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品种登海605不同密度和施肥方式对光合生理的影响,挖掘其增产潜力,建立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D1、D2、D3、D4、D5)、3种施肥方式处理(S1:农大缓释肥、S2:分次施肥、S3:一次性施肥),并对不同处理的光合指标、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透光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方式上层、中层、下层光合指标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各层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S2>S1>S3,玉米植株上层无论哪种处理都能获得足够的光能和CO2,光合指标相差不大,适宜的密度和施肥方式将获得更多的光能、有效辐射,合成有机物,形成更多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方式对玉米品种登海605光合生理的影响,挖掘其增产潜力,建立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4万、5万、6万、7万、8万株/hm2)、3种施肥方式处理(施用缓释肥、分次施肥、一次性施肥),并对不同处理的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透光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玉米植株上层、中层、下层光合参数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各层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分次施肥>施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玉米植株上层各处理都能获得足够的光能和CO2,光合参数相差不大,适宜的密度和施肥方式能使玉米植株获得更多的光能、有效辐射,形成更多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德州市几个主要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最佳组合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了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6.60万~7.50万株/hm~2范围内,登海618、登海605密度越高则产量越高,纯收益越大,先玉335密度超过7.05万株/hm~2后增产不再明显。2次施肥比1次性施肥玉米长势好、产量高,但由于人工成本增加,增收不明显。建议在试验地或相似地域条件下,登海618和登海605在6.60万~7.50万株/hm~2范围内,可适当增加密度。先玉335种植密度则不宜超过7.05万株/hm~2;在施肥方面,为了获得高产,可进行2次施肥,但增效不甚明显,应根据情况确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登海605”为试验品种,共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了各处理下玉米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腐殖酸可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玉米农艺性状、提升玉米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其中,在常规施肥基础之上减氮10%并配合施入3000kg/hm2腐殖酸,玉米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最高,是适宜东平县的玉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51-155
为明确适宜玉米‖花生间作的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采用玉米、花生行比3∶4的间作模式,以鲁单818和登海605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株距18、16、14 cm),研究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花生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熟期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降低了分枝数和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间作花生中后期叶面积指数、生长率亦呈降低趋势。从整体来看,同一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间作花生的生长发育受到的影响呈增强趋势,但处理间并不明显;相同种植密度,登海605对间作花生的影响小于鲁单818。本试验条件下,选择登海605、密度控制在株距14 cm左右,可较好地兼顾玉米、花生复合群体产量,为进一步优化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提高籽粒灌浆性能和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密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混播对夏玉米籽粒灌浆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D1,67 500株/hm2;D2,82 500株/hm2;D3,97 500株/hm2)和2个不同混播方式(M:等种子量混合后随机播种;I:1行郑单958和1行登海605混播),以相同密度下单播郑单958(SZD958)和登海605(SDH605)为对照,研究密植夏玉米品种混播对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加,不同播种方式处理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灌浆参数降低;虽然千粒重降低但群体产量显著增加。在D1密度下,混播处理较单播无显著增产优势;D2和D3密度下,2个品种混播后夏玉米产量显著增加。D2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产量较SZD958分别增加8.70%和8.09%,较SDH605分别增加6.92%和6.32%;D3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产量较SZD958分别增加7.24%和7.55%,较SDH605分别增加4.98%和5.28%。D2和D3密度下,2个品种混播后增加了籽粒最大灌浆速率(G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粒重,且百粒重与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需要的天数(Tmax)、Wmax、Gmax、籽粒灌浆活跃期(P)呈极显著正相关。D2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Wmax较SZD958分别显著增加11.61%和11.12%,较SDH605分别增加5.86%和5.38%;D3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Wmax较SZD958显著增加10.32%和9.75%,较SDH605显著增加5.63%和5.08%。混播后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较单播增加。D2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SZD958分别显著增加4.43%和7.56%,较SDH605分别显著增加5.25%和8.36%;D3密度下M和I处理2年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SZD958分别显著增加3.85%和4.68%,较SDH605分别显著增加4.52%和5.36%。【结论】低密度下混播无增产效应,在82 500株/hm2和97 500株/hm2密度下,混播显著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提高了夏玉米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促进了籽粒灌浆,最终夏玉米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玉米登海605     
登海605(浙审玉2012006)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普通玉米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宜浙江省种植。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667 m2适宜密度4 000~4 500株,注意防治瘤黑粉病,褐斑病、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辽宁东部地区施肥深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选用玉米品种丹玉801,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施肥深度与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其中施肥深度设深施(种下15 cm,S)、普通施肥(种下5 cm,P),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D1)、52500株/hm2(D2),共SD1、SD2、PD1、PD24个处理,分析其对玉米生长发...  相似文献   

9.
