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近讯     
杭锦后旗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显著作用杭锦后旗的农田防护体带已达800多公里,20个乡基本上实现了林网化,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9%,提高到了18%,生态条件明显改变,农田林网显出了防护效益。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南傍黄河,全部农田可以引水灌溉,是我区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乌兰布和大沙漠的不断侵袭,加上干燥少雨和无霜期短,严重影响农牧业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和杭锦后旗“四环”绿化、新农村生态示范引领等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及2001年开始的全面禁牧,杭锦后旗林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林草植被迅速恢复,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且枯草期长达6个月。人工林遍布全旗,30万亩红柳灌木林地与农田防护林交错分布,  相似文献   

3.
杭锦后旗全旗总土地面积二百四十三万六千亩,耕地面积八十四万亩,适宜建林网的耕地面积七十七万亩。全旗现有林十九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八万四千亩,盐碱地造林五万五千亩,沙荒造林五万四千亩。森林覆盖率7.9%。共营造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总长四千四百八十公里,林网化程度达71.6%。三分之二的人工林是三中全会后搞起来的,1983年造林十万四千亩,创历史最好水平。五原县全县总土地面积三百八十五万亩,人口二十三万,耕地面积一百万亩,全县宜林荒地较多。过去林业比较落后,解放三十年来,林木保存面积只有十万  相似文献   

4.
在“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八年中,杭锦后旗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狠抓造林和管护工作,到1985年底,已营造农田防护林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防护林带共有10060条,总长度达18500华里,形成网眼11123个,有效防护面积74.2万亩,成为河套地区第一个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化的旗县。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面临黄河,背靠青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全旗共有20个乡,163个村,1054个社,农业人口218万人,耕地面积84万亩。百年前这里到处是“  相似文献   

5.
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小召公社,近年来林业生产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目前,造林保存面积达1.8万亩,比1977年增加了1.3万亩。1977年至1981年间,平均每年造林保存面积为2700余亩,营造农田防护林带435条,总长213公里,构成216个网眼,使4.3万亩农田初步受到保护,防护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量也随着提高,甜菜和油料的产量,近两年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田防护林的目的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确保农田高产稳产,并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的农田防护林和苗圃防护林的林带建成后进行了统一的抚育管理.测定项目包括农田防护林现存量、农田小气候、农田产量和林带枝叶量,测定林带树种为辽杨、北京杨、群众杨,测定的时间为1981年-1984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为重点的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大成绩。作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平原绿化,近几年也有一定发展,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已经增长到7.5%,已建农田林网面积占适宜建林网的农田面积的45%,并且涌现、出一批农田林网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其中既有赤峰市郊区、赤峰市红山区、凉城县和土默特左旗等一些老典型,又有象开鲁县、通辽县、杭锦后旗等一些新典型。  相似文献   

8.
郭宗江 《防护林科技》2012,(3):89-89,91
通过论述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建设农田防护林的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阐明建设农田防护林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要途径。提出:只有提高民众对农田防护林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民众建设农田防护林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才能促进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又好又快开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农田防护林作为一种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有力措施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工作也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最早从事农田防护林研究工作的是苏联。它在1931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西省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的成效、当前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农田防护林建设构想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及其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生态、经济功能的明确是防护林建设的基础;合理布局,提高物种丰富度,才能有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林权改制是促进防护林建设的动力;构建荒漠绿洲生态新体系,完善防护林管理体制,才可促进农田防护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兵团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维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改善绿洲职工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保障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目前,兵团各植棉团场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田灌溉,加之现有防护林模式存在着一定缺点,这些均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对如何提高今后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护,提出对策和措施,为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田防护林是平原农区林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农区生态建设的骨骼框架。建设和保护好平原农区的防护林,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睢宁县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农田防护林建设方面,经过广大干群多年的艰苦努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已于2000年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的验收,成为“江苏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县”。瞧宁县在农田防护林建设和管护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直总结,不断改进,以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科学规…  相似文献   

14.
农田防护林是为了调整与改善脆弱、多灾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建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其最高目标是建立或恢复持续而稳定的高生产力水平、高生态效益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中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与防护效应两个方面作综述,并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林防护林,增加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政策法规     
湖南省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近日,湖南省林业厅向全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一是指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依法采伐、及时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16.
晋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效益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防护林是林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晋中地区农田防护林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科学建设农田防护林的对策,并对农田防护林的效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农田防护林是高效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农田生态环境的多种因素中,其作用最为重要和广阔。农田防护林建设首要任务是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免自然灾害的危害,并且它本身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林产品。当然农田防护林也有一定的负影响,如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等,但这些可以通过采取很多措施加以减免,使农田防护林真正发挥出最大的防护效益。营造农田防护林,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农田,改善农田小气候,改良土壤,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降低风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免干热风、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作物的直…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地区生态农田防护林已初具规模 ,并且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在这种新形势下 ,如何进一步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 ,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经济效能 ,将农田防护林建设当成群众自觉行动 ,变被动为主动 ,使农田防护林建设继续得到巩固与发展 ,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上应该解决的主要课题。建设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 ,提高农田防护林经济效能 ,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1 生态型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认识不高 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缺乏全面系统的正确认识 ,国家强调生态效益 ,乡村农民则着眼于经济效益 ,两者难以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政府…  相似文献   

19.
自治区赤峰市郊区太平地乡的农田防护林闻名遐迩。如今,这里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又引起专业技术工作者们的巨大反响。太平地乡营造农田防护林,始于1966年,如今,已形成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网格井然、布局合理、自成体系的农田防护林工程,面积达500公顷。这一绿色工程到1977年前后,林木生长速度相应减慢,林带大多已到了成熟期。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灌木农田防护林就是用纯灌木树种营造的农田防护林。问题的提出始于1980年,当时,吐鲁番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出现新的情况,造林条件较好的农田已基本实现林网化,但因为农业用水较为紧缺,还有十余万亩灌溉条件很差的农田(浇水次数很少的低产田),半休闲农田(只种夏粮或只种秋粮,有半年不浇水),轮休地及盐碱较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