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新模式,通过其携带的miRNA、mRNA和蛋白质等活性因子调控生理和病理下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iRNA是外泌体发挥作用的主要因子之一,长19~25 nt,是非蛋白质编码的单链RNA。成熟miRNA通过与靶基因结合,导致mRNA翻译抑制或转录物降解,对脂质代谢具有调控作用。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可作为miRNA运输的良好载体将其运输至受体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外泌体miRNA的调控作用可能是一种新的组织间通信。脂肪组织是畜禽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对调控机体代谢稳态有重要作用。脂源性外泌体miRNA作为一种新型脂肪因子,通过体液运输至其他细胞或组织,并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影响其功能,在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脂源性外泌体miRNA在脂代谢中的分子调控作用和相关机制,旨在为研究脂源性外泌体miRNA的作用机制、预防和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miRNA调控动物卵泡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性动物的繁殖潜力基于卵泡的发育,该过程受到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microRNA (miRNA)是一种短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在过去的十年中,对动物卵泡中非编码RNA的深入研究揭示了miRNA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作者简述了雌性动物卵泡发育过程,总结了miRNA调控卵泡发育的作用机制,包括原始卵泡的激活、生长卵泡的发育选择、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的生长调控等,分析了卵泡液外囊泡携带miRNA的功能。但当前卵泡miRNA的研究多集中在细胞敲低模型研究,敲除模型研究较少,因此增加细胞及活体敲除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miRNA在卵泡发育中的功能。本综述可为深入解析雌性动物繁殖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exosome)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内部包含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在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学者相继发现子宫液、输卵管液、胎盘中也存在外泌体,且证明其可能参与配子发生、受精、胎盘发生、胚胎着床及胎儿发育等生殖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妊娠过程的认识,为一些重要的生殖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发现、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作用以及与妊娠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揭示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对哺乳动物妊娠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泌体(exosome)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内部包含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在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学者相继发现子宫液、输卵管液、胎盘中也存在外泌体,且证明其可能参与配子发生、受精、胎盘发生、胚胎着床及胎儿发育等生殖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妊娠过程的认识,为一些重要的生殖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发现、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作用以及与妊娠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揭示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广泛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可以在转录后水平通过影响靶基因来调控相应蛋白质的表达,进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miRNA在哺乳动物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并调控颗粒细胞的凋亡。颗粒细胞作为卵巢卵泡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群,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还调控其发育和成熟。颗粒细胞凋亡是导致卵泡闭锁的重要原因,影响卵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雌性动物的繁殖性能。颗粒细胞凋亡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文章简述了miRNA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其中包括miRNA通过调控激素分泌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调节颗粒细胞的凋亡,miRNA对颗粒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miRNA调控颗粒细胞凋亡导致的卵巢相关疾病,并总结了对颗粒细胞凋亡有调控作用的miRNA,以及miRNA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后续相关卵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研究,以及提高雌性哺乳动物生殖性能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胚胎着床是指处于活化状态的胚泡和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胚胎着床过程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并伴随一系列的细胞变化、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细胞内的microRNA(miRNA)可以被释放到细胞外环境,这些由细胞释放并在细胞外环境中稳定存在的miRNA被称为细胞外miRNA。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与胚胎活力有关,也可以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参与胚胎-母体相互作用。母体的循环miRNA具有稳定性、非侵入性和易于获取等特点,可以作为妊娠相关疾病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文章简述了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哺乳动物妊娠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等有机体中。miRNA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在精子的运动、获能、受精和胚胎发育中都有重要作用。文章对miRNA在精子发生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与精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长度约为19~25 nt的单链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细胞凋亡、增殖与分化、神经系统发育、免疫调节等众多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综述了家禽卵泡发育的特点、调控因素、miRNA与卵泡颗粒细胞及miRNA在家禽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miRNA在家禽卵泡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雌性哺乳动物的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受繁殖关键基因的时空调控,miRNA作为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调节大部分此类基因的表达。近十几年来,研究者通过高通量测序、敲除miRNA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以及过表达或抑制miRNA表达等方法找到了大量与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生长相关的miRNAs。通过研究这些miRNAs及其靶基因的互作关系,最终确定其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雌性哺乳动物主要生殖细胞及细胞外miRNAs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潜在作用,以期为深入探究雌性哺乳动物繁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miRNA在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能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细胞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的过程中,许多miRNA与Sox2、Oct4和Nanog等调控因子组成调控网络。miRNA在细胞周期、重编程及表型建立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在IPS细胞形成中,miRNA很有可能代替关键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1.
12.
