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保障人工养殖僵蚕成功,建立人工生产僵蚕菌种(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评价指标。以不同来源僵蚕菌种为试材,用血球计数板对萌发后的孢子计数,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杂菌和球孢白僵菌落数。液固双相发酵制备的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小于<104 CFU/g;自然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108 CFU/g。建立的僵蚕菌种检验方法可行,液固双相发酵法制备的僵蚕菌种各项指标均优于自然僵蚕菌种,可在人工僵蚕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僵蚕,又叫僵虫、白僵蚕、姜蚕。系蚕娥科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致死的干燥虫体。广西随着近年来养蚕业迅速崛起,成为僵蚕主要产地之一。2007年1~6月僵蚕是广西市场销势看好的品种,价格坚挺略有上扬,销价从1月份27~28元(指每千克价。下同)升至28~30元。9月份后销势转快。销价为35~37元,升幅高达42.3%~45.8%。原因是9月份天气转凉,降雨量减少,蚕虫被白菌感染减少,加上蚕农加强了防治措施,蚕虫发病率降低,僵蚕上市量随之减少。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气温降低,僵蚕产季过后,货量减少,广西市场的僵蚕销势还会继续看好,价格有可能上扬。  相似文献   

3.
僵蚕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僵蚕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僵蚕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药材粒径对僵蚕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僵蚕在体积分数90%乙醇溶液、料液比1∶15(g/ml)的条件下提取lh的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85%.[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僵蚕乙醇提取物作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的生物增效剂,研究其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毒力的增效作用与内在机制。【方法】以棉铃虫3龄幼虫为标靶试虫,在HearNPV中添加0~80μg/mL僵蚕乙醇提取物,研究其对HearNPV的增效作用,并通过僵蚕乙醇提取物对试虫ALP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增效作用机理。【结果】僵蚕乙醇提取物对HearNPV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病毒的毒力,40μg/mL的剂量水平就能够使病毒感染的3龄棉铃虫在第6天达到90%的死亡率、第7天达到100%的死亡率。剂量80μg/mL的僵蚕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缩短棉铃虫3龄试虫的LT50和LT90值,其LT50和LT90分别较对照缩短23.2%和27.8%。同时,在HearNPV中添加僵蚕乙醇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试虫中肠的ALP活性,僵蚕乙醇提取物的使用剂量达到40μg/mL以上时,试虫中肠ALP活性较对照显著下降,且差异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大。【结论】僵蚕可以作为病毒增效剂新材料,其在克服传统杆状病毒制剂杀虫速度慢的缺陷方面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僵蚕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比较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解析和深入研究僵蚕的抑菌药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僵蚕为材料,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中药僵蚕的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煎煮法、冷浸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探讨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甲醇和水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采用比色法、纸片扩散试验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所得僵蚕活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7种提取溶剂中,以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其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僵蚕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僵蚕的抗炎作用与其抑菌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僵蚕,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僵蚕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热咳、痰喘、吐血、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一、养殖前景和效益目前,药用僵蚕在中药材市场上需求趋旺,僵蚕在四川药材市场的统货价格为127.5元/公斤,在陕西为120元/公斤。一张蚕种(18000~25000粒蚕卵)  相似文献   

7.
僵蚕指家蚕传染白僵菌致死干燥后用于医药的蚕体.过去靠自然染病死亡供应药市.随着出口量及国内用药量增大,饲养一张僵蚕收入2000元以上,是一条致富好门路.  相似文献   

