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只均可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成鸡以局部或慢性感染、隐性感染为主。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成鸡则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2014年4月28日伊宁市某个体养殖户肉仔鸡8日龄发生了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采取措施,到11日龄时基本控制住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抓好综防措施,搞好种鸡场的白痢净化工作陆国林,施杏芬(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除通过水平传播外,还能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而成鸡则常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危害性很大,因此种...  相似文献   

4.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调查结果来看,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前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35%,后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65%。 (一)先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入孵前种蛋未消毒(这在农村孵化量小时很常见)或消毒不彻底,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患病致死。 2.孵化用具不清洁粘有病菌。在农村炕孵、热水袋孵和母鸡自孵过程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  相似文献   

6.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属于鸡群比较多见常发的疫病,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主要呈急性败血症经过,雏鸡感染后会出现大批死亡,对饲养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1病因分析1.1种蛋带菌引起鸡群发生白痢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传播方式是种蛋带菌,按照种鸡-种蛋-孵化-鸡苗的方式感染,种鸡如果感染慢性白痢或属于隐性的带菌鸡,其产出的种蛋约30%呈带菌状态,这些鸡蛋孵化出的雏鸡属于先天性白痢鸡群。  相似文献   

8.
雏鸡早期死亡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养鸡的经济效益,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原因有:雏白痢、球虫病、脐炎、维生素缺乏、脱水、挤压、啄癖、消化不良、温度差异过大、种蛋品质较差造成的弱雏等。现将防止雏鸡早期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1.雏白痢多是由于种蛋传播的。因为没有对种母鸡进行白痢检疫,而造成种蛋可能带菌,用带菌的种蛋孵化出的雏鸡便可成为雏白痢病鸡。因此,种母鸡要进行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鸡白痢病是养鸡业生产中,危害比较大的细菌病。种鸡场如果被鸡沙门氏菌污染,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这些鸡所产的种蛋同样有一定比例是带菌的,在孵化过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孵出的雏鸡有弱雏和病雏。同时该病在同群鸡中又可互相感染传播,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都易感。初生的雏鸡最易感,于孵出后1~2周内发病,死亡率高,随着日令的增长而逐渐减少,雏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染源,通常是由带菌鸡生产的带菌蛋而传播,感染蛋在孵化时成为死胚,病雏或弱雏,或在出壳后死去。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雏鸡,以白痢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养殖户通常在育雏时,通过在饮水中添加药物,预防鸡白痢。但是由于种蛋、孵化、饲养等管理不当以及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等原因,致使有些鸡场时有该病发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雏鸡脐炎是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鸡病,为幼龄雏鸡常见病。患雏不易成活,大多数在1周内死亡。因此,要想养好鸡,必须把好预防雏鸡脐炎这一关。雏鸡脐炎的症状是:患雏闭眼,垂翅,挤堆怕冷,很少采食或废食;腹部膨大、皮薄,发红或青紫色;脐上红肿、溃烂,有恶臭渗出物流出,后期结成黑痂;肛门被白色粪便粘污。雏鸡感染脐炎的主要原因是种蛋没有彻底净化,用带菌种母鸡所产的蛋进行孵化;孵化设备消毒不彻底;孵化后期温度偏高;提前出雏,造成雏鸡脐口愈合不良等。预防雏鸡脐炎的主要措施:①严格挑选优良、…  相似文献   

13.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鸡的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 ,病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稀便为特征 ,呈急性败血经过 ,两周龄以内的雏鸡致死率很高 ,可达70%以上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三周龄以后 ,免疫功能逐渐健全 ,抵抗力增强 ,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减少 ,成年鸡症状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产蛋量和受精率下降 ,终生带菌 ,并通过种卵传播给下一代雏鸡 ,周而复始的代代相传。因此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难以控制本病。鸡白痢的传播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经种蛋垂直传播 ,种公、母鸡感染白痢沙门氏菌 ,呈隐性感染 ,所产种蛋带菌 ,经孵化后 ,…  相似文献   

14.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消化道水平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雏火鸡,雏鸡多于12~15日龄时发病死亡。临床可分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1流行在受感染的母鸡,病原菌定位在卵巢、卵泡和输卵管内,使蛋在形成蛋壳之前受到病原菌感染。这样的蛋在孵化时,一部分鸡胚死于胚期,出壳的雏鸡大多在12~15日龄时发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菌鸡。水平传播是指沙门氏菌在鸡群内和鸡群之间及养殖场间的传播,主要是感染鸡排出的沙门氏菌污染了鸡场、设备、水源、饲料。垂直传播是指种鸡或种蛋感染了沙门氏菌,从而将其传染给雏鸡。孵化是感染雏鸡或小母鸡的接触传播,是鸡沙门氏菌传染的主要途径。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对该病的净化程度、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有着密切联系。一般3周龄内的雏鸡多见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或呈带菌者,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向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一、肉仔鸡饲养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免疫失败或免疫程序不当向仔鸡新城疫(ND)、甘保罗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等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一般在3周龄前完成。如果不能严…  相似文献   

17.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在雏鸡通常表现急性全身性感染,在成年鸡则以局部和慢性感染为主。鸡白痢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有的鸡群死亡率可达到100%。经卵传播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如果种鸡发生鸡白痢感染,在孵化和出壳期间可以出现死胚、死雏和弱雏。孵出雏鸡往往在第2周内出现症状,死亡高峰在2~3周。本病也可水平传播,需要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18.
肉用仔鸡白痢病的防治丁进东,杨发忠(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肉鸡场)白痢病是影响肉仔鸡成活率主要疾病之一,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3-4日龄肉仔鸡即可感染发病,从7日龄开始死亡,10-20日龄达到死亡高峰。病鸡表现畏寒拥挤成堆,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竖...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场肉仔鸡成活率的最大障碍一直是出雏前三周死亡率太高。死因主要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的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绿脓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雏鸡发病后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鸡白痢尤为突出,三周后死亡的,鸡白痢占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减少鸡白痢等垂直感染的疾病,我们采用庆大霉素对入孵前的种蛋进行浸泡消毒,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鸡白痢净化工作概述李东生广西柳州种畜场545003前言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顽固的传染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起初,鸡白痢病主要侵害初生雏鸡,称为“雏白痢”,感染后呈现急性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