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韩国农机化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70年),是农业机械化起始阶段,主要是普及耕整地机械;第二阶段(1cj7l~1980年),是扩大普及农业机械阶段,这一时期韩国大力推广手扶拖拉机、水泵和脱谷机;第三阶段(1981年至今).是扩大普及水稻栽插、收获机械,全面实现机械化阶段。韩国的农业机械在其强大的工业化水平支撑下,从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到果树、畜牧业机械和园艺设施机械等,研制和生产都迟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是与政府的农机化政策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4445万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60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4040美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国民  相似文献   

4.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4445万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60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4040美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29.7%;农业劳动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29.7%下降到2002年的7.5%。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韩国工业化过程,增加农业财政投资,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评述,认为对宿迁市建设现代农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新村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的新村运动宋英韩国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60年代旬开始,经济持续高速发民。1961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仅83美元,发展到1995年人均国民生年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破世人誉为“汉江奇迹”、‘亚洲四小龙”。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  相似文献   

7.
韩国的新村运动对促进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村民进行精神启蒙和教育,逐步形成了“勤奋”、“自助”、“协作”和“奉献”的基本精神。在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经济开始起飞,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同时发展。韩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  相似文献   

8.
黎海波 《湖南农机》2006,(Z1):126-128
韩国的新村运动对促进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村民进行精神启蒙和教育,逐步形成了"勤奋"、"自助"、"协作"和"奉献"的基本精神.在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经济开始起飞,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同时发展.韩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  相似文献   

9.
韩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是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土面积98992km2,总人口4600万。农村人口、农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10%。  相似文献   

10.
一、面粉工业的发展应以确保食品安全为前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食品加工必须实现工业化,食品工业化的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食品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食品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食品添加剂就是百姓关注度最高、食品加工企业领域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工业化进程,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内广泛地应用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我国的工业劳动者从繁重的传统手工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对于其智能方法的控制却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工业化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现状,并对工业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以水稻为主的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对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呼唤,已成为近几年我国农机化的最强音。为学习邻国经验,1997年10月29日至11月14日,我随中国农业机械代表团一行十三人分别参观考察了韩国和日本的几家主要农机生产厂,并就我国农机的生产,特别是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同韩国和日本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了座谈。由于季节的原因,实地收割的考察没有实现,主要侧重于工厂企业内部的座谈、参观、介绍,并看了录像。一、取他山之“石”1.韩国之行代表团在韩国期间考察了亚细亚等七家公司,对韩国农机产…  相似文献   

13.
韩国从70年代以来,持续开展了一些大规模的农机化项目。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的全程生产机械化。90年代后,随着加入WTO,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30%的土地改种蔬菜等经济作物,农业已逐步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产业。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70年代初,韩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经济计  相似文献   

14.
韩国于70年代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 ,8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工业化过程。农业机械工业表现出总体上先扬后抑 ,不同农机品种表现略有差异的特点。从保有量的变化看 ,大体上可以将农机分为三类。一类是进入成熟的产品 ,保有量在90年代后基本维持稳定 ,如值保机械(包括机动喷雾机、稻田喷雾机等)、水泵、割捆机、收割机等。第二类产品处于衰减阶段 ,保有量在9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 ,如脱粒机、收获机械、喷雾喷粉机。第三类是仍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保护地机械、谷物烘干机、果园用喷雾机、选果机、播种机等 ,在90年代仍维持平衡的增长势…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在建设农业强省中的作用省农机鉴定站曹小雨省委、省政府决定,到本世纪末,要把我省初步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说:“湖南要想成为农业强省,就要实现农业工业化,而实现农业工业化要靠农机,农机要带头,科技要领先,湖南靠5000万农...  相似文献   

16.
《山东农机化》2005,(2):21-21
农业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亚洲除了日本、韩国等工业国,大部分国家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亚洲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要,农业生产必须与人口同步增长。然而,多数亚洲国家人口增长率高达2%以上,农业生产的增长却相差甚远。在欧美工业化国家,尽管农业从业人口不足10%。  相似文献   

17.
去年,笔者有幸赴韩国考察,目睹了先进国家农业机械化规模及发展状况,了解了韩国发展农机化的经验和做法。 一、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 韩国土地总面积为992.7万公顷,其中森林占总面积的65.2%,农业用地占总面积的20.5%,其中62%为水田,水稻是最主要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装备》2005,(5):78-78
最近两年,“韩流”劲吹,《蓝色生死恋》、《大长今》让电视迷们如痴如醉,韩国泡菜令好吃者大快朵颐,韩国服饰也是千奇百艳。其实,韩国的农业装备也一样的独具特色。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的国家。韩国的农机产品30%出口国外。韩国生产企业展示的小型农机产品很受欢迎。我国云南省按农业部的安排有8个县为韩国贷款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每个县安排韩国贷款600万元。随着韩国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产品出口量的增加,韩国农业装备产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农机产业的发展对产品出口的依…  相似文献   

19.
由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主办,韩国农机工业协同组合、天安市政府、韩国农民新闻社联合承办的2012第11届韩国国际农业机械材料博览会于10月30日—11月3日在忠清南道天安市三街口公园隆重举行。应韩国农机工业协同组合的邀请,记者与黑龙江佳木斯的部分农机企业CEO全程参加了为期5天的博览会,不仅参观浏览了琳琅满目的最新现代化农机具,更是亲身感受到韩国大步迈向世界农机大国、农机强国的超常举措,所见所闻令人感叹,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在世界工业领域也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地位,而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同时也应该做到与国际工业化相接轨从而进一步寻求更高的发展前途。英语素养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中就成为了搭建中国工业化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桥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比较通用的沟通语言出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但是英语在中国虽然有所普及,但是对于英语素养的培养却是少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很容易对工业化生产和推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