8.
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胃毒作用,对饲毒后不同时间棉铃虫3龄幼虫体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龄棉铃虫人工饲料中添加僵蚕提取物浓度为3mg·g-1时,饲毒第3天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6.73%;5mg·g-1的剂量导致试虫死亡率可以高达83.33%,表明僵蚕提取物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试虫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表明,1~5mg·g-1浓度处理组的试虫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并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推测僵蚕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之一与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建立稀碱法提取僵蚕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相应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单因素考察缓冲液pH值、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僵蚕碱溶性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随后以Box-Behnken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拟合分析,获得上述因素对碱溶性蛋白质提取率的量化关系,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碱溶性蛋白质进行SDS-PA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Tris-H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pH值8.0、液料比58 mL:1 g,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05 min,此时碱溶性蛋白质提取率可达2.29%.SDS-PA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僵蚕碱溶性蛋白质含有29.85、27.28 ku 2条迁移率相近的高丰度特征性条带,分别占总蛋白量的36.37%、32.65%,同时还有78.8、69 ku较高丰度特征性条带,该指纹图谱具有种属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了僵蚕碱溶性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所得SDS-PAGE指纹图谱可为僵蚕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元;水蛭;全蝎;蜈蚣;蛤蚧;蝉蜕;斑蝥;僵蚕  相似文献   

11.
以双蒸水为溶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蚕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并用该方法测定了19-3、17-3、MS、1-1以及1-Y等12种不同虫草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以及蚕蛹虫草不同组织中的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Y菌株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达15.45 mg/g和4.40 mg/g;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则以感染而未出草的僵蚕最高;蚕蛹虫草的僵蚕体对虫草素的富集能力高于子座,蚕蛹虫草的子座对腺苷的富集能力高于僵蚕体。该结果可对探求高虫草素含量和高腺苷含量的虫草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僵蚕病又名硬化病,是由真菌寄生而引起的蚕病。病蚕尸体干涸硬化,体表皮长出菌丝和分生孢子。因病蚕尸体外面产生不同颜色的孢子,而分为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灰僵病和褐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为常见。如不及时防治,传染很快,死亡率较高。对僵蚕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万飞 《湖南农业》2004,(6):28-28
蚕的一生中,有求人们的只是几片桑叶,而奉献出来的是纤细明亮的蚕丝和宝贵的医药物质。1.僵蚕是发生僵病后蚕的尸体,它含有蛋白质67.44%,脂肪4.38%,灰分6.34%,水11.3%。僵蚕的蛋白质具有兴奋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能够祛风、镇惊、化痰、散结,适用于治疗偏头风、中风抽搐、口眼歪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探讨了玳瑁、牡■、海参、僵蚕、良姜和刺五加六种药物洒精提取液在体外诱导鼻咽癌患者T调  相似文献   

15.
<正>白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幼虫(蛹)被真菌门半知菌纲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感染或人工接种而感染致死的家蚕干燥虫(蛹)体,是我国传统中药,有着2 000年以上的用药历史。僵蚕亦称为僵虫、天虫和姜虫。僵蚕在治病方面已有了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人们也发现了其在杀虫、杀菌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白僵蚕化学组成及应用方面做一总  相似文献   

16.
虫类药多具有破积消癥、活血祛瘀、搜风通络等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综述全蝎,僵蚕,蜈蚣,地龙等在哮喘防治方面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7.
一般健康人群服用的中药处方一:鲜芦根二十克、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蝉衣十克、僵蚕十克、薄荷六克、生甘草五克,水煎代茶  相似文献   

18.
华文 《农村百事通》2009,(15):83-83
“三白五虫”除面瘫 白芍、钩藤各20克,白芷、川芎各15克,白附子6克,僵蚕、炒地龙、蝉蜕各15克,全蝎、防风各10克,黄芪30克,蜈蚣2条(另包)。  相似文献   

19.
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僵病俗称硬化病,是饲养桑蚕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桑蚕僵蚕因病源菌的种类不同可分为黄僵、绿僵和白僵3种类型。传染途径为接触性传染,病菌的分生孢子经幼虫皮肤侵入体内而引发僵病。  相似文献   

20.
<正>1.防蚕病。根据晚秋蚕生产情况,特别是在山区应用菁松×皓月等多丝量品种又在地面饲养的农户,蚕期发生僵蚕的现象较多。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以防僵为重点的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