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淑云 《种子世界》2021,(9):0117-0119
在农业诸多生产作物中,水稻是当前社会大众日常饮食离不开的作物,注重展开水稻作物有关内容的分析研究,产生的意义非常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水稻的田间管理,以及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借助分别描述的方式,研究其中的管理技术要点,明确地展示给广大水稻种植人员,为他们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1选择优质秧田在种植水稻前要选择优质秧地,这是种植水稻的基础,只有选择好的秧地才能为水稻的高产提供基础。在选择秧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秧地要有较好的蓄水能力且有良好的灌溉系统,方便进行合理的灌溉;二是选择的秧地不能是盐碱地,不能有杂草;三是选择的秧地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肥力。2选择优良品种为保证水稻高产,一是要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只有选择好的优良品种,才能达到水  相似文献   

3.
顾娟 《种子科技》2022,(7):108-110
水稻在我国种植广泛,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为害各异,种植人员应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分析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为害特征,有针对性地防治,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文章以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必要性,分析了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芳 《种子科技》2020,(6):27-27,29
基于水稻高产栽培对水稻轻简栽培技术中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以及有耕直播栽培3项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我国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影响,但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侵袭,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必须重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重点研制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解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莹 《种子科技》2019,(11):12-12,15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赢得竞争力,我国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受到高度重视。对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林 《科学种养》2013,(10):13-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洋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华阳、茅坪、八里关等地先后建立起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按照有机水稻生产要求,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将有机水稻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氮肥,不久前日本专家培育出一种可以自己供给氮肥的水稻。在这种水稻的根部成功地繁殖了可以从空气中固氮的根瘤菌。通常,根瘤菌都是在豆科植物根上进行繁殖,营共生生活,从植物体中吸取二氧化碳,而本身则向植物体提供含氮化合物。日本专家对世界各地区5000多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花药培养技术的出现,大大地缩短了水稻育种的年限,也加快了各种基因型材料的获取。本研究综述了花药培养技术概况、影响花药培养力的6个关键因素、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进展、分析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稻伤流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根系伤流液可作为其研究根系活力和诊断营养状况的主要依据,同时与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以及产量关系密切。系统综述了水稻根系伤流液的组成成分、伤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地上部的关系,并对改进水稻伤流液收集方法以及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常水稻杂交是在田间进行的,易受品种和天气情况的影响,杂交工作者也十分辛苦。近年来,笔者在探讨水稻开颖机理的过程中,观察到水稻的开花是受颖花呼吸作用和颖壳内CO_2浓度控制的,发现大于5%的CO_2气体能显著地促进发育成熟的颖花开颖,而低温处理能抑制开颖,并把这些效应应用于水稻杂交中的父母本花时控制,取得成功,由此而建立了水稻的室内杂交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稻田不同前作(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免耕抛秧及翻犁抛秧和手插秧栽培水稻的同田对比试验,摸索出赤水地区水稻免耕抛栽的最佳前作是马铃薯地,只有前作马铃薯才能解决赤水春早,水稻播期早的茬口矛盾,并可获得马铃薯和水稻两季丰收。  相似文献   

13.
蔡树良 《作物杂志》1994,10(1):34-35
高寒山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蔡树良(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科委616350)四川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大凉山区,属立体农业气候,寒地水稻分布在海拔1800~2600米地区。全州寒地稻田50万亩。寒地水稻最突出的问题是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季节短,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种子》1991,(4)
云南省杂交水稻生产现场会议7月6日~12日在思茅地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南部6个地州的农牧局长、15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及12个杂交水稻生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种水管系指水稻种子未经育苗、移栽,在旱作情况下播种,在一定时期内再建立水层管理的一种抗旱节水种稻方式。此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水稻插秧季节因干旱少雨而耽误水稻育苗、移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且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以及江苏等地,水稻产区土壤肥沃、水热适宜且全年平均气温较高,自然条件优越。近些年水稻单产量虽稳步提升,但区域差距仍然明显,南方部分水稻产区生产效益较低的状况并未改变。结合影响南方稻区水稻高产的各方面因素,并通过相关研究文献,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作出总结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继琴 《种子世界》2021,(12):0087-0089
杂交水稻具备明显的高产优势,在多年的研究与培育过程中,杂交水稻出现了较多新品种,不断优化了杂交水稻的产量、抗逆性与米质,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赢得了更多农户的满意度,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虽然当前人们广泛接受杂交水稻,但新品种推广与研究方面依然存在待完善之处。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做好选种、育秧、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更好地创新现代杂交水稻管理方式,实现安全、高效、生态种植,加快水稻行业的发展速度,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水稻的高科技种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群丛结构和辐射传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以遥感信息更精确地反演水稻冠层更丰富的结构参数,建立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本文计算并详细分析了水稻群丛结构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水稻群丛内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其叶倾角分布可用双参数椭圆函数模拟,影响太阳辐射在水稻群丛内传输的重要特征量:水稻各组分的投影函数和消光系数通过叶倾角分布函数计算是可行的;太阳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多生长于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水稻在生长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病虫害,不利于其生长。探讨了北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杨蕾 《种子科技》2017,(8):108-109
从我国的水稻种植情况来看,不仅在品种和区域上呈现出了地域性差异,在病虫害的发生上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西南地区基本以水稻种植为主,特别是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地。在水稻的生产种植中,必须把握好地域性特点,从根源上找准发生病虫害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根源性治理措施,从而不断地提高水稻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