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林  曾红军 《中国棉花》2008,35(11):12-12
近年来新疆的机采棉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兵团地区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新疆建设兵团种植机采棉13.3万hm2,其中,石河子垦区3.6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机采棉区.2006年新疆建设兵团机采棉播种面积已达17.3万hm2.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6年引入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机采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对其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为选育适合本区栽培的机采棉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侯殿亮 《中国棉花》2021,48(1):37-38
根据化学封顶技术在新疆昌吉机采棉种植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机采棉种植技术,总结出机采棉化学封顶技术要点、群体技术指标及其配套技术,为机采棉化学封顶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区机械采棉应用及其发展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垦区是典型的植棉农场,在1997~1999年机采棉试验示范中,立足于传统栽培配置方式的机采棉示范、立足国产加工机械改造利用、多种类采棉机机型适应性筛选,进一步摸索机采棉完整配套的应用技术,充分体现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发展兵团棉花产业的必由之路.为此,一团垦区2000年制定了购置采棉机10台,全团60%的棉花面积实现机械采棉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发展。本文对长江流域机采棉的品种、配套的栽培方式和机采棉设备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现状从"机采棉品种的选育、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适合于长江流域的机采设备的研发和种植规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湖农场自2000年开始推广机采棉,已形成一整套机采棉农艺栽培、机械采收技术措施。2005年本场种植机采棉1.03万hm2,实现机采面积0.51万hm2,机采棉平均子棉产量为4650kg.hm-2。现将本场机采棉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介绍如下。1存在的问题1.1脱叶催熟成本。每公顷选用脱落宝6  相似文献   

6.
基于AFIS测试的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全面了解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差异,简单介绍了Advance fiber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AFIS)的测试原理以及测试指标,并利用AFIS PRO2单纤维测试仪对机采棉和手采棉进行测试,详细分析了机采棉和手采棉在棉结、适纺纱线支数及纤维长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机采棉棉结性能跟手采棉相似,长度略短于手采棉,总体上机采棉的纤维品质略差于手采棉,但差别不显著,为机采棉的推广提供依据,同时为纺织企业配棉、用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采棉育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所对机采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选育出包括 9542、9532 在内的一系列机采棉新品系。本文在 1998 年机采棉品种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机采棉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加以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植棉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50%以上的棉田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内地棉区仍完全依靠人工收花,机采棉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12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滨州市农机局和东营市农机局分别在沾化县、无棣县、东营区等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并于10-11月利用国产3行自走型摘锭式采棉机(4MZ-3)试采成功,采净率90%以上,达到采棉机的规定标准要求,实现了内地棉区机采棉零的突破.同时,由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机采棉清选加工及附属设备,沾化县供销社负责土建和烘干设备,在沾化县建成了山东首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解决了内地机采棉的后续加工问题.本文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内地棉区,特别是黄河流域棉区发展机采棉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快残膜回收提高机采棉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采棉中残膜的混入大大影响了机采棉质量,降低了我国机采棉的市场竞争力.介绍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加快残膜回收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新疆机采棉品种的选育及其进展,并展望了新疆机采棉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2年阿克苏地区首次较大规模示范推广机采棉技术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机采棉示范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六十七团的支柱产业,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采摘成本、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团从2008年开始试验机采棉的种植,2009、2010年扩大种植面积1000hm^2。但是,随着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总结机采棉经验.提高采摘质量.现对机采棉采摘时影响采净率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疆棉区人工植棉成本上涨,人工采收异性异色纤维多等情况,分析了南疆发展机采棉意义重大,并剖析了在南疆发展机采棉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以推进南疆机采棉的发展和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棉花品种直接关系到机采棉高质量发展。确定品种选育评价指标对机采棉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生育进程指标、株型结构性状、集中成熟性状、叶片及脱叶催熟性状、采净率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等方面对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测试分析了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抽检的130批次(机采棉57批次,手摘棉73批次)细绒棉的棉结和短纤维率,并将手摘棉和机采棉进行分类比较。手摘棉与机采棉平均每克纤维棉结数分别为194、240,平均每克籽屑棉结数分别为39、46,平均每克棉结数分别为234、286;12.7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8%~12%,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61%,机采棉仅为36.8%;16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12%~18%,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76.7%,机采棉仅为59.7%。可知,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手摘棉棉结数和短纤维率均优于机采棉。  相似文献   

16.
邢银田 《中国棉花》2008,35(11):42-44
测试分析了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抽检的130批次(机采棉57批次,手摘棉73批次)细绒棉的棉结和短纤维率,并将手摘棉和机采棉进行分类比较。手摘棉与机采棉平均每克纤维棉结数分别为194、240,平均每克籽屑棉结数分别为39、46,平均每克棉结数分别为234、286;12.7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8%~12%,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61%,机采棉仅为36.8%;16 mm短纤维率主要分布在12%~18%,手摘棉在该范围的占比为76.7%,机采棉仅为59.7%。可知,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手摘棉棉结数和短纤维率均优于机采棉。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各技术环节同成纱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机采棉品种、种植环节、采摘环节、贮运加工环节等诸多因素的试验研究,分析比较其对原棉品质和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等级的机采棉试纺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机采棉加工工艺对成纱质量优劣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疆机采棉花铃期栽培管理及适宜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大气候环境影响下,局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加,这对新疆北疆棉花的栽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在棉花全生长发育期中,花铃期适宜的气候条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分析北疆机采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和栽培管理技术,更加清晰地了解机采棉花铃期对适宜气候条件的具体要求,对提高机采棉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机采棉技术的不断推广,兵团作为国家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必须加快机采棉技术的推广进程。农八师一四七团从2005年开始,对机采棉的种植、采收、加工系统工程进行了实践,累计种植并采收1.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400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