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阜玉123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应用"国外血缘×国内血缘"的杂优模式,采用以美国杂交种"NHZ005×PH6WC"筛选母本,以外引系"PH4CV×4Lam"相互改良选育父本的技术路线,选育出的普通高密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抗倒性和适应性较强,米质优良、活秆成熟的特点,适宜在辽宁省春播中晚熟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东单118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选系WS809为母本,以自选系SM3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WS809是国外杂交种×(78599×340)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SM39是国外杂交种×G39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东单118于2010-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优点。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13)
<正>东单118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富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交系W S809为母本,以自交系S M3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中母本WS809是国外杂交种×(78599×340)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具有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性强、株型清秀、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籽粒脱水速度快等特点。父本S M39是国外杂交种×G39经多代自交选育而  相似文献   

4.
金凯1493是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省民和县种子站选育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JL906是从早熟材料群体中选育的中早熟自交系,父本JD15是用国外血缘的杂交种选育的二环系。2012-2016年在参加青海省春玉米水地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2016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种植金穗3号、登海1号的玉米早熟区推广种植,从出苗到成熟需≥10℃有效积温2500℃以上地区覆膜春播单种。  相似文献   

5.
金凯1493是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省民和县种子站选育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JL906是从早熟材料群体中选育的中早熟自交系,父本JD15是用国外血缘的杂交种选育的二环系。2012—2016年在参加青海省春玉米水地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2016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种植金穗3号、登海1号的玉米早熟区推广种植,从出苗到成熟需≥10℃有效积温2500℃以上地区覆膜春播单种。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的研究表明,吉林省选育的品种有国外血缘的占90%以上,具有一半国外血缘的品种占50%以上,说明了国外资源的引入、利用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吉林省品种的血缘主要来源于日本品种,遗传背景狭窄,应加大对别国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力度,扩大遗传背景,提高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育天泰10号是由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其母本PC57是用美国杂交种经自交择优选育而成;父本PCH420是以国外商品玉米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5代选育的自交系。由PC57和PCH420组配的杂交种天泰10号2005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晋园六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94-94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 Q121—3×FE13—1。母本Q121—3是利用纤手一号杂交种经多代提纯自交选育出的自交系;父本F213—1是从国外引进的杂交一代中自交分离定向选育出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9.
1 品种选育 天泰10号是由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其母本PC57是用美国杂交种经自交择优选育而成:父本PCH420是以国外商品玉米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5代选育的自交系。由PC57和PCH420组配的杂交种天泰10号2005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辽宁玉米区推广种植品种一般生育期偏长,含水量高,抗病性较差,农民收储困难,商品性差,难以增收。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Reid×旅系的杂优模式,采用丹9046与瑞德材料SS构建基础材料选育母本,以旅大红骨集团37选育父本的技术路线,选育出稳产性好,米质优良,综合农艺性状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的晚熟玉米杂交种丹玉106。该杂交种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育种的可能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单交种桂单22号为例,探讨了适应广西生态特点和需求的玉米品种特性及选育技术:在高产的基础上,突出选育籽粒为黄色硬粒、光泽性好、白轴的杂交种,同时主攻耐旱耐瘠抗病;选系基础材料的选择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利用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采用生态育种和选育保绿性强的杂交种均能提升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降低育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探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外引种质,采用F1复合双交,是一个简便、快速、有效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同303。再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自交系长453作母本、同303作父本,育成高产大穗型早熟玉米杂交种同单36号,突破了现有4大血缘的局限,以金皇后血缘材料和美国先锋血缘材料进行杂交,建立了金皇后×P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成单16的选育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单交种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大部分单交种对不利 自然条件,如西南丘陵山区玉米生长期间干旱频繁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差,影响玉米高产稳 产。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以挖掘优良地方种质,选育抗逆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组配抗逆 高产强优势玉米杂交种为育种目标,首先对我国主要是西南玉米区特有的地方种质资源重新 进行鉴定、筛选、重组,提高地方种质的优良基因频率,充分利用其优良性状选育出抗逆高 配合力玉米自交系7331及姊妹系7327。同时,从国外引进杂交种中,经适应性、丰产性 及配合力鉴定评价选育出优良二环系7239。采用“国外种质系×地方种质系”杂种优势利用 新模式,于1996年经双列杂交试验决选出7239×7331,代号为9264,该组合于1992~19 93年参加多点比较试验,1994~1995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丘组,1995年通过省区试,同 年进行生产试验,1996年在省内进行大面积示范,199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定名为成单16,自1997年起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鉴定我国各育种单位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组合)或国外引进的杂交种在各主要产区的生育表现、丰产性、抗逆性及其适应区域,选育出适于当地生产应用的杂交种,在全国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多年、多点试验。2012年黑龙江省呼兰点试验对东北各农业科研单位选育的11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包括对照1个)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的鉴定,以及产量多重比较和品种分述。参试的10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产,有9个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02%32.83%,1个品种比对照减产12.63%。  相似文献   

15.
利用81—16选育出了高117、高146、高229、高236等高度雄性不育系;通过测配鉴定初步选育出高229×k172、高117×k164等优势组合,形成了完整的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模式,为谷子品种改良由常规品种向杂交种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九五”以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29个,在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虫性、早熟性上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的应用成功,使抗棉铃虫育种有很大突破,率先育成了国内第1个通过审定的抗虫棉杂交种杂66F_1。随着国外优质原棉和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加剧以及河北省主产棉区病害日趋严重和水资源日益紧张,今后棉花育种目标应加强棉纤维品质育种,选育耐旱节水、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和杂交种。提出了育种目标和棉花遗传改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华信8063是原信阳市种子公司利用同内抗性和丰产性都优良的油菜品种与国外优质油菜品种杂交。经系统选育培育出丰产、稳产、抗性好的优质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再与国内性状优良的不育系进行回交.选育出优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然后用优质双低油菜品系对优质不育系进行恢复力测定,鉴定杂交种的纯度和杂种优势,选育出了品质特优、丰产稳定、抗性强的双低杂交品种华信8063。  相似文献   

18.
荷兰M6(春秋大棚及露地专用品种)1.品种特征沈阳嘉禾种子有限公司利用国外资源专为黄瓜生产基地选育的新优良中早熟杂交种。其生长速度快,坐瓜集中,丰产性好。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  相似文献   

19.
1品种选育冀农一号是由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其组合为3801×J5237。母本3801是从318×K36越代材料选的二环系。父本J5237是以5237为基础材料,用T12杂交,其杂交  相似文献   

20.
天益青7096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其组合为宿3925×Lx032或反交。本文在简述该品种选育策略、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基础上,笔者结合选育实践,就育种思路、育种目标、选系技术与方法、杂种优势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