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白沙白糯为试验材料,采用湿润灌溉方式,通过与裸地常规旱作对比,研究覆盖无纺布和覆盖水稻秸秆两种不同覆盖旱作方式下对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田间杂草干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旱作相比,覆盖旱作生育期缩短了5~7 d,田间土壤含水量为覆盖水稻秸秆﹥覆盖无纺布﹥裸地旱作;杂草防效为覆盖无纺布﹥覆盖水稻秸秆﹥裸地旱作,覆盖无纺布总体杂草防效在59. 62%~94. 75%之间,覆盖水稻秸秆杂草防效在35%~74. 43%之间;覆盖无纺布较裸地旱作增产3. 3%。覆盖旱作能够增加产量,又能发挥保水和防草等作用,其中,无纺布在防治杂草、保墒和增产方面最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方法】在小麦收割前1~2 d采用人工播撒苏秀867稻种12.5 kg,用Kubota G688机器在小麦秸秆高留茬(16~20 cm)条件下,将小麦秸秆粉粹成长度8~10 cm,采用人工分别将秸秆按照1.00、0.75、0.50、0.25、0 kg/m~2覆盖稻田,3 d后上水。【结果】不同时间调查发现,秸秆覆盖量≤0.25 kg/m~2的处理水稻7~45 d成苗率均无变化;当秸秆覆盖量≥0.50 kg/m~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15 d内水稻成苗率下降,15~45 d水稻成苗率不再变化;对杂草控制情况看,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田间杂草防控效果明显增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75 kg/m~2的2个处理30 d对杂草的防效均为100%,45 d对稗草的株防效≥89.25%,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为100%;秸秆覆盖量为0.50 kg/m~2的处理45 d对稗草防效为84.95%,对阔叶草的防效为100%。对产量的影响来看,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25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秸秆覆盖量为0.25 kg/m~2,≤1.00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水稻出苗率、杂草防控效果以及水稻产量3个因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在0.25~0.50 kg/m~2最佳,结合本地区秸秆可收集综合利用率,小麦理论产量在221~443 kg/667m~2最佳,适合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氟噻草胺是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玉米新一代除草剂的代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法得出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春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主要结果如下:41%氟噻草胺悬浮剂施用剂量越高,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越好。施药量在707.25~1 414.5 ga.i./hm~2时,对试验田中禾本科杂草均有防除效果,其中对狗尾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最高,分别为95.38%~100%、 97.26%~100%;对马唐、稗草效果相当;野黍最低,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87.46%~95.33%、88.56%~97.12%。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有显著差异,对反枝苋和藜的防效相当,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在95%~100%;对苘麻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于51%,对铁苋菜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于56%。从经济和防治效果角度综合考虑,春玉米田推荐使用剂量为707.25~984 ga.i./hm~2。  相似文献   

4.
