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温室大棚黄瓜苦味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温室黄瓜栽培中的重要问题。据笔在陕西不同栽培区域的调查,约有30%的棚室发生了苦味瓜现象。苦味不但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而且明显降低了种植效益。黄瓜之所以产生苦味,是由于黄瓜的植株中含有苦味素C(C10H28O3)的缘故。昔味素C的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叶片的叶位越高其含量越高。苦味素C不仅存在于植株内,  相似文献   

2.
安丽君 《长江蔬菜》2005,(11):31-31
温室黄瓜的栽培期比较长,一般不采取摘心或换头等技术控制其生长,所以黄瓜植株的高度一般都可长到3 m以上.植株过高,尤其当植株顶到棚顶薄膜时,势必影响薄膜的正常透光,且株间相互遮荫,导致温室内通风透光不良,一方面影响黄瓜品质,另一方面导致病害传播,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所以适时落蔓,降低植株的高度,是实现温室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尚虎山  刘效瑞 《北方园艺》2007,(10):106-107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硼营养液对黄瓜叶面积、茎粗、节间距、株高和不同组织的鲜、干重及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高浓度硼对黄瓜植株产生较大毒害作用,适量硼可促进黄瓜幼苗对基础养分的吸收;硼毒害有可能影响黄瓜植株细胞的透性;黄瓜植株可忍耐高浓度硼,而对低浓度硼则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态氮素对温室沙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及其不同比例对温室沙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营养液氮素中铵态氮的比例,可以促进秋冬季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春夏季的早期产量。但对总产量无显著影响。施酰胺态氮素的黄瓜植株在秋冬季生育不良,但在春夏季生育正常。本试验还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及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上海大都市的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给黄瓜的轮作生产带来了难度。由于温室大棚黄瓜连作,病害逐渐积累,植株死亡率高,导致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此,我们引进应用了黄瓜的嫁接技术,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嫁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黄瓜的抗逆性得到增强,产量大幅度提高,因而受到种植者的欢迎。在此将嫁接黄瓜的育苗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代温室生产中,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产生率,一般采用长周期栽培。科学合理地进行植株调整,充分利用温室小环境中特定的温、光、气、湿等气候条件,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是发挥长周期生产产量潜力和提高产品商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伞形整枝方法是较普遍采用的、较适于现代温室黄瓜栽培的一种整枝方法。笔者在引进的荷兰玻璃温室里,1996年9月初至1997年8月底,种植了两茬黄瓜,每茬  相似文献   

7.
补光对冬春茬温室黄瓜植株长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优303"黄瓜为试材,研究了补光对冬春茬温室黄瓜植株长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单瓜重均有所提高,每667m2产量较对照提高12.5%,净增产值8.4%,并明显提高了黄瓜的品质;尤其遇到连续阴天时,补光栽培表现出较强抗病增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7,(2):54-55
北方日光温室深冬季节栽培黄瓜,经常遭受连续的阴雨雪及低温的侵袭,温室黄瓜容易出现黄化和急性萎焉及病害大面积发生的现象,导致黄瓜减产甚至绝收,种植户损失惨重。通过温室内安装植物补光灯,推广植株补光关键技术措施,可有效解决低温寡照造成的黄瓜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温室生产中,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长周期栽培。科学合理地进行植株调整,充分利用温室小环境中特定的温、光、气、湿等气候条件,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是发挥长周期生产产量潜力和提高产品商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伞形整枝方法是较普遍采用的、较适于现代温室黄瓜栽培的一种整枝方法。笔者在引进的荷兰玻璃温室里,1996年9月初至1997年8月底,种植了两茬黄瓜,每茬  相似文献   

