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山区油菜大面积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点播、翻犁撒播产量分别比翻犁移栽低11.1%、19.8%,纯收益分别比翻犁移栽多69.4元/667m2、16.9元/667m2,说明油菜直播具有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菜免耕栽培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菜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移栽产量162.1kg/667m^2,净产值354.7元/667m^2;翻耕移栽产量166.8kg/667m^2,净产值332.8元/667m^2;翻耕直播产量125.1kg/667m^2,净产值171.3元/667m^2;少免耕直播产量113kg/667m^2,净产值179.6元/667m^2;全免耕直播产量88.9kg/667m^2,净产值117.5元/667m^2,免耕移栽稳产、增效。在油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菜苗期性状与其稻茬免耕直播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为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根冠比、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15个油菜品系免耕产量损失率,并比较苗期各生理指标与免耕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油菜品种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差异因品系而异;(2)与翻耕比,免耕栽培时地上部干重、经济系数或千粒重降幅小的品系产量损失率也小;(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产量损失率与油菜苗期根冠比、抗旱性及耐渍性显著负相关,与苗期氮肥利用率显著正相关;(4)栽培管理上应选用苗期根冠比大,抗旱性、耐渍性强及苗期生长稳健的品种,抗旱防渍,平衡施肥可提高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方式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及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在贵州遵义油菜主要产区进行的稻田免耕直播、免耕移栽以及稻田翻犁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免耕种植方式下,黔黄油21号生育期缩短,特别是稻田免耕直播,全生育期只要201 d,成熟期比稻田翻犁移栽提早7 d,同时免耕种植方式下可适当降低植株高度,而稻田翻犁移栽种植方式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明显高于免耕种植方式,而产量以稻田免耕移栽方式为最高;稻田免耕移栽种植方式单位面积(667 m~2)纯收入所获得的纯收益为511.4元,明显高于稻田翻犁移栽种植方式(164.70元),与稻田免耕直播(493.90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以及农村劳力转移,以往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油菜翻耕移栽的精耕细作模式将逐步淘汰,而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将成为当今油菜主要栽培模式.免耕直播包括撒播、条播、穴播等3种方式,产量效果有异.为此,我们进行了油菜免耕3种直播方式的比较试验,以求选择适宜当地的免耕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相似文献   

8.
油菜稻茬免耕移栽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油菜稻茬免耕栽与其它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表明: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稻茬翻耕移栽产量无明显差异,两种移栽方式较同品种小窝点播分别增产11.32%和12.77%,达极显著水平,同是小窝点播的甘兰型油菜较芥菜油菜增产20.93%油菜稻在茬耕移栽与稻茬翻耕移栽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不大,除千粒重处,两移栽方式的经济性状均优于差异不大,降千粒重处,两移栽方式的经济性状均优于小窝点播,它们均以较好的幼苗素质,较  相似文献   

9.
傅成林 《中国种业》2011,(Z2):57-5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与大豆、花生、芝麻并列为四大油料作物。菜子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经简单整地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免耕直播油菜与育苗移栽油菜对比,不仅省去了育苗、移栽和翻耕整地的劳动成本,而且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技术到位,其单位面积产量完全可与育苗移栽油菜相媲美,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轻型  相似文献   

10.
张瑞茂  曾章丽 《种子》2013,32(2):107-109
为模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金农油1号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措施,设置6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与投入是普通育苗移栽>免耕移栽>整地撒播>整地直条播>整地直播>稻桩免耕点播;单位面积净收益是整地撒播>稻桩免耕点播>免耕移栽>整地直条播>整地直窝播>普通育苗移栽;整地撒播、稻桩免耕点播、整地直条播、免耕移栽都可作为金农油1号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地加以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对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播种期设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3期播种,种植密度设18万株/hm2、27万株/hm2、36万株/hm23水平,稻草覆盖数量设0、2250kg/hm2、4500kg/hm2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大,适期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播种后覆盖稻草,能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和培肥地力;种植密度18万~36万株/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浙江省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农艺措施为10月20日撒直播、种植密度27万株/hm2、稻草覆盖量2250kg/hm2。  相似文献   