50%乙·二·扑乳油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对大豆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高防效,45d株总防效为76.58%~89.63%,鲜重总防效为76.89%~90.22%,随使用剂量增加,药效逐渐提高,以420g/667m2(处理4)防效最高,而且对大豆出苗及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增产幅度为11.05%~22.68%。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油菜秸秆覆盖处理对直播稻田杂草控制作用、增产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等,为其生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作者通过油菜秸秆混合物不同剂量在水稻直播后 4 d 覆盖处理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油菜秸秆覆盖处理对直播稻田杂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其中油菜秸秆混合物 700 g/m~2覆盖 20 d 后, 对直播稻田杂草株防效达 98.4%; 覆盖 35 d 后, 对直播稻田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 96.6%和 96.9%。 同时油菜秸秆混合物 700 g/m~2覆盖处理的实割产量达668.03 kg/亩,比 CK 增产 162.98%,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与激健配套对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莠去津悬浮剂常规剂量(T1)、莠去津悬浮剂常规剂量80%与激健组合(T2)、莠去津悬浮剂常规剂量70%与激健组合(T3)、硝磺草酮悬浮剂常规剂量(T4)、硝磺草酮悬浮剂常规剂量80%与激健组合(T5)、硝磺草酮悬浮剂常规用量70%与激健组合(T6)、不施除草剂(CK)7个处理,研究不同除草剂减量与激健混施对玉米田间杂草株防效、鲜质量防效、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的杂草株数、鲜质量均显著高于除草剂处理(P<0.05),T5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最高,其中禾本科杂草株防效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5.62%~12.34%,阔叶杂草株防效、鲜质量防效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98%~19.93%、3.22%~7.62%;T5处理株高、茎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均最高,其中产量较CK增加14.70%,较其他除草剂处理显著增加4.57%~8.72%;不同除草剂减量与激健混施条件下玉米田间杂草防控与玉米生长发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综上,玉米生产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插秧前封闭灭草效果最好的是处理2,对稻稗、慈姑球茎及种子、匍茎剪股颖防效均达100%;其次是处理1,对慈姑种子、匍茎剪股颖防效达100%,对稻稗防效98.7%。插秧后灭草效果最好的是处理2,对稗草、慈姑、雨久花、稻李氏禾、匍茎剪股颖等杂草防效均达100%,对稻稗防效96.2%,杂草鲜重防效最高达99.7%;其次是处理1,对稻稗、稗草、雨久花等杂草防效达100%,对慈姑防效86.7%,杂草鲜重防效达88.5%。不同灭草处理产量最高的是处理2,比空白对照增产37.2%,比常规对照增产2.9%。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水稻田除草剂对田间恶性杂草防除药效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0%噁唑氰氟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单子叶杂草稗草、千金子的防效均最高,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80.00%、100.00%,药后20 d防效分别达100.00%、100.00%,但对双子叶杂草水苋的防效较差。3%氯氟吡啶酯悬浮剂对双子叶杂草水苋的防效最好,药后10 d防效达85.19%,药后20 d防效达100.00%,但对千金子的防效较差。可见,10%噁唑氰氟可分散油悬浮剂在单子叶杂草防治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除了千金子外,3%氯氟吡啶酯悬浮剂对其余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的效果都较好,杀草谱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使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20%乙羧氟草醚乳油混用对高原小麦、青稞阔叶杂草进行了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20%乙羧氟草醚乳油混用对小麦、青稞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0 d,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乙羧氟草醚乳油混用对小麦田阔叶杂草防效最高可达92.6%,药后20 d防效最高可达93.2%;药后10 d,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乙羧氟草醚乳油混用对青稞田阔叶杂草防效最高可达86.1%以上,药后20 d防效最高可达88.9%。生产上推荐使用10%苯磺隆WP+20%乙羧氟草醚EC[(225g+450mL)/hm2]混用防治高原小麦、青稞田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用对春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环磺酮90 g a.i./hm2与38%莠去津570、1 140 g a.i./hm2与38%莠去津570、1 140 g a.i./hm2混用进行春玉米播后杂草防除处理,施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4.7%~96.3%、94.0%~96.3%,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7%~95.7%;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5.3%~96.3%、93.3%~97.3%,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3%~96.3%;防效优于5%环磺酮单剂和对照药剂,对玉米无明显药害。因此,环磺酮与莠去津混用可在春玉米田杂草防除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5%环磺酮90 g a.i./hm2混用进行春玉米播后杂草防除处理,施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4.7%~96.3%、94.0%~96.3%,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7%~95.7%;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95.3%~96.3%、93.3%~97.3%,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4.7%~96.0%、93.3%~96.3%;防效优于5%环磺酮单剂和对照药剂,对玉米无明显药害。因此,环磺酮与莠去津混用可在春玉米田杂草防除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5%环磺酮90 g a.i./hm2+38%莠去津570 g a.i./hm2+38%莠去津570 g a.i./hm2。  相似文献   

11.
