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云兰  张金伟 《饲料工业》2005,26(14):24-29
从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入手,就改善磷在水生动物上的供需平衡,磷可利用率高的饲料原料及无机磷源的选择,动、植物性饲料原料优化组合以及添加植酸酶、酸化剂和热处理等方面对提高水生动物饵料磷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为合理利用饲料磷源,减少水体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测定无机磷源生物学效价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祝春雷本试验以雏鸡为对象通过测定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研究了四种不同无机磷源;磷酸一钙(MCP)、磷酸二钙(DCP)、磷酸三钙(TCP)和磷矿石细粒(SP)的生物学效价。四种无机磷源各以四种添加...  相似文献   

3.
选用西德TATELA公司公雏216只,3×4复因子设计。试验磷源为国产商品饲料级磷酸氢钙,苏联产磷酸氢钙、苏联产磷酸三钙。设0.1%、0.2%、0.3%、0.4%四个无机磷添加水平。以玉米,大豆粕、玉米油配制成全植物性基础饲粮,分别添加上述三种磷源,共组成12种饲粮,每个饲粮组重复三次,每个重复3—3只鸡。出壳、21日龄、42日龄分别测定血清无机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增重。结果表明:不同磷源及无机磷水平对血清无机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二因子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出壳、21日龄、42日龄三次测得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二次曲线变化,出壳时为12091U/L,21日龄最高(6631IU/L),42日龄又恢复到较低水平(1337IU/L)。三个日龄测得的血清无机磷呈对数曲线变化。不同磷源及无机磷水平对肉鸡增重有显著影响。苏联磷酸氢钙最佳,生物效价为国产磷酸氢钙的106%(100—115);苏联磷酸三钙较差,为国产磷酸氢钙的93%(80—101%)。添加0.3%0.4%无机磷对生长效果较好(P<0.05)。血清无机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各组体增重无相关。  相似文献   

4.
1磷的生物学价值及其评定 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又称生物利用率,Ammerman等(1995)将营养素的生物学效价定义为,营养素被摄入后能在代谢中被利用的程度。生物学价值又分为绝对生物学价值和相对生物学价值,其中绝对生物学价值用于表示猪用消化率(weremko等,1997)。相对生物学价值(relative biological value,RBV)是以某种无机磷源的某一量化指标为参照标准,将待测磷源的同一量化指标与参照标准相比。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Ⅲ型(MDCP)与磷酸氢钙(DCP)对仔猪腹泻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日龄一致的断奶DLY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0头,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头,试验期28 d。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5种不同的磷酸盐作为试验处理,分别为DCP(粉状P17%)、MDCP(粒状P21%)、MDCP(粉状P21%)、MCP(粒状P22%)和MCP(粉状P22%)。结果表明:与DCP(P17%)相比,从无机磷源磷含量来看,MDCP(P21%)和MCP(P22%)可显著降低仔猪28~42 d和28~56 d腹泻率(P0.05),降低十二指肠p H,提高空肠总菌数和盲肠乙酸及丙酸含量(P0.05),有增加空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及空肠双歧杆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无机磷源形态来看,粒状无机磷源组降低仔猪腹泻率幅度均大于粉状组,但对盲肠中乙酸和丙酸含量提高幅度不如粉状无机磷源,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从无机磷源含量上来看,相比DCP(P17%)、MDCP(P21%)和MCP(P22%)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改善肠道微生态,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无机磷源形态来看,粒状无机磷源组能更好地降低仔猪腹泻率,粉状无机磷源组对提高仔猪盲肠挥发性脂肪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很早就被认为是饲料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多年来,动物营养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经济有效的途径来解决这种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降低无机磷源添加成本和单胃动物排泄磷对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磷的生物学效价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准确评定饲料原料中磷的生物学效价是实现无机磷源合理添加,减少添加过量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防止粪尿磷大量排泄的有效手段。本文就目前关于饲料中磷的生物学效价评定的方法即平衡试验法、斜率比法、估测法、三项指标综合法、体外溶解度法、体外透析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几种不同的植物磷利用方式中,以产蛋鸡最具节省磷源、降低环境污染和饲料成本,以1994年美国NRC所用非植酸磷能达到此目的,而且科学性较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采用消化试验研究育成母牛日粮中不同磷源(植物磷源或补充部分矿物磷源)对日粮总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一致的15月龄荷斯坦育成母牛12头,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1组、2组和3组,每组4头,分别定量(3.50kg/d)饲喂3种不同精料日粮,粗料(青贮)自由采食,以磷酸氢钙替代部分植物磷源,日粮总磷为0.57%~0.60%;试验期为30d,预试期20d后进入正试期,试验最后7d全收集粪样和尿样;结果表明不同磷源处理间日粮的总磷消化道表观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磷的表观消化率为38.2%.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饲料磷污染的最佳途径是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植酸酶在饲料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减少配方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和磷排泄污染,还可改善和提高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但是 ,规模化畜牧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隐患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的后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如饲料中含有过高的粗蛋白质和大量无机磷 ,造成畜禽粪尿中氮和磷排放量过高 ,给粪尿处理和合理利用带来困难 ;饲料中添加了大量利用率较低的无机态微量元素 ,造成养殖场周围环境严重污染 ;滥用抗生素和某些药物添加剂致使畜产品中这些物质超标 ,危及了人们的健康。