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了中华鳖穿孔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普通变形菌(Proteusvulgaris)的人工感染、药敏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经肌注、体表划痕法感染,均能使鳖表现出与自然病鳖相一致病症,两种菌均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人工感染后第4天分别用硫酸庆大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和复方诺氟沙星腹腔注射治疗,每100g体重剂量分别为1.2,4,16mg/d,连续4d均能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疗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氯霉素对人工诱发病白痢病的药效研究。首先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上述5种药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实验性鸡白痢病用上述药物进行饮水给药5天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氯霉素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2、0.025、0.1、0.4及12.8mg/L。50mg/L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沙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Ⅰ-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伤口涂抹氯霉素软膏和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发病大鲵,每天剂量为15mg·kg-1,7d后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饵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从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物分离到两种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鳖中分别再次获得同种细菌。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别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和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二种细菌对菌必治、氟嗪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穿孔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区养殖的鳖穿孔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在分离出的6种菌株中,经过人工感染试验,其中9401,9402,9403和9405菌株对健康幼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症状;对小白鼠感染试验,4种菌株均能致死。由此说明这4种菌株为穿孔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普通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的病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5月,长岭炼油厂养殖场暴发了一种鳖流行病,从患病的濒死弊肝脏中分离到5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3株是致病菌,其生理生化特性完全一致,鉴定为嗜消气了单胸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口服庆大霉素能有效地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区养殖的鳖穿孔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在分离出的6种菌株中,经过人工感染试验,其中9401,9402,9403和9405菌株对健康幼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症状;对小白鼠感染试验,4种菌株均能致死。由此说明这4种菌株为穿孔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Stanier)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Hauser)。  相似文献   

8.
采用西药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土霉素、诺氟沙星、牧王990长效、中草药飞龙散、双十酊六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表明,硫酸庆大霉素治愈率为70.5%,盐酸土霉素为64.20%,诺氟沙星为86.02%,牧王990长效为89.50%,飞龙散为93.70%,双十酊为96.50%。治疗结果说明.飞龙散、双十酊对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最好,诺氟沙星、牧王990长效为较好,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土霉素为一般。笔者在十年来的临床实践中,选出治疗仔猪黄白痢病的有效中草药处方飞龙散或双十酊。  相似文献   

9.
鳖穿孔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鳖中分离到CD-1,CD-2,CD-3,CD-4细菌菌株4个,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鳖有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鳖相似的症状。对4个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用多种药物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试验模拟L-苹果酸发酵上罐的温度、pH值以及通气等条件,利用振荡培养法测定庆大霉素、链霉素、硫酸核糖霉素,硫酸小诺霉素等4种抗生素对污染杂苗的最低抑制浓度,并进行两次加菌试验,结合平板检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庆大霉素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硫酸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的MIC为0.4mg/L,经两次加菌后,有效浓度为0.8mg/L,通过在240和1700L发酵罐上的实际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杂菌污染,证明此法是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中华鳖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有穿孔病的中华鳖的病灶中分离到菌株N9910和N9911。用二菌株分别进行小白鼠和鳖的感染试验,均能使小白鼠死亡及鳖发病,感染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死亡鳖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细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二菌株均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二菌株对氯霉素、菌必治、氟哌酸及丁胺卡那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草药复方注射剂。用不同剂量(0.25、0.50和1.00 ml/kg)的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治疗试验。[结果]经过3 d治疗后,3个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60%~9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剂量以0.5 ml/kg为佳。将制备的复方注射剂和临床用的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呋混悬、硫酸黄连素和博落回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注射剂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8.0%,明显优于其他注射剂。[结论]该中草药复方注射剂是临床上治疗仔猪腹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盛夏,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某鳖养殖场,体重10-20g的稚鳖暴发一种的传染性疾病,病鳖外观除腹甲充血外,其它正常,内脏肝水肿,心脏贫血,肾肿大,胃肠壁血管充血。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温气单胞菌和一株气单胞菌未一种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环丙沙星,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种中草药和9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中草药(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和9种抗生素类药物(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磺胺甲噁唑)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5种中草药对12株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3~6.000 mg/ml。9种抗生素类药物中有3种抗生素对12株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是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其MIC≤10 mg/L。12株致病菌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MIC≤8 mg/L)的有10株,占83.3%;对硫酸阿米卡星敏感(MIC≤8 mg/L)的有4株,占33.3%;对诺氟沙星敏感(MIC≤8 mg/L)的有7株,占58.3%。[结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5种中草药以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2种抗生素及8组联合药物对迟钝爱德华氏菌体外抑菌效果,为治疗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通过测定抗生素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适宜抗生素。[结果]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分别为0.05、0.80、1.60 μg/ml,MBC分别为0.05、3.20、100.00 μg/ml。联合药物中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05 μg/ml。[结论]通过抗生素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单独使用选择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联合药物选择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乌鳢腐皮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乌鳢腐皮病发病原因,对具典型乌鳢腐皮病症状的病鱼显症部位的肌肉和肾脏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对乌鳢进行了人工感染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从病鱼显症部位肌肉和肾脏分离出8个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2株为腐皮病致病菌,致病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表明,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致病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稚鳖“小白点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针对福建省厦门郊区某鳖养殖场中稚鳖暴发的“小白点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稚鳖“粘白点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氯霉素,氟呱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几种抗生素对波尔山羊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释液中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菌特灵新一代抗生素替代青、链霉素的添加对波尔山羊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恩诺沙星的保存效果优于其他抗生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与青、链霉素效果相当,菌特灵最差。  相似文献   

19.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1-型荧光假单胞菌,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霉,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铒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鲤鱼出血病病原的研究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出血病鲤鱼的肝脏和心血中分离到两种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均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其致病力达100%,死亡率分别为65%和50%,两种菌混合感染时死亡率高达90%,两者致病有协同作用。从人工感染病鱼体内再次分离获得同种细菌。经细菌学鉴定,确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Ha)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Hae)。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均对左氧氟沙星、白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