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5,30(7):27-28
由于这个阶段黄颡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因此,要保持池水的肥度,当透明度大于40cm后,适时追肥。为了保证黄颡鱼在成鱼阶段能良好地利用人工配合饲料.从这个阶段起,可以适量投喂海大黄颡鱼鱼种的粉状饲料.将粉状料拌水捏成团,投放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早晚2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由于黄颡鱼喜集群摄食.因此不要到处乱投,避免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自2005年开始,每年的5月下旬至7月底笔者都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的生产和研究。这里主要对黄颡鱼人工繁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红头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在江浙一带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从1997年开始,我们就己开展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试验。近年来,黄颡鱼苗种繁育技术的成熟、专用膨化饲料的开发应用、餐饮以及外贸市场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黄颡鱼的养殖发健,2007年浙江省的黄颡鱼养殖面积就超过了20万亩。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和民  欧阳敏 《水产养殖》2004,25(1):46-48
黄颡鱼的营养研究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食性分析、肌肉营养成份的测定等基础研究上;而营养需求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配方上的饲养试验,对于确定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研究还未见报到;在黄颡鱼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诱食剂的应用、投饵方式、投饲量的确定等,为进一步研究黄颡鱼的营养和配合饲料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7~1999年在泥河水库进行了黄颡鱼规模人工增养殖技术研究。1998年捕获黄颡商品鱼5000kg规格200~250g;1999年捕获黄颡鱼9000kg规格250~450g,人工繁殖黄颡幼鱼10万尾;掌握了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和大水面增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通展开.……  相似文献   

8.
野生的黄颡鱼具有亮丽的黄褐体色,但随着现代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鱼类摄食天然饵料的机会越来越少,鱼类体色通常发生变化,而配合饲料本身类胡萝卜素含量低,造成养殖鱼类体表或肌肉色泽变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体色呈青灰色,价格较消费者青睐的黄褐色黄颡鱼低,其商品价值受到影响。在黄颡鱼的养殖中,可以适当添加鱼类着色剂,在提高黄颡鱼体色的同时,也提升了黄颡鱼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嘎牙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目前市场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但由于酷捕滥捞、水质污染等原因,其资源量日趋下降,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开始受到重视。但由于黄颡鱼苗种供应的严重不足,制约了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发展。为了解决黄颡鱼人工养殖的苗种问题,我们于2000年6月至7月,在肇东市合居乡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水条件下利用网箱驯化培育黄颡鱼鱼种和进行成鱼养殖,经驯化后鱼苗摄食人工膨化配合饲料取得成功,鱼种培育成活率达84.5%,成鱼养殖成活率达93.8%;密度为1000尾/m2。放养规格为180尾/k的养殖模式效果最显著。试验面积80m2,产鱼80.2kg/m2,产值2025.6元/m2,创利422.2元/m2。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2005,30(4):45-46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售价高而坚挺。但由于野生数量有限,人工养殖也还主要局限于池塘套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攻克,苗种供应有了初步保障.特别是常规鱼类的市场价格剧下滑.养殖利润逐渐趋于微利,从而使价格相对较高的黄颡鱼养殖逐步兴起,池塘主养、网箱养殖黄颡鱼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2.
窑河渔场始建于1971年,是一家国有老企业。自2000年10月份以来,窑河渔场与上海水产大学合作,对江黄颡鱼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积极实施汀黄颡鱼产业化经营战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及养殖的技术体系.为江黄颡鱼的规模化养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要实现汀黄颡鱼的规模化养殖,就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均重12.91土0.71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采用定量投喂的方法在池塘网箱中(1.0m×2.0m×1m)进行了62d的生长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配方成本的黄颡鱼膨化料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形体指标的影响。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配方成本分别降低4%和7.8%,饲料系数分别上升0.8%和4.8%,这一结果为配方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不同饲料对黄颡鱼的鱼体成分和形体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姑鱼、黄芽头。隶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可食部分多,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国内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解决本地区黄颡鱼苗种短缺,我们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亲鱼来源试验用亲鱼全部从赣江天然水体中收集。于4月份以前收集体质健壮,体形丰满,体色鲜艳,无病无伤,体重100克左右的黄颡鱼作亲鱼。雌雄分池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鳗鱼料,并加入30%的螺、蚌等动物性饵料。…  相似文献   

15.
毛先军  罗玉双 《河南水产》2005,(1):20-20,32
黄颡鱼(Pelt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鼓鱼、黄腊丁、黄呀叫。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可食部分多,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解决本地区黄颡鱼苗种短缺问题,我们近几年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商品鱼养殖、网箱养殖与疾病防治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河北省黄颡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黄颡鱼产业发展.2009年4月10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石家庄举办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大连水产学院赵兴文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为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该鱼属底栖杂食性、小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目前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养殖黄颡鱼。2006年,松溪县水技站在南门鱼场进行了5亩池塘使用浮水性配合饲料养殖黄颡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来源得到了解决,但近几年的养殖情况并不理想,主要问题集中在苗种的培育上。从2007年5月18日至7月3日,利用水泥池开展了黄颡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晋山  王迪  金灿秀 《河北渔业》2007,(10):30-31,37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解决和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问题,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保证黄颡鱼养殖稳步而快速的发展,对黄颡鱼的人工催产繁殖各地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优良养殖品种,可在全国大部分内陆水域推广养殖。近年来,由于江河天然捕捞逐年减少,因此开展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菌种培育研究意义尤其重要。我县地处长江边上,亲鱼来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近两年来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反复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总结了黄颡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