20%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油悬浮剂是新型玉米田除草混剂,本文对其杂草防治和玉米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3~5叶时喷雾,剂量为270~300 g/hm2,药后45 d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达到82.7%~89.0%,对阔叶杂草防效为77.7%~84.3%,对杂草综合防效为80.4%~86.8%,与人工除草比较增产18.2%。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苗后除草剂福分2.625 kg/hm2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施药后45 d的株总防效为89.91%,鲜重总防效为88.92%,除草活性明显高于莠去津和磺草酮单剂,尤其对阔叶杂草防效更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3.46%和92.45%。福分是玉米田理想的苗后茎叶处理剂,在阔叶和单子叶杂草混生区使用可有效控制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3.
11.8%精喹乳氟禾乳油防除辣椒田杂草试验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好,对阔叶杂草基本无防效,对辣椒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在禾本科杂草三至四叶期使用最佳,建议使用剂量750~1200 g/hm2,最终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0%吡嘧磺隆WP防除水稻移栽田主要杂草的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杂草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吡嘧磺隆WP防除移栽中稻田杂草效果显著,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90.16%~100%,对鸭舌草的防效为89.94%~99.17%,对碎米莎草的防效为91.77%~100%,对稗草的防效为42.20%~60.61%。杂草的防除与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呈负相关,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3%精喹·乳氟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精喹·乳氟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好,对阔叶杂草基本无防效,对花生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在禾本科杂草三至六叶期使用最佳,建议使用剂量750~1 200g/hm2,最终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防效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10%氰氟草酯EC防除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a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氰氟草酯EC对禾本科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为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稗草和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80~100g/hm2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最高可达99.59%.氰氟草酯对稗草的防效与对照药剂二氯喹啉酸相当,对千金子的防效显著优于二氯喹啉酸,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防效也显著优于二氯喹咻酸.施用氰氟草酯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一般为18.79%~26.99%.氰氟草酯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千金子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后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硬草的防除技术,为水稻秸秆还田后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1m2,每10天调查一次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麦田杂草萌发情况,比较了6种麦田除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水稻秸秆还田能抑制麦田杂草的发生,还田后杂草密度均有所降低。免耕覆盖还田后杂草无明显的萌发高峰期,且对杂草抑制率达80%左右。研究表明15%炔草酯对麦田硬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15天、30天株防效分别达到87.24%和97.87%,30天鲜重防效为99.65%。【结论】水稻秸秆还田对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有较大影响,以覆盖还田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最好;15%炔草酯对麦田硬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稻蟹共生对稻田杂草的生态防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克服稻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除草的弊端,通过在稻田食物链中增加河蟹,对稻蟹共生稻田中杂草的消长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点稻田杂草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为主,其他杂草只占很少一部分。养蟹投饵田中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可达26.43%~44.33%、17.72%~42.84%;养蟹不投饵田的稻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50%以上。说明稻蟹共生可利用河蟹控制杂草,降低杂草与水稻的竞争,能基本控制杂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防除油菜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75%乙·异恶松EC有效成分每公顷450g~1125g,第35天、第70天、第100天对看麦娘、牛繁缕的综合密度防效分别为88.36%~100%、82.24%~96.52%、87.16%~99.46%,第100天的综合鲜重防效最高达99.21%,对油菜的增产率为40.1%~53.0%。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直播油菜田杂草危害严重,为了探索本地区油菜杂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和高效农药施用的组合试验,研究其对四川盆地稻-油轮作两熟区直播油菜杂草发生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田冬前杂草有7科10种,黄鹌菜、碎米荠、繁缕、通泉草等4种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类。施农药或秸秆覆盖还田,能有效降低田间杂草鲜重44.82%~86.53%,其中禾本科、菊科、石竹科的杂草均大幅度减少。(2)施用高效农药与农户习惯处理(FP)相比,油菜产量显著提高了5.7%~18.0%;相同施药处理情况下,增加油菜秸秆覆盖还田,产量提高了2.7%~7.1%。秸秆覆盖还田配合高效农药减量25%协同施用时,杂草防效最好,且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