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与母牛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甚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母牛的死亡率由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用:1 产前15天母牛饲养要点在这一阶段应从产前第15d开  相似文献   

2.
围产期指的是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是奶牛最容易生病的一个阶段,成年母牛死亡60%~7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1产前母牛饲养管理围产前期15天,要求母牛达到一定膘情但又不要过肥,过肥的母牛难产较多发生,而且产后容易出现代谢病。因此,在此阶段要增加精料,保障胎儿的发育,又可使母牛多贮备一些营养成分,待产后出现营养不平衡,动用出来供产奶,这样可以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邵谱 《北方牧业》2012,(2):19-20
正母猪的围产期是指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抓好此时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膘情、健仔数、泌乳量、产科疾病、仔猪腹泻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下面谈谈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1母猪产前7天的饲养管理1.1产房的准备母猪产房一定要干净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彻底清扫产房,产床上下、水沟不留粪便、蜘蛛网等异物,可以用火碱水对产  相似文献   

4.
母牛在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围产期,这一段时间它是在产房度过的。在围产期对母牛的护理好坏将影响母牛的健康(包括乳房、子宫、膘情等),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在养牛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只有重视了产房这一生产环节,才能发挥奶牛高产性能,获得高效。通过多年的北方养牛生产实践,在这一方面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1 产房牛床、牛槽、牛体、粪尿沟及牛舍墙壁要保持干净卫生,注意冲洗和消毒。夏季牛舍要保持通风凉爽;冬季注意防寒保温,牛床铺清洁麦草,每天更换,堵住…  相似文献   

5.
乳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以内的母牛,这一阶段乳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能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1 围产期母牛的管理技术1.1 让母牛及早适应产房环境 在母牛临产前15d左右,将产房用2%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的垫草,将临产母牛后躯和外阴部用2%~3%来苏儿溶液抹洗干净,用毛巾擦干,将牛转入产房,使母牛及早适应产房的环境。如果是专业户饲养或饲养乳牛头数少,没有设计产房,也要按照上述方法为母牛准备生产的床位,让母牛提早适应。1.2 产房卫生工作 产房内要每1d打扫两次,及时更换污浊垫…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做好围产期奶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十分重要,围产期母牛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就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与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做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8.
母牛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共计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是围产期。围产期奶牛是在产房度过的。对围产期母牛的护理好坏将影响母牛的健康(包括乳房、子宫、膘情等),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奶牛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只有重视了这一生产环节,才能发挥奶牛的高产性能,获得高产高效。通过多年的奶牛生产实践,在这一方面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10.
产房管理工作在奶牛生产环节中极为重要,因为进入产房的母牛正处于临产期和泌乳初始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产房管理抓不好,忽视饲养管理和精心护理,同时又没有正确的助产措施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往往会造成母牛难产、生殖器官及其他代谢疾病、产后长期不孕或犊牛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母牛死亡或终生丧失繁殖能力。因此,详细了解此阶段奶牛生理特点,为提高母牛的产奶水平,保证母牛和新生犊牛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抓好奶牛围产期的饲养和护理。 围产期即指母牛在临产前和产后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产前14d到产后15d。围…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间母牛健康和其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很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奶牛的死亡有7%~8%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专业户参考:1产前15d母牛饲养1.1增料产前第15d开始加料,所用饲料应同产后使用的饲料相同。一般在此之前的干奶牛,每日喂1~2kg左右精料,此时应该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0.5kg的精料,当精料喂量增至体重的1%~1.5%时停止增加,并保持至止分娩和产后的最初几天。这样做可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和体重减轻对母牛造成的压力,降低母牛酮体症的发…  相似文献   

12.
正母奶牛产前不能过肥。围产期母牛可以单独饲喂,在分娩前最后2周应逐渐变化日粮配方,使瘤胃和瘤胃微生物适应日粮的变化。母牛临产前10d内保持母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临产母牛必需单独对待。母牛产前1周进入单间的产房并铺好褥草。产房有助于防止传染病,是分娩的最佳环境。产后最初几周的饲养目标是调整瘤胃和瘤胃微生物、促进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1围产期母牛的管理策略产前保持母牛采食量以满足其营养需要,不仅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13.
奶牛泌乳期应按泌乳期的生理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方法.奶牛产前2周由生产车间进入产房,开始围产期管理,奶牛自围产期至干乳期采用泌乳期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 1 围产期饲养 奶牛围产期指临产前15d至产后15d,它的饲养分为两个阶段. 1.1 围产前期 指产前15d.此期采用低营养水平喂养,应控制精料喂量,以喂优质青贮料、干草为主,精粗饲料比为39∶61.母牛临产前做到"四观察",即观察乳房变化、阴门分泌物状况、骨盆韧带是否软化、宫缩情况.母牛产犊后,要及时喂给温麸皮盐水,以补充体液,预防代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围产前期是指产犊前的15天。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主要应该做到:满足孕牛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预防流产、早产;为孕牛营造舒适、清洁的产房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冬季一定要保障产仔舍温度,产房适宜的温度在17~25℃;冬季由于取暖,猪舍密闭,产房饲养密度大,粪便滞留多,需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减少冲洗地面次数,降低猪舍湿度。母猪分娩前的饲养管理:在产前3~7天调入产房时,先给母猪洗澡、消毒后再进产房,进产房的母猪产前2~3天要减料30%左右。若产前母猪处于  相似文献   

17.
《饲料研究》2003,(8):37-37
奶牛围产期指母牛在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围产期的饲养对泌乳牛的健康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限量补钙。对分娩前半个月内的奶牛要实  相似文献   

18.
娟姗牛围产期指的是娟姗牛临产前15 d到产后15 d的这段时期,是娟姗牛泌乳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娟姗牛最容易出现能量负平衡的阶段。在围产期除应注意干奶期和泌乳早期一般的饲养管理原则外,还应作好一些特殊的工作。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1)预产前15 d,母牛应转入产房,进行产前检  相似文献   

19.
成牛乳牛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生理机能效益的发挥。它对母牛的毓率、泌乳量、利用年限的长短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按成牛乳牛不同的生产阶段和生理状态,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三期,即围产期、泌乳期和怀孕后期。一、乳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牛产前15天至产后21天为围  相似文献   

20.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非常重要。现将此时期奶牛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