哺乳动物配子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编码基因的阶段特异性表达调控及非编码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微小RNA(microRNA, miRNA)作为一类小的非编码RNA, 通过识别靶基因非翻译区的结合位点, 导致mRNA降解或者蛋白质翻译抑制, 从而在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近年来, miRNA在哺乳动物生殖活动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miRNA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精子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泡发育及早期胚胎发育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可通过调节支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或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精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在精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挥间接或直接调控作用, 也可通过调节卵母细胞、卵丘细胞以及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激素合成和细胞间作用, 对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进行调控。作者主要介绍了在哺乳动物配子发生过程中, miRNA的细胞和阶段特异性表达及其对靶基因的调节作用, 以期为深入研究哺乳动物配子发生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长度约为19~25 nt,通常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起调控作用,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凋亡、免疫等多种生命活动。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种miRNAs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病毒感染期间调节病毒复制、细胞增殖或凋亡以及肿瘤发育等生物反应。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期间miRNA在免疫反应、病毒复制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miRNA的开发应用和抗病毒相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竞争性内源RN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假说提出具有相同短序列非编码微小(microRNA,miRNA)应答元件(microRNA response element,MRE)的转录物通过竞争的方式结合miRNA,从而影响转录物的表达水平。ceRNA假说颠覆了miRNA与靶基因单向调控的传统观念,在RNA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众多转录物中,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序列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对lncRNA的研究涉及到遗传、分子生物、基因调控、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等领域。miRNA与lncRNA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lncRNA可作为ceRNA抑制miRNA的功能,从而影响后续基因的表达。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ceRNA作用机制不仅涉及到人类癌症疾病,而且在各种复杂动物的肌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和颗粒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作者追溯了ceRNA调控机制,分析了ceRNA网络调控的影响因素,综述了ceRNA在不同动物中调控miRNA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lncRNA与miRNA的调控网络提供参考,为畜牧业发展及复杂动物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miRNA(全称microRNA),是一类保守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长度约22个核苷酸(nt),由约70 nt的前体miRNA(pre-miRNA)经Dicer酶剪切而来。miRNA虽然微小,但它在真核生物发育和基因表达中可以通过与靶mRNA形成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从而发挥基因调控作用。miRNA在动物体发育、激素分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死亡、肿瘤形成等各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miRNA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鹿茸是雄性鹿科动物(除驯鹿外)特有的能够周期性再生的器官,其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miRNA(micro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从miRNA的相关技术、鹿茸组织中miRNA的鉴定、miRNA对生长因子的调控作用、miRNA对鹿茸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miRNA对鹿茸再生调控的研究几个方面就现有miRNA对鹿茸生长发育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今后鹿茸生长发育机理的诠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动物体内存在一类非自身的miRNA,这类miRNA主要是随着食物进入,并在动物体内发挥一定的调控功能,这一研究发现可为从植物中提取特殊物质作为添加剂或是为探究中草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拓宽了外源性动植物miRNA的研究方向。从动植物miRNA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跨物种后稳定性、组织特异性表达、靶基因结合方式、生物学功能以及跨物种调控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动植物miRNA进行跨物种调控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对动植物miRNA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iRNA在疾病治疗和营养补充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attle ticks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health and profitability of cattle herds globally. The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leading to natural tick resistance in cattle is directed toward targeted breeding strategies that may combat cattle tick infestation on the genetic level. Exosomes (EXs),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of 50 to 150 nm diameter, are released from all cell types into biofluids such as blood plasma and milk,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studies in humans, and can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verall health state of animals. Mass spectrometry (MS) is a highly sensitive proteomics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proteins in a complex mixture an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biomarker development. In this proof of principle study, EX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lood plasma of cattle (Bos taurus) with high (HTR) and low tick resistance (LTR) (n = 3/group). Cattle were classified as HTR or LTR using a tick scoring system, and EXs isolated from the cattle blood plasma using an established protocol. EXs were subjected to MS analysis in 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 mode and protein search performed using Protein Pilot against the B. taurus proteome. A total of 490 unique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cross all samples. Of these, proteins present in all replicates from each group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HTR = 121; LTR = 130). Gene ontolog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PANTHER GO online software tool. Proteins unique to HTR and LTR cattle were divided by protein class, of which 50% were associated with immunity/defense in the HTR group, whereas this protein class was not detected in EXs from LTR cattle. Similarly, unique proteins in HTR cattle were associated with B-cell activation, immunoglobins, immune response, and cellular iron ion homeostasis. In LTR cattle, unique exosomal proteins were associated with actin filament binding, purine nucleotide binding, plasma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 and carbohydrate derivative binding.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demonstrate that MS analysis of EXs derived from the blood plasma of HTR and LTR cattle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rofile the systemic effects of tick bur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