1 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环境管理委员会”制定了《ISO1 40 0 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动力学定律的基础上,利用模拟语言构建了磷消化和代谢的动态机械的模型。磷以3种形式存在于机体:无机磷(Pi)、植酸磷(Pp)和有机磷(Po)。这3种形式都存在于消化道,并以无机磷形式进入血液。把摄取的总磷量,Pp、Po和Pi占总磷的比例,奶产量,唾液分泌速率(设定在239 L/d),通过瘤胃的液体速率(设定在198 L/d)纳入模型。采用的参数由数据库确定。测定的磷的平均摄入量为75 g/d,整个肠道磷的消化率为38%,植酸磷在瘤胃中的消化率为74%,植酸磷在下消化道不能被消化。无机磷(Pi)和有机磷(Po)在下消化道的消化率分别是48%和89%,有机磷和无机磷从瘤胃中流出的量分别比它们吸收量多2.4和3.0倍。由于微生物的滋生,有机磷的量明显增加。无机磷的增加最初是因为无机磷通过唾液分泌到瘤胃,吸收磷的65%又循环到了瘤胃。吸收的无机磷30%用于乳的合成,1%以尿的形式排出。此研究结果显示,保持血液中磷含量的最初调节点在于骨沉积以及磷从肠道的再吸收和吸收。因为骨骼中磷的平衡不仅与日粮中磷的吸收有关,还与瘤胃中植酸酶的活性有关,很关键的一点是:如果日粮中的磷降低到目前需求以下,就要对各种饲料中植酸盐的消化率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是分解植酸和植酸盐的酶,可促进饲料植物蛋白中丰富的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磷和其它营养物质得以释放和利用。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无机磷酸盐。由于水产饲料原料中内源性磷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可减少40%~60%,可有效防治畜禽及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磷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植物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系统.所以难以利用饲料中的植酸态磷。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向饲粮中添加大量的无机磷酸盐,从而造成磷资源的浪费、无机磷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很有必要从动物采食的磷源人手,准确评定各种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避免生产中磷的过量添加,达到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叉控制粪磷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选择210日龄伊莎产蛋高峰期鸡1 755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1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基础上(0.14%非植酸磷)添加不同水平(0.06%、0.12%和0.18%非植酸磷)无机磷源(磷酸二氢钾(MPP)、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DCP)、磷酸一二钙(MDCP))的日粮.通过测定相对生物学效价(RBV),比较4种无机磷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磷添加水平下MPP、MCP、DCP、TCP的RBV值,以产蛋率为指标,各组分别为100、101、107和110;以平均蛋重为指标,各组RBV值分别为100、106、124和126;以平均日产蛋量为指标,各组RBV值分别为100、103、114和116.综合各指标的平均生物学效价,各组分别为100、103、115和117.表明以磷酸一二钙作为蛋鸡日粮的无机磷源利用效率最佳,磷酸氢钙是蛋鸡日粮较好的磷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规模化养殖对农业立体污染的影响,介绍了国家政策中关于规模化养殖粪污排放标准和处理方法等律法的主要内容,从营养水平降低规模化养殖对农业立体污染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主要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提高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调整日粮的精粗比,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优化饲养管理模式等。可通过这些措施的正确实施。降低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排污量和对农业立体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营养调控技术降低奶牛磷的排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奶牛必需的矿物元素,是构成奶牛饲料中单位成本最昂贵的营养素之一。本文通过探索日粮磷源的有效性、反刍动物磷的营养(代谢与需要量)、奶牛规模养殖场磷的供求平衡,应用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在不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前提下.降低奶牛养殖业粪磷的排泄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和降低潜在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植酸酶降低粪磷排放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用曲阜大成养殖场育肥猪(20-50kg)120头,随机分为3组,研究植酸酶-低磷型日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粪污中磷排放量的影响,对照组保持原有的日粮水平;试验组1、试验组2分别以10g/100kg和12g/100kg(精料)植酸酶替代一定量的磷酸氢钙,相应减少玉米的量,增加麸皮和石粉的量,以降低日粮中磷的含量,维持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不变,22d试验结果显示,饲喂植酸酶-低磷型日粮在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方面,无不良影响,与添加无机磷具有相同的效果,更有实际意义的是,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38%和31.7%,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几乎所有的种子植物中,植酸磷(phytateP)是磷的主要贮藏形式。这种植酸磷的利用率较低(NRC,1994),因而可以使用无机磷源来满足家禽的磷需要量(Yi等,1996)。因此,大量的磷未被吸收,便通过家禽粪便排出。而且,现已知道,植酸磷会降低其他必需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因为植酸具有粘结剂的作用,可使无机复盐与各种二价阳离子(如钙、镁、锌、铁和钾)结果在一起(Cosgrove,1980;Reddy等,1982)。在常见的玉米-大豆日粮中,没有发现天然的植酸酶活性,摄入体内的总磷只有29%被吸收(Pallauf和Rimbach,1992)。在利用玉米-大豆日粮开展的研究中,一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面临磷资源匮乏和部分地区严重磷污染的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突变手段获得种子低植酸突变系.选育作物低植酸品系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 磷是一种动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不仅是组成骨骼的必需成分,而且对机体其他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磷是自然界有限的非再生资源.植酸是植物体中磷的主要储藏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