12.
稻油轮作制中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适宜重庆特殊生态地理条件的油菜最佳栽培方式,以‘渝油21’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耕制方式和栽培模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移栽产量第一,油蔬两用技术经济效益最高,纯收入达9155.25元/hm2,比对照育苗移栽增收4150.5元/hm2;其次为免耕撒播,节本增效,纯收入为6646.5元/hm2,比对照增收1641.75元/hm2。高密度直播也能实现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使得油菜生产机械化在低山丘陵地区成为可能,农机农艺融合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种量研究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栽培技术是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密植作物一项全新的栽培技术,仅有一些经验总结,对其增产、保墒、增效以及生态生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根据省农技总站的安排,期望通过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播种量研究试验,对全膜覆土穴播条件下冬小麦的适宜播种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当播种量为441.45万粒/hm2时,水分利用率最高,达10.96 kg/(hm2?mm);随着播种量增大,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降低。秦州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的最佳播种量为441.45万粒/hm2~539.55万粒/hm2,即9~11粒/穴,理论最高产量可达6463.73 kg/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栽培方式对“绿旱1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育秧、同期移栽的情况下,地膜覆盖旱栽产量最高,较水栽(CK)增产6.5%,增产达显著水平;直播栽培较育苗移栽生育期缩短15~25d,产量较水栽减产9.2%以上,减产达显著水平;“绿旱1号”进行旱作栽培水分利用率高,节水效果好,其中地膜旱栽的灌溉水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最高,分别是水栽的8.3倍、3.2倍;各处理纯收入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手工旱撒播>手工旱条播>露地手工栽插>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手工水栽。因此,在水分缺乏、劳力紧张的地区,“绿旱一号”生产上宜采用旱撒播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信阳直播油菜的最佳播期,根据当地油菜生产特点和直播油菜高产栽培规律,开展了关于直播油菜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品种信油杂2906,设置5个不同的播种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信阳地区油菜播种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产量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完善“甘薯/鲜食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甘薯玉米套作体系下获取甘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玉米群体对玉/甘薯模式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以B1M1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5万株/hm2)最高,总产值98609.19元/hm2,其次为B1M2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和B3M2处理(6月2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产值分别为87423.65元/hm2、82179.4元/hm2,分别比最低的B4M3处理(7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高65.43%、46.66%、37.87%。薯玉套作体系中玉米在6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有利于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茬口条件下,比较油菜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为鄂东地区晚收稻田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冬油菜为试材,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油菜产量和效益数据。与旋耕飞播相比,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籽产量平均增加561.5 kg/hm2,增产率平均为25.7%,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28.6%;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产值平均增加3023元/hm2,毛收入平均增加4523元/hm2,主要原因是免耕飞播减少了秸秆离田、种子农药用量、旋耕整地和除草防病四个方面投入,两年投入共计平均减少1500元/hm2。油菜免耕飞播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油菜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具有节本增效的优势,适宜在鄂东晚收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油菜稻茬免耕、免耕直播与育苗移栽技术在产量、生产投入及经济效益上作对比。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直播(密度为20 000株/667m2)与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油菜翻耕移栽(密度为6 000株/667m2)、稻茬免耕移栽(密度为6 000株/667m2)的单产相当,并可节约生产成本,缓解劳动力需求,提高单位净产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甘肃东部旱作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及大豆生产春季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大豆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以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播种等4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沟播使大豆提前出苗5天,生育期缩短12天,促进了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大豆各生育阶段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全膜覆盖沟播能够有效协调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有利于灌浆和高产,连续4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80.8 kg/hm2和7.30 kg/(mm·hm2),较露地平播提高40.9%和53.4%。因此、全膜覆盖沟播可作为甘肃东部旱作区大豆生产的高产栽培模式,对提高旱作区大豆降水利用效率和高产田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