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牙鲆养殖的产业化发展,牙鲆苗种生产逐渐由春季转向秋季,而秋季牙鲆苗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是调控亲鱼秋季自然产卵。本文就调控牙鲆秋季产卵的基本原理与手法,简要阐述如下,仅供参考。一、调控牙鲆秋季性腺成熟、产卵的基本原理。鱼类性腺发育、成熟产卵必须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尤以光照和温度起着最明显的调节作用,而营养和水质条件等也起着积极的作用。1.光照光照的长短影响许多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产卵,性腺的周期性变化是受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这种季节变化中的主要刺激因素是光照。春夏产卵鱼类,卵母细胞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4,21(7):16-16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是继春夏季后鱼类生长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因此,成鱼池的秋季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2,(12):68-68
秋季鱼类进人生长的又一高峰阶段,且秋季是鱼类积蓄脂肪能量为过冬做准备的关键生长时期,是来年养殖活动的基础和希望所在。据养殖经验做好秋季鱼塘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东海120°~126.75°N、25.75°~31°E范围内的两次大面积调查基础上,以占渔获量90%的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东海春、秋两季2个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结果表明,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即鱼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广食性鱼类。其中东海近海春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广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浮游动物食性鱼类6个功能群组成;东海外海春季鱼类种群由鱼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5个功能群组成。从生物量组成上分析,在各鱼类群落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功能群不同,春季东海鱼类群落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而秋季以鱼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其中带鱼、白姑鱼、六丝矛尾■虎鱼、多棘腔吻鳕、龙头鱼、小黄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花斑蛇鲻、短鳍红娘鱼、竹荚鱼、条尾绯鲤、黄鳍马面、黄条等15种鱼为各功能群的主要种类。群落种类组成的差异,同种类体长分布的差异,以及饵料基础的时空变化是导致东海各鱼类群落功能群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日前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引起多个国家人们的关注,水产品也不例外,水产品价格从去年以来开始呈现飞涨态势。粮农组织(FAO)的鱼类价格指数显示,2010年期间鱼类价格明显上涨,在年底时的记录超过了2008年秋季的价格,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6.
鱼种秋季催肥措施鱼种生长不好,体质瘦弱、规格小,则越冬成活率很低。对此,可在秋季进行催肥,秋季水温适宜,利于鱼类生长发育,是给鱼种催肥追膘的大好时机。一、调好水质水,是鱼类生活的环境,水质不好,鱼种就不会很好地生长发育,为此,应先将水质调节好。调节水...  相似文献   

7.
杨慧  张琪 《海鲜世界》2002,(5):19-19
立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成鱼池的秋季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根据 2016 年春、秋季在厦门湾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 使用种类组成更替率、相对重要性指数、 相对资源量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指标及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厦门湾海域春、秋季共捕获鱼类 100 种, 隶属于 2 纲 13 目 46 科 74 属; 湾内鱼类春、秋季种类组成更替率为 59.60%, 优势种组成的变化主要由鱼类洄游导致, 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皮氏叫姑鱼 (Johnius belengerii)和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为春、秋季共有优势种; 春季平均网获质量和平均网获数量分别为 1744.24 g/h 和 160.51 ind/h, 秋季分别为 3086.18 g/h 和 153.30 ind/h, 鱼类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 0.46~4.07,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 0.61~2.73, Pielou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 0.44~0.89; Pielou 均匀度指数(J′)春季高于秋季,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秋季高于春季; 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 春、秋季厦门湾鱼类群落均可大致划分为东北部和南部两个站位组群。厦门湾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具有明显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9.
鲈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夏季可溯河进入淡水索饵,秋季在近海生殖,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我国各沿海均有分布,也见于日本和朝鲜。  相似文献   

