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刺参优质苗种的繁育技术,进行了刺参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试验.从不同地理群体的亲参中选择健壮个体进行群体间杂交,再对杂交后代进行严格挑选和强化培育,获得的参苗品质优良,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采用刺参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技术可以实现刺参的提前繁殖提早出苗,延长刺参在一年内的有效生长期,从而缩短养殖时间,增加产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底管微孔增氧机在刺参养殖池塘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对底管微孔增氧技术对参池环境和刺参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池中合理使用底管微孔增氧机可显著增加参池溶氧,并显著提高刺参重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3.
开展虾池养殖刺参与网箱养殖牙鲆模式不仅对持续、稳定发展刺参养殖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单一的虾池养殖刺参结构,并预防养殖刺参的病害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养参户效益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们利用工厂化养鱼大棚进行了刺参工厂化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刺参工厂化养殖通过全控温方式消除刺参的夏眠与冬季低水温的半休眠,避免高温期体重减轻与低温期生长缓慢造成的成本增加,全年可控水温平均13℃,这样体长3~5cm的幼参一年半时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自然生长状态需3~4年)。因此,开展工厂化刺参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刺参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其自然资源的衰竭和消费者需求的上升,刺参的产量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的刺参主产区位于北部,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辽宁沿海,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其养殖区域,增加经济效益,作者考虑了"北参南养",利用南方海水池塘冬季养殖刺参,增加刺参生长期,缩短其养殖周期.2009年,作者于深圳以800亩海水池塘进行刺参越冬养殖实验,实验取得成功,并于2010年3月通过"刺参南方越冬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6.
姜卓 《内陆水产》2014,(5):71-71
冥冥中,刺参养殖和青苔结下了不解之缘,不长青苔的池塘或参圈,刺参也不爱长;但长了青苔,又怕长满池子,腐烂变质、臭底,对刺参造成直接损失。不论是沙底还是泥地都会长青苔,但少量的青苔对于池塘净化水质,促进剌参生长都有益处,如何控制好青苔逐渐成了刺参养殖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下面就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防控青苔:  相似文献   

7.
目前刺参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和网笼养殖等方式,其中又以池塘养殖最为普遍,本文总结了剌参池塘养殖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期为刺参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热带海参,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海海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野生糙刺参资源量不断下滑,对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迫在眉睫。目前,糙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而其人工养殖技术尚待完善。为研究热带海参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2010年~2011年通过在西沙群岛3个不同海区[港池内(A区)、港池外(B区)、泻湖(C区)]进行了糙刺参的幼参和成参的网笼养殖试验,定期监测笼内幼参及成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研究热带海参野外人工养殖及放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热带经济海参糙刺参幼参和成参均可以实现野外网箱养殖。成参在低密度下7个月网笼中成活率100%,体质量少量下降,其中在A区网箱养殖成参的效果明显优于C区;低密度下大规格幼参a(3 cm左右)比小规格幼参a(1.5 cm左右)生长率更快和成活率更高;而A和B海区由于营养盐、底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幼参和成参的养殖效果要优于C区。因此,利用网笼在野外养殖糙刺参是可行的,但是必须对海参规格和养殖地点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一、选址建池在大菱鲆养殖大棚附近,选择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m2的养鱼大棚按照每天3个~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以供给面积2亩~5亩的参池用水。参池单池…  相似文献   

10.
宋锋  孔祥青 《齐鲁渔业》2008,25(6):19-19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大菱鲆养殖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总结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工厂化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50家,2万余立方米水体,养殖幼参150余万头。现将工厂化流水养殖刺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刺参养殖也是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重要方式,而优良的苗种是刺参养殖的基础条件,苗种繁育与生态保苗是刺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规范苗种生产并为刺参的健康养殖提供优质的苗种,介绍了亲参培育、催熟产卵、孵化、幼体培育以及工厂化生态保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山东省作为我国刺参养殖的主产地,初步构建了刺参养殖优势产业带。以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为原主产区的刺参养殖属刺参优势产业带,主导着行业的发展;东营、滨州二地市属开发引进刺参养殖新兴产业带,证明在我省西部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以日照、莱州地区为主的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参属新模式开发优势产业带,成为2007年以来刺参养殖的新亮点。此外,本文系统总结了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对策,对山东省乃至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导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刺参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对大规格刺参苗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刺参控温育苗应运而生。控温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种参的培育促熟技术,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一直不太景气,我们利用公司鱼场空闲的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池及养殖废水进行刺参种参的培育促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  相似文献   

14.
在五触手幼体、附板稚参和幼参阶段的养殖水体中添加筒柱藻液,探讨筒柱藻对刺参养殖水质及生长性能方面的影响。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5个筒柱藻不同添加密度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150天。结果表明,筒柱藻投喂密度为20亿个/m3组的稚参附板率及总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投喂此密度组对于早期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投喂筒柱藻对幼参中后期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投喂筒柱藻较小程度增加刺参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P〉0.05),较大程度增大刺参养殖水体的亚硝态氮含量,但投喂筒柱藻各试验组水体均符合刺参养殖水质标准。因此,筒柱藻较适合附板稚参及幼参前期添加,且最适添加密度为20亿个/m3。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刺参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刺参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中极少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品种之一。目前,刺参养殖模式随不同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不断开发呈多样化,如: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浅海网箱(笼)养殖、虾参混养、鲍参混养、参藻混养、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其中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殖以其管理方便、养殖周期短、收取方便、增产增效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产业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刺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王印庚  荣小军 《齐鲁渔业》2004,21(10):29-31
从养殖设施、养殖工艺、生态环境、种参和种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深入剖析了目前刺参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养殖刺参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明了海参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辽东湾沿海刺参池塘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内目前几种主要的刺参养殖模式目前,国内刺参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养殖、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这里简要介绍生产中较常见的几种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目前,刺参苗95%以上是工厂化人工培育的,但人工育苗逐渐改变了自然水域中野生刺参的自然属性,育苗过程中使用大量药物控制水质及病害,导致刺参种质退化,人工参苗质量下降。室内育苗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刺参产品质量安全和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进行立体化养殖(中上层养参苗,底层养殖成参),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辽宁等地区,刺参的人工育苗及养殖己形成规模,笔者根据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就辽西地区刺参人工育苗关键技术提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一、种参的选择与暂养1.采捕时间刺参的生殖腺发育与环境水温密切相关,因此种参的采集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17℃时刺参的性腺成熟。在辽西地区,如果利用池塘养殖刺参作为育苗的种参,采捕的最佳时间是5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可依据当年养参池水温回升情况、池中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和刺参性腺发育程度而定;如果利用自然海区的刺参作种参,采捕时间应在6月中旬。2.种参的选择种参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刺参南移浙江省南麂岛养殖、育苗及放流实践。肯定刺参在浙闽沿海养殖前景.提出了利用岛礁放流增殖,主攻池塘(虾塘)改造养参和加强遗传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