,其粗蛋白含量较低(7%左右),木质素含量较高(8%左右),体外消化率很低(37.7%~47.4%);补饲精料的营养价值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而限制其用量。放牧绵羊的营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呈现周期性的营养缺乏,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绵羊体内氮源供应不足、补饲干草质量差、青饲料缺乏和寒冷应激等,成为放牧绵羊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滨草甸草场土-草-畜(绵羊)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铜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铜处于适宜水平.牧草中铜浓度在冬春季和夏季正常,可维持牧草的正常生长,而秋季缺乏,但冬春季和秋季牧草中的铜含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绵羊对铜的日摄入量不足;三季节的血铜浓度较正常,而被毛铜在冬春季有缺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季节对新疆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天然草场,是放牧绵羊赖以生存的场所,即便在农区,大部份绵羊仍有半年之久处于放牧状态。长期以来,养羊业重复着“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局面。羊毛生长速度也不例外的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制约程度的大小,我们引用澳大利亚提供的“羊毛色带”技术,用染料定期在绵羊体侧中部的毛根上划线,以测定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对羊毛生长速度的影响(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西宁市辖区.全县有2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552个自然村.县域总面积为3 089km2.现有耕地面积5.32万nm2.,主要种植小麦、青棵、油菜等农作物.年产各类秸秆1.5亿kg;天然草场面积为15.84万hm2,占全县面积的51.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4.62hm2.占草场面积的92.5%.气候为高原内陆性.境内海拔2 280~4 622m,年平均气温2.8℃,最热的7月份,气温平均20.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9.4℃,年内无霜期在70~120d之间,绝对无霜期为80d.年降水量为450~820mm.2006年底,全县草食畜存栏37.11万头(匹、只),其中牛存栏12.08万头.  相似文献   

17.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海拔2400~4874m,境内地形、地貌特征多变,山大沟深,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0~2℃,相对无霜期90~120d,无绝对无霜期,冷季长达7个月。近年来,由于草场过度放牧,天气连续干旱,草场沙化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实现草畜平衡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严重.导致草畜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新疆草原面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近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使天然草场尤其是冬春草场大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因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面积的减少造成冬春草料不足.夏季草场严重超载.使牧区草场处于超饱和状态。草原畜牧业正处于一个草原退化(减少)-人口增加-牲畜扩增-牲畜品种弱化-畜牧业产出低-牧民增收困难的恶性循环。加之农区牲畜到放牧场更加重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1互助县生态环境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拔2 1004 370 m,年平均气温4℃,昼夜温差大,年内无霜期70120 d,绝对无霜期80 d,年降水量500 mm,全县耕地面积7.029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蚕豆,燕麦、马铃薯等,可利用天然草场7.6万hm2,是理想的养牛基地。2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西藏岗巴羊成年羊进行为期6个月的冷季补饲试验,其目的是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冬春季补饲后岗巴羊成年羊每只羊平均增重4.01 kg,日增重分别为22.28 g,增重率为13.25%。该研究表明,冬春季适当的补饲对放牧绵羊防止掉膘、促进增重具有重要的作用,优化补饲的精饲料不仅满足了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而且还优化了放牧绵羊的生产,并加快了畜群的周转,同时减少了草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