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温法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制造断面结构对称、平衡、刚性好、不易变形的公称厚度为8mm的优质高密度纤维板,其质量性能指标达到:密度>0.9g/cm^3,含水率<2%,静曲强度>42Mpa,弹性模量>5000Mpa,吸水率<9%,厚度膨胀率<8%。  相似文献   

2.
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的浸渍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经过三聚氰胺抗菌树脂浸渍处理后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未经处理杉木基材不具备抗菌性能,经过三聚氰胺浸渍处理后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可能因为甲醛释放或三聚氰胺自身对细菌起到抑制作用;添加载银抗菌剂后,杉木表面的抗菌性能不断增强,当三聚氰胺中抗菌剂质量分数达1%时,抗菌率达99.9%,符合抗菌产品的要求,但抗菌剂的加入对浸渍树脂的渗透性有一定的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系列预备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竹编胶合板表面平整处理的填充材料、填平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的优化 进行了探索。在获得基材应有的表面质量后,用单张三聚氰胺浸渍装饰为覆贴材料,承预备试验所确定的因地制宜的工艺路线下,取正交实验法对覆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经填平覆贴处理后的装饰竹编胶合板的各项质量指标可以达到木质基材覆贴装饰板的有关标准;从而,为提高竹编胶合板的应用档次和范围,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杉木积成材浸渍纸贴面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和改善杉木积成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促进杉木积成材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杉木积成材浸渍纸贴面工艺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在杉木积成材与浸渍纸之间加入一张木单板,且一次性压贴在杉木积成材基材上的方法,并测试了贴面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贴面工艺,选择了较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杉木积成材进行浸渍纸贴面切实可行.较佳贴面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2.5 MPa,热压时间4 min,热压温度160 ℃.表3参11  相似文献   

5.
扼要介绍了湿法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基材表面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胶,湿贴厚度为0.25mm和0.4mm水曲柳刨切薄木的工艺,并对基材、胶粘剂、贴面材、胶贴工艺等诸多因素优化研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透胶和脱胶等问题,制得质量合格而又有明显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棉秆中密度纤维板薄本装饰板。研究结果表明,湿贴工艺中采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组分的混合胶是可行的,胶贴质量达到日本农林省JAS标准“装饰合板”中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浸渍纸饰面热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低压短周期法对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三聚氰胺浸渍纸饰面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较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饰面后其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大大提高,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GB/T15102-94所规定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7.
木陶瓷的制造(Ⅱ)——中密度纤维板木陶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实木木陶瓷易出现开裂和变形的问题,改以中密度纤维板为原料制造木陶瓷,研究了制造过程中质量和体积等变化受浸渍树脂质量分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密度纤维板在进行树脂浸渍和高温烧结过程中,其主要质量和体积变化规律与以大青杨木材为原料的情况基本相同,但中密度纤维板烧结成木陶瓷的体积变化主要在于其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高能超声波法制备了香根草纤维素微/纳纤丝,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电镜分别对处理前后的香根草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改性剂与三聚氯胺浸渍树脂共混,对比分析了改性前后三聚氰胺浸渍树脂的耐磨性.研究表明:浸渍树脂中添加15%的微/纳米纤丝悬浮液,三聚氰胺浸渍树脂表面耐磨性提高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及其制板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干法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工艺,研制FRW阻烯中密度纤维板。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最佳制板工艺条件,同时讨论和分析了FRW阻燃剂对FRW阻烯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FRW阻烯中密度纤维板最佳制板工艺条件为:胶粘剂用量15%、阻燃剂用量11%、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6.5min,FRW阻烯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阻燃性能可达JISD 1322-77阻燃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栲胶改性纤维板胶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确定了用落叶松栲胶替代部分苯酚研制纤维板用胶的工艺条件,经生产性试验表明:用落叶松栲脱替代50%的苯酚生产纤维板用胶是可行的,可以保证纤维板的质量,降低成本,解决原料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用间歇冷—热—冷法压出竹木复合结构连续长材的加工方法与机理.试验设计竹集成层为表板与木单板层积层为次中板、竹丝集成层为中间芯板的5层均衡组坯复合结构;设计装配一条间歇冷—热—冷热压长材机组;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使用UF胶与冷却温度15-25℃,压制17 mm板厚时的较佳工艺为热压温度120℃、单位压力2.4 MPa、热压时间16 m in(使用喷蒸装置可缩短至11 m in)、双面施胶量240 g.m2,物理力学性能达到较优指标.机理实验,测温与数学模型计算较吻合,复合结构胶合强度好,设计方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法,对100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制造的刨花板的性能进行研究,用于确定板材的最佳工艺参数。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板材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在充分考虑板材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性能稳定性的基础上确定出板材的最佳工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30s/mm,施胶量12%,热压压力3.5MPa;所制板材除吸水厚度膨胀率外,其他性能均可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南部长宁县的丛生竹种梁山慈竹为试材,就2种热压工艺对竹篾层积材的性能影响进行了比较,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竹篾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子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2种热压工艺制备的竹篾层积材性能均远高于标准要求;优化的竹篾层积材热压工艺为"热上热下"工艺;基于该工艺制备层积材优化的工艺因子为密度0.8 g.cm-3,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1.5 min.mm-1。以优化的竹篾层积材工艺及因子,对该县3种丛生竹种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慈竹竹篾制备的竹篾层积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论竹材层压板的生产技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竹材层压板的特点与分类,讨论了原料、施胶、干燥、组坯、热压胶合、后加工6个方面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而提出了竹材层压板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竹炭为基材,热塑性白乳胶为粘接体,双面覆无纺布为增强和表面装饰材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炭—白乳胶复合板。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竹炭粒度、施胶量及热压时间对复合板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施胶量是影响复合板各性能的主要因素。制备工艺参数竹炭粒度为50目、施胶量为20%、热压时间为10 min时,复合板的质量指标可达到抗拉强度4.5MPa,静曲强度10.5 MPa,弹性模量1270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0.9%,24 h吸水率35.3%。  相似文献   

