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监测广西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于2005~2009年,应用实时荧光PCR和PCR对广西南宁、柳州、防城港、北海、钦州、桂林等市974批反刍动物饲料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2005~2006年共有12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牛羊源性成分,其涉及所有抽检产品类别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3个环节;2007—2009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说明广西的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的牛羊源性成分呈现下降趋势,反刍动物饲料逐步转向安全生产及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静文 《饲料博览》2005,(12):43-44
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这在国际相关领域已成为共识,在国内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饲料安全在食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饲料作为养殖业必需的生产原料,其安全问题已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动物源性产品和人的健康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肯牧 《湖南农业》2009,(12):15-15
29.如何办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答:申请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企业首先要对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自查并填写《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向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办理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合格证的申请。  相似文献   

4.
18.什么是动物源性饲料?我国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有哪些特殊规定?答: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指以动物或动物副产物为原料,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单一饲料。我国对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按农业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考核、发证。  相似文献   

5.
火操 《湖南农业》2006,(6):21-21
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物质,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动物源产品,不应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其他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相比,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以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是生产动物源性食品的基础,保证动物健康是对饲料安全的基本要求。饲料生产加工、供给、饲喂过程中,其质量问题涉及到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乱添加或过量添加药物方面,饲料卫生安全是动物摄入营养达到营养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增强机体体质及抗病能力,是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只有健康合格的动物方能提供优质动物产品,饲料卫生安全是指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为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按规定处理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不致对动物产生任何损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肉粉等)共计350个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有3个样品检出牛和/或羊源性成分,牛羊源性成分检出率0.86%.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10批次,牛羊源性成分检出率为0.97%;动物源性饲料产品40批次,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内外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的现状、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危害、饲料安全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饲料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以期对现实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不同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对饲料品质管理提供依据。试验利用PCR技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植物源性饲料产品、微生态制剂以及酶制剂等共计207批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阳性菌株8株,其中动物源性饲料检出率为11.4%,微生态制剂原料检出率为11.1%,微生态制剂检出率为10%,酶制剂检出率为8.3%,配合饲料检出率为1.25%,植物源性饲料和饲料粉尘检出率为0。沙门氏菌在饲料产品及饲料原料中均有一定的存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自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发生以后,对动物产品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动物饲料与动物产品的关系非常密切.广义地讲,动物饲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产品品质的好坏,而动物产品品质的好坏又可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动物饲料转变为供人类食用的动物产品,而产品又供人食用,即形成动物饲料→动物性产品→人类食品,这一食物链.可以讲,动物饲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为此,饲料安全就是动物产品的安全,也是人的生命安全.早在本世纪初,国务院颁布了第327号令关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一系列有关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文件,2004年国家农业部下发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04]第40号),对我国动物性饲料,进口动物性饲料和添加剂明确了管理办法,确立了执法主体、生产厂家、经销单位和养殖户四个方面的管理环节,使我国动物饲料产、销、用向着规模、有序的健康方向发展.但滥用饲料添加剂引发动物产品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从源头上实现动物饲料和动物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而若想生产出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所用饲料首先必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卫生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及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稳步提升中国动物卫生安全水平。本研究通过1个进口动物产品的风险分析为实例,阐述如何对影响中国动物卫生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开展风险评估,以达到提高动物卫生和食品安全的预警能力与防控水平,促进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为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3.购买饲料需要索取生产企业的哪些资质证明? 答:目前我国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也就是说饲料企业除了要有工商营业执照外,还要取得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资质证明.其中,生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要取得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以及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要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相似文献   

14.
23.购买饲料需要索取生产企业的哪些资质证明? 答:目前我国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也就是说饲料企业除了要有工商营业执照外,还要取得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资质证明.其中,生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要取得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以及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要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相似文献   

15.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社会经济领域中,引起各国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区域法律法规完善与贯彻、科学抉择、综合治理、消费观念转变及其社会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某些区域的一些问题需采取强制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务必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饲料兽药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必动员全民共同参与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构筑起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7,(5):52-53
全省饲料生产企业及广大饲料用户: 饲料安全是全省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没有饲料安全就没有养殖业和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陈益 《饲料博览》2005,(11):16-18
近几年,国内外相继出现“二英”、“疯牛病”、“瘦肉精”等事件,使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警惕。动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又直接影响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国家和各省、市,如重庆相继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  相似文献   

18.
闫丽红 《饲料博览》2006,(12):25-26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与发展,已经建成了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和饲料科研、教育、标准、检测等较为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饲料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和制度措施。黑龙江省的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也努力认真贯彻和实施这些管理条例。但是,由于生产动物源性饲料的企业多是个体经营者,加之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使得动物源性饲料质量不稳定,存在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述了我国饲料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如添加违禁药物、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和微量元素、使用动物源性饲料饲喂反刍动物等;提出了确保饲料安全的对策,包括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完善饲料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研究开发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建立HACCP质量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动物源性食品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食用健康,其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畜牧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在群众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消费者对动物源食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就对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动物饲养和加工过程中,各种农药、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的随意使用,给畜牧业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切实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应该切实强化动物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