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是太子参主要种植和加工区域之一,随着科学种植技术应用,有机太子参为山东农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为更好的推广机太子参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本文分析了太子参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土壤改良及种植方式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石灰、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太子参以撒播和条播的种植方式播种在改良后的土壤中,然后对太子参的产量进行计算,研究土壤改良及种植方式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改良及种植方式对太子参的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石灰+有机肥改良土壤及条播方式播种的太子参的产量最高。[结论]施用生石灰和有机肥及条播种植能明显增加太子参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陈传艺  肖承鸿  江维克  杨昌贵  熊厚溪  艾强 《农技服务》2013,(9):1008-1009,1012
为探索太子参适宜种植区域及合理选择种植材料,以3个引种地,2种种植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太子参药材的外观性状及采用HPLC法、UV法检测药材质量,比较各引种地太子参的药材品质。结果表明:贵州贵阳(仅为块根种植)的太子参单个块根干重最高,为0.253 9 g,最低为贵州贵阳(种子种植);贵州施秉太子参药材的太子参环肽B含量最高,为0.024 4%,最低为山东嘉祥(仅为块根种植);云南石屏(仅为块根种植)的多糖含量最高,为68.68%,最低为贵州施秉;贵州施秉太子参药材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2.01%,最低为贵州贵阳(种子种植)。贵州施秉和贵阳有较适宜太子参生长的环境,种子种植的太子参可作为增加抗性、更新复壮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黄明刚 《农技服务》2014,(11):46-46
太子参作为主要中药材引进太子参种植以来,与莴笋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比单一种植太子参的提高了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太子参种植资源逐渐退化,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使得产量与销量出现大幅度的起伏,降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太子参进行组织培养可有效减轻种植资源退化和病虫害发生,而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太子参的生长习性,我国太子参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我国太子参组织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太子参的开发应用与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国内现状,对我国太子参组织培养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开智 《农技服务》2014,(10):23-23
近年来,受环境的影响,农户们通通改变了对太子的种植方式,一改以往对太子参的种植方法,这就对太子参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太子参的品质变差,产量大幅度降低,也就使得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一些地区太子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各种不同种植方式(包括轮作、间作、套作、连做以及连作三年、连作六年、连作10年)对太子参的品质和产量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太子参与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茶、果、林同太子参种植的用地矛盾,该模式作为当地主要种植模式,实现了太子参持续高产、稳产,增加了农民收入,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姚厚军  戴军  韩邦兴  陈乃富  黄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37-13837,13899
脱毒太子参原种与太子参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特征,体量小,根系发达,生长快,基本不携带病毒,病害轻,参体杂乱分布在培养基中,须洗参、分级种植.其种植方式与传统太子参栽培有所不同.对脱毒太子参原种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中地统计学方法对复杂地理环境下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以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种植为例,选取影响优质太子参种植的年有效积温、年均降水量、海拔、坡度、坡向、土壤p H、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排灌保证率、交通通达度等12个评价因子,对太子参适宜性种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秉县适宜太子参种植的面积为18 114.55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6.75%,其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 475.92、6 440.69 hm~2,分别占全县适宜茶叶种植面积的13.67%、35.55%。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牛大场镇、城关镇、白垛乡,其中,牛大场镇高度适宜种植太子参耕地面积为1 292 hm~2,占全县高度适宜种植太子参耕地面积的52.2%。  相似文献   

10.
施秉县太子参规范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GAP生产基地情况的全面调查研究,提出了太子参的栽培管理种植技术,结合中药材GAP规定要求,探讨了如何提高太子参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贵州引种太子参种植基地土壤和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为太子参安全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贵州引种太子参种植基地土壤和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结论]贵州引种太子参种植基地土壤和药材均符合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晓梅 《农技服务》2013,30(2):129-130
总结了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对指导剑河县大面积种植太子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阳乌当区太子参的品质特征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对乌当区太子参进行环肽B含量测定,并与不同产地土壤地层、太子参和种植土壤中元素含量及p 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乌当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平均为0.022%,其中以种植在清虚洞组第2段地层上的品质较好,高台组至石冷水组和娄山关群地层上的品质稍次,清虚洞组第1段地层上的稍差。2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种植土壤Ca含量(P0.01)、p H(P0.01)、Cd含量(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Rb含量(P0.05)呈显著负相关。3太子参中环肽B含量与Mg含量(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Mn含量(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贵阳乌当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整体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不得低于0.020%的要求,但在规模化种植太子参时,应选取适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根,以块根入药,其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山东省沂蒙山区种植太子参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人工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的前提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步提高。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太子参的引种栽培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临沂市太子参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太子参在我镇种植面积已达1.6万多亩,但太子参种植病害十分严重,据调查,常年株发病率在30%以上,损失在26%左右,有的种植片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产晕和质最。为寻找防治该病高效、安全的理想药剂,提高防治效果,指导参民治病防病,防止滥用其它农残留量大药剂,镇农技站在姜家山村委配合下开展太子参病害药物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予以初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阳市乌当区太子参和种植土壤中 K、P、S 等14种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对太子参道地性的影响,同时为乌当区发展太子参产业提供参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离子体质谱对太子参及其种植地土壤中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乌当区太子参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K>P>S>Ca>Mg>Na>Fe>Zn>Cu>Ni>Co>Mo>Sn,且对 Ca、P 和 S 元素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种植土壤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 Fe>K>Mg>Mn>P>Ca>Na>S>Zn>Ni>Cu>Co>Mo>Sn,且对 Fe、Mn、P、S、Co、Ni、Cu、Mo 和 Sn 具有一定的富集性。种植土壤与太子参中 Na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Ca土、Mg太子参-Ca土呈显著正相关,Zn太子参- Fe土、Mn太子参- Ca土、K太子参- Na土、Ca太子参- K土、Na太子参- Co土、Na太子参-Ni土和 Na太子参-Cu土呈显著负相关。乌当区太子参道地性与道地产区江苏句容和引种区贵州施秉的较为接近或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太子参是一种极为出名的药材,在医药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受栽培技术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太子参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太子参种植行业的发展,对于医药领域发展来说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对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太子参是石阡县的主要中药材,今年种植面积16.67km2。太子参白绢病是石阡县太子参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品质,参农常常通过随意混配农药,增加施药次数,随意加大用药量等手段来控制其危害,致使太子参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为了筛选对太子参白绢病防治效果理想的药剂,在白绢病发生较重的聚凤乡指甲坪村鲜兴旺参园开展了太子参白绢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9.
脱毒太子参种苗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系石竹科植物,又名童参、孩儿参,以块根入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能,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中药材。福建省宁德市是我国太子参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的2/3以上,近年来该市太子参花叶病发病率高达30%—60%,造成平均减产30%,成为制约太子参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太子参常规种植是以块根进行无性繁殖,而太子参花叶病病毒可通过无性繁殖传至后代,并且逐代加重,导致种质退化、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假繁缕属多年生植物。太子参为中国传统补益类中药,块根供药用,有类似人参的益气生津和补益脾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干等症。近年来,随着家庭独生子女猛增,而且种植面积减少,太子参已成为持续紧俏的中药材之一;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升,有条件的农民朋友种植太子参不失为一条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将太子参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