2012年蒙城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蒙城县开展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登海605、登海6702、农华101、郑单958、中单909、先玉335作玉米主推品种,粒农2118、蠡玉81、隆平211、高玉2067、浚单29、奥博2号、吉祥1号作玉米主要示范品种,以上品种留苗密度6.00万6.75万株/hm2较适宜。丰乐21 2012年度展示产量表现较好,2013年可以适当推广种植面积,但种植密度应控制在5.25万株/hm2,防止田间倒伏。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3为供试品种,研究5个种植密度3.75万株/hm~2(D1)、4.50万株/hm~2(D2)、5.25万株/hm~2(D3)、6.00万株/hm~2(D4)、6.75万株/hm~2(D5)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创建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D1~D5密度区间、D3(5.2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2 720.37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夏玉米籽粒灌浆、冠层结构及产质量对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豫南生态区玉米生产上适宜播期与密度的确定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方法]设播期与密度2个因素,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5月25日(S1)、6月10日(S2)、6月25日(S3)3个播期和6.75万株/hm2(D1)、7.50万株/hm2(D...  相似文献   

12.
灌水及肥料配施对夏玉米产量 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配施及灌水等不合理问题,本试验以玉米登海605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灌水及肥料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2)施肥处理可有效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但会降低氮素、钾素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3)施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氮磷钾配施较不施肥处理产量提高49.12%~58.26%。(4)灌水模式由于实现了氮素后施,在减肥18.2%基础上,氮磷钾配施处理较不灌水氮磷钾处理夏玉米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养分吸收效率、肥料利用率、产量方面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郑单958和登海6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河北低平原区玉米一年一熟制度下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以该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4个播期处理,在仅灌溉蒙头水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干物质积累量均迅速增大,指标值增速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至吐丝期,除登海605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以6月20日播期处理最大外,参试品种其他指标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最终,6月5日播期处理的百粒重最大,穗粒数较多,产量最高。综合考虑2个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认为河北低平原区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为6月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4.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09.7、158.1kg/hm2;延迟10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平均日增量分别为67.6、125.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3.2、20.9 kg/hm2。中早熟品种(先玉335和登海618)在10月5日收获,粒重达最大值,基本完成灌浆过程;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10月10日收获时,粒重还处于增加阶段,延迟收获能显著增加粒重和降低籽粒含水量。所以,适时晚收对中晚熟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延迟玉米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以郑单958(ZD958)、京科968(JK968)、登海605(DH605)、登海鲁西206(LX206)、登海鲁西208(LX208)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5个盐浓度处理,分别为0(CK)、60、120、180、240 mmoL/L NaCl,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以期为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和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60 mmoL/L NaCl处理的相对发芽率、根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盐浓度均对玉米的相对发芽率、株高、根长、干重、根系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各项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S1处理中,耐盐性强弱依次为DH605、 ZD958、JK968、 LX208、LX206;在180和240 mmoL/L NaCl处理中,ZD958的综合评价值都为最大值,其次为LX208。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技术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增长特性,以晶两优华占为材料,在3种大田种植密度(常规密度D0:16万穴·hm-2、中密度D1:19万穴·hm-2、高密度D2:24万穴·hm-2)和2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N0、减施肥处理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肥24.19%)下比较其产量形成差异,运...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连续2a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DH605的农艺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穗位高均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率和倒折率显著增加;夏玉米的产量随密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推广种植DH605最佳密度为67 500株/hm2,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共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方法]以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并同时研究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日照时数及积温表现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光合生产率及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及穗粒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比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及郑单958。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表L9(34),分别取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种植密度3个因素.试验结果:①D7处理产量最高606.73kg/667m2,与A2处理差异不大,与Al处理相差37.93kg,差异不显著.②玉米表型进行分析D7(A3,B1,C3)产量653.62kg/667m2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的施肥方式、施肥量、玉...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鲁单818、登海605、菏玉127、迪卡51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等行距(60 cm)种植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在其最适宜的密度下,产量表现为:登海605先玉335菏玉127郑单958迪卡517鲁单818,在密度为3 500~4 500株/亩范围内,6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当密度达到一定时,随着空秆率和倒伏率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逐渐减少,产量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产量不同,品种密度互作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