16.
浙江现有竹质人造板厂18家,其中集体、乡镇企业15家,个体联营3家,4家系1988年新建。主要产品有竹席胶合板、竹篾层压板、竹篾胶压板、竹编胶合建筑模板、竹编贴面装饰板和竹旋片装饰板等。年产竹席胶合板109.6万m~2,竹篾胶合板0.19万m~3,竹编胶合建筑模板12.5万m~2。1987年产值980万元,利润80万元;1988年产值1394万元,利润122.7万元。当前浙江省竹质人造板行业主要存在产品缺乏必要检验,产品质量不稳定,竹材、胶粘剂等生产资料提价过高,企业经济效益低,企业管理水平较差,原竹利用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竹叶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竹叶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以提高竹叶的附加值,实现竹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方法  以经乙醇提取后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为原料,HDPE为增强基体,添加适量助剂,采用热压成型与注塑成型2种工艺制备竹叶/HDPE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进行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探究不同成型工艺下不同竹叶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结果  热分析结果表明:2种工艺制备的竹叶/HDPE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均随着竹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竹叶质量分数增加,注塑成型竹叶/HDP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抗拉模量逐渐增大;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竹叶质量分数为40%时,热压成型和注塑成型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8.72和30.20 MPa。随竹叶质量分数增加,2种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模量逐渐增大,最大值分别为1 564.92和1 696.15 MPa;冲击强度逐渐减小。  结论  相比而言,热压成型竹叶/HDPE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更加稳定,是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8.
竹木复合板水平剪切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梁法研究了竹木复合板的水平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竹木复合板试件的跨距是影响水平剪切强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水平剪切强度随跨距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合理的跨距为板厚的4倍;竹木复合板水平剪切强度的范围为3.2~11.1MPa。  相似文献   

19.
以木纤维为基本相、漆酶活化工业木质素作为粘接相,通过热压制得了环保型纤维板.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工业木质素酶法催化改性的反应位点,并利用正交试验对主要工艺参数和成板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因子对成板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优的工艺参数.在试验范围内,最优工艺参数为:活化浓度200U·mL-1,活化时间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