10.
温室栽培黄瓜不易坐瓜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主要原因 1.1 温度不适。幼苗期,由于温度较高,花芽分化倾向于雄花,雌花少。在结瓜期温室内气温如果低于13℃,黄瓜便停止开花,在10~12℃以下,黄瓜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后期当温度高达35~40℃时,茎叶的生理机能就受到影响,落花落蕾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进入深冬季,温室越冬茬黄瓜易出现生长衰弱,生长点萎缩甚至停长、植株抗异性差、病害加重,加之今年入冬后主要以连阴雨天气为主,棚内光照、温度严重不足,导致温室黄瓜出现以下不良症状,现将几种常见的不良症状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6,(3):11-13
为研究外源补光对温室遮光部位黄瓜生长的影响,以‘绿剑’旱黄瓜为试验材料,在冬季对模拟温室墙下的植株分别进行补光,并以未补光植株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生长情况、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光合作用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W1较WCK的产量提高了146.96%,处理E1较ECK的产量提高了245.15%,说明通过一定的外源补光,能够有效地提高受到遮挡植株的各方面生理指标,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温室黄瓜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黄瓜嫁接技术刘明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黄瓜嫁接是利用高度抗枯萎病的南瓜换根,不但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还因为南瓜根系强大,吸收能力强,生长旺盛,植株生育期延长,不易衰老,瓜条生长快,容易获得高产。特别是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耐寒力强,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为摸索黄瓜嫁接技术新经验,推广优质高效温室黄瓜生产技术,以黄瓜品种中农21号为接穗,以日本白籽南瓜为砧木,进行黄瓜嫁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嫁接黄瓜植株根系耐低温、耐旱、耐弱光能力增强,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根系病害(土传病害),而且黄瓜早期产量可提高22.6%。  相似文献   

15.
《中国蔬菜》2015,(1):69
<正>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温室黄瓜新品种。突出特点是高产、抗病、商品性好,是目前温室黄瓜主栽品种津优35号的替代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早熟,连续坐果能力强;对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抗  相似文献   

16.
目前 ,上海地区引进温室种植的黄瓜多为进口品种 ,此类品种适宜大型温室吊式栽培 ,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品质好 ,但价格昂贵 ,降低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为此 ,我场开展了北欧型温室黄瓜新品种选育 ,现已育成此类黄瓜新品种 ,定名为“锦绿”黄瓜。 2 0 0 1年 4月 2 8日通过市科委成果鉴定。现将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特征特性 “锦绿”黄瓜为北欧型温室黄瓜品种 ,全雌性型 ,每一节均着生雌花 ,多为单生 ,少数多生雌花 ,单株连续结果 ,吊式栽培可长达 8m(米 )。瓜短棍状 ,成熟瓜长 18cm(厘米 )左右 ,粗 4cm ,皮绿色 ,网纹…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黄瓜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以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试验设定667 m2每次10、20、30 m3的不同灌水量,研究灌水量对温室栽培自根与嫁接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次667 m2灌水10 m3的减量灌溉不仅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能在保持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果实的品质;嫁接栽培对提高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白露佼  蔡芳  王鹏 《长江蔬菜》2015,(20):95-97
为明确青海互助县温室大棚黄瓜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类,随机调查种植黄瓜的日光温室,采集发病的植株组织,对白粉菌进行无性型扫描电镜观察和 DNA 提取。试验结果发现,互助县温室大棚内白粉菌为苍耳单囊白粉菌,生产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可结合高温闷棚灭菌。  相似文献   

19.
周军 《中国果菜》2003,(1):21-21
由于温室无流失条件,大部分肥料被作物吸收后,剩余未被吸收的氮、钾等肥料全部残留在土壤中,常年聚积就会使土壤浓度过高,造成土表盐类的积聚,对黄瓜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由于温室内温度较高,水由下向上运动较快,易将土壤中所含盐类带至地表,损伤植株根部,妨碍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1危害症状 温室盐害常使黄瓜茎尖萎缩,心叶褪绿,未展开的叶柄向内弯曲。中心部叶片常出现“镶金  相似文献   

20.
杜中平 《北方园艺》2011,(13):57-58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北京-青海科技合作示范温室内,引进6个黄瓜品种进行温室夏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栽培品比试验,对植株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特性以及产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黄瓜品种中"北京402"表现最好,其次是"北京403"和"博杰605";"北京402"可作为青海地区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