10.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可增强鱼的体质,为鱼类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舟山渔场普陀山附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普陀山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对该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2014年5月和10月在舟山渔场普陀山附近海域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数据,共鉴定出鱼类51种,隶属于11目24科43属。结果显示:春季鱼类种数多于秋季,春季为多数鱼类的产卵季节,种类较多,但个体普遍偏小,大多为仔稚鱼。春季鱼类体质量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而尾数多样性略低于秋季;春季鱼类体质量均匀度指数值高于秋季,但相差不超过0.1,即鱼类在不同季节分布的均匀度和区域分化程度区别不大,表示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气温较低,鱼类生长期短,有近半年的时间处于越冬期,这样建立鱼类温室越冬势在必行。它不仅对缓解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保证地产鱼的均衡上市,满足消费者冬季对鲜活鱼的需求,繁荣了水产品的市场,也增加了养鱼经济效益。为了搞好鱼类温室越冬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资源状况,于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用得到的数据分析了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1)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2)本次调查鱼类种类数春季为63种,秋季为85种,总体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春季明显减少,而秋季却略有增加;(3)2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日本红娘鱼和细条天竺鲷,秋季优势种为细条天竺鲷和日本发光鲷;(4)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值为秋季大于春季,春、秋季均匀度指数(J')对比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都较小,且春、秋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基本都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均以80 m以上水深区间较高;(5)通过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可得,春季在35%的相似水平上分为3个群落,秋季在45%相似水平上分为2个群落,秋季物种相似度比春季高,春季在生物量和丰度水平上均比秋季低。研究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的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未受干扰状态,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4.
乐清湾口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乐清湾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趋势和渔业资源现状,对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种类数、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共鉴定出鱼类49种,隶属于10目26科39属。结果显示,春季物种数较秋季少,春季在瓯江口水域物种明显较少,秋季物种数空间分布大致为东西走向;春季种类重量多样性低于秋季,但尾数多样性高于秋季,鱼类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乐清湾口海域的鱼类种类类型以近岸河口性鱼类为主,且大多为广温、广盐性种类;该海域位于河口,受瓯江径流影响较大;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影响,该海域暖水性种类较多;种类数平面分布特征主要是春季受瓯江径流淡水水团影响,而秋季受交汇水团影响,物种丰富;两季鱼类多样性不同,是因为鱼类个体大小、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9月、2011年5月和8月对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鱼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鱼类28种,以杂食性耐污小型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鱼类占65.52%。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大幅减少,且表现出营养结构简单化、鱼类资源小型化的特征。保护区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可分为石佛寺水库上游、石佛寺水库下游和感潮河段3个区段。保护区上游鱼类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下游;鱼类物种数秋季高于春季,而鱼类个体数均匀程度春季高于秋季。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秋季TN(F=3.25,P=0.012)和水温(F=2.86,P=0.016)为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6—2020年浙江南部鱼类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浙江南部各季节鱼类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基于2020年环境数据探究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最佳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7.9%、68.0%、56.6%和45.6%,交叉验证回归线的斜率平均值为0.74~1.02,模型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水温、盐度和叶绿素是影响浙江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水温在夏季和秋季对鱼类资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秋季,水温和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0.225, P<0.05);盐度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秋季,鱼类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冬季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盐度为31.5时达到最大值;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叶绿素浓度与鱼类资源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2020年春季、夏季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高,秋季和冬季鱼类资源密度则相对偏低。空间上,春季,温台渔场的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鱼山渔场;夏季,温台渔场和鱼山渔场鱼类资源均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27.8°~28.4°N、121.7°~122.9°E以及28.9°N、122°E海域附近。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2年4月和10月拖网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福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鱼类区系特点、资源结构、密度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有96种,其中鱼类64种、虾类11种、蟹类10种、头足类6种、口足类5种;春季游泳动物种类比秋季少。鱼类以暖水性和暖温性、底层和中上层鱼类为主,春季优势种有13种,秋季15种;春、秋季渔获的重量组成和数量组成均以鱼类为主,春季分别占64.91%和74.71%,秋季分别占79.98%和70.41%;两季游泳动物的平均重量密度为796.78 kg/km~2,平均尾数密度为72 127 ind./km~2;春季重量密度高于秋季,而尾数密度低于秋季;游泳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春季均显著低于秋季。  相似文献   

18.
鱼类越冬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一、加强秋季饲养,保证鱼体健壮 鱼在冬季主要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进入秋季饲养期后,首先要增加鱼饲料中的脂肪量,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让鱼长得又肥又壮,从而提高鱼的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鱼的肥满度系数在2.23时,越冬成活率为41.1%;肥满度系数达到2.52时,越冬成活率为94.8%。肥满度系数提高了0.29%,而成活率却上升了53.7%,可…  相似文献   

19.
秋季沉箱越冬的鱼种与春季进箱的鱼种相比,生长速度快30%左右,出箱规格大35%左右。因此,鱼种秋季进箱越冬是一种利于鱼类生长和高产的好方式。其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西会仙湿地农田沟渠鱼类群聚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会仙湿地非硬质化、半硬质化和硬质化沟渠中夏秋两季鱼类组成,评价沟渠硬质化对鱼类生物多样性影响。采用电捕法和人工抄网共采集鱼类标本1388尾,经鉴定为25种,隶属于5目10科22属。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夏季非硬质化沟渠的鱼类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硬质化沟渠(P<0.05);秋季非硬质化沟渠及半硬质化沟渠的鱼类生物量显著高于硬质化沟渠(P<0.05);秋季半硬质化沟渠的鱼类个体数显著高于硬质化沟渠(P<0.05);夏季非硬质化沟渠的鱼类物种数显著高于硬质化沟渠(P<0.05),而秋季半硬质化沟渠的物种数显著高于硬质化沟渠(P<0.05)。鱼类群落多维排序图(NMDS)结果显示,夏秋两季鱼类群落结构基本能分开,且鱼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夏秋季之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鱼类群落NMDS排序与单因子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夏季和秋季会仙湿地农田3类沟渠的鱼类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