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3.67×108元/a,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为22 274.65元/(hm2?a),其中直接价值为895.17×104元/a,仅占到服务功能总价值的2.44%,而间接价值高达3.58×108元/a,两者之比1:39.95,间接价值中大小顺序依次为:土壤保持>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科研文化。轿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到东川区和禄劝县总面积的3.09%,但贡献的生态服务价值可相当于两区县2008年GDP之和的6.60%,从人均来看,当地每人每年可获得其生态服务价值达470.69元。研究结果表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对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如何清晰地界定湿地各项生态系统的内涵和范围提供方法,进一步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体系与方法,以期为评估结果在实际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研究案例,揭示出中国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主要缺陷是注重实际案例的研究,而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对评估体系和方法进行完善的研究较少,直接套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较多。最后,根据现有研究进展,提出了充分利用“3S技术”以及国际重要湿地检测中心技术平台,完善数据采集、布点系统、分布测试和数据处理等监测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钱翠  李子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123-127
在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的关键内容和焦点,已成为各国关心的主要问题。目前,流域生态系统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格局、结构和组成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通过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探讨和研究,便于人们认识流域尺度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深入探讨流域综合治理等问题。阐述了当前国内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研究对象、时空变化及研究趋势,并对其总体概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旨在为今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芦苇沼泽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芦苇沼泽湿地被当作开发的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法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假设其芦苇沼泽湿地全部开发为稻田,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395.0万元。开发为稻田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925.4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8%。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8项,主要表现在水分调节功能价值和控制侵蚀、保护土壤价值分别占整个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35%和32%,开发为稻田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4项,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价值,占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5%。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际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最新研究,在简要概述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背景及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尺度上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动态,并根据以往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做出展望:开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生态学长期定位监测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仍需进一步完善;开展干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根据自然保护区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基于欧氏距离理论,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4方面选取13项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并采用指标诊断方法分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A值)为0.656;水源保证率、土壤pH、植物群落动态平衡、动物群落动态平衡、人口密度、取水量与储水量比值、湿地产出价值与投入资金比等7个指标对A值的贡献为正;土壤有效磷、湿地资金投入能力和供给功能种类等3个指标对A值的贡献为负。本研究基于欧氏距离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较真实地反应了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情况,分析了现存问题,并为进一步改善保护区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关帝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旨在为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开展森林经营及生态效益补偿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本研究依据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关帝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关帝山国有林区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214.42亿元,各功能价值量最大的为净化环境价值、涵养水源价值、释放氧气价值,占总价值量的81.62%。各保护区、林场价值量最大的为文峪河林场14.91亿元,最小为吴城种子园2.29亿元。主要林分类型中,乔木林占总价值量的85.46%,灌木林占14.54%,主要树种价值量排序为:油松>辽东栎>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侧柏>云杉。关帝山国有林区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科学开展保护修复,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开展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最大化发挥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岳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17-6921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多样性对景观吸引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植物多样性对景观美感、生态系统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对景观吸引力具有显著贡献,可以提升景观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植物多样性的融合还能够增强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空气质量、水循环等生态系统服务,进一步提升景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此外,植物多样性对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用户参与和互动的促进也是不可忽视的。综合分析植物多样性对景观吸引力的关系,本研究强调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崇明东滩湿地作为“上海后花园”,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量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68亿元,其中比重最大的为物质生产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分别为10.93亿元和7.6亿元;按照价值量大小依次排列为降解污染物价值、气候调节价值、调洪蓄水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栖息地价值以及科研文化价值。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徐丽霞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55-8259
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避难所,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过度的旅游活动导致了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异,减少了物种多样性,改变了生态过程,甚至影响了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性。这些变化不仅对植物群落本身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更大的生态系统,如土壤、水资源和动物。因此,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和干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在旅游活动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赵军  高超  胡秀芳  魏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32-137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有关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本研究借鉴引文分析方法作为论据支撑,评述近2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各时段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集中在社会与文化、权衡与管理、评估与模型、生态付费、景观格局、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问题、形成机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特性、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福祉之间的耦合关系5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趋势及并分析了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指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要多学科乃至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的原因,最后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白银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白银市土地利用状况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定白银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价白银市2009—2017年土地利用状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9—2017年,白银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56.75亿元下降到56.49亿元,总体呈下降趋势,各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都呈下降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549.18万元,减少最多,人口对生态系统负荷呈减轻趋势;(2)白银市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受建设用地增加较多,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影响较大,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从保护生态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方面,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存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生态旅游是少数民族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定量测度其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合理规划与开发,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选择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经济效益、客源市场、区位交通、社区参与和管理措施等影响和制约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的7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借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禀赋较好,属于高潜力型,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容量低、相关产业的带动效果小,特别是区位交通、社区参与以及管理措施等的滞后,影响了目前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结果与现状相符,证明生态旅游潜力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准确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1992、2000、2008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应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双流县16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为研究区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92—2008年间双流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水田)和林地分别减少28207.249 hm2和1752.915 hm2,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增加17034.99 h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水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转移。(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4508.859×104元,但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不同,其中1992—2000年的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0.59%,而2000—2008年增加16.024%。(3)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的转移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负流向,总值分别达2197.233×104元、5317.460×104元。(4)生态价值系数变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相对敏感性为: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水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水域的影响最大,耕地(水田和旱地)和林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森林类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森林类保护区土壤的深入研究及对其保护提供指导。森林土壤养分的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最终分布格局是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环境因素是土壤养分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效的人为管理方式能促进森林土壤养分的积累,而不当的干扰则会造成养分显著流失。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能够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保护区建立森林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站,是全面掌握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较好途径,最终为保护区森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