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早春水稻旱育苗背景下,研究了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秧苗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明确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东北稻田土壤为育苗基质,添加0、5.0%、10.0%、15.0%、20.0%(w/w)的生物炭,进行保护地旱育水稻秧苗。出苗后30 d测定秧苗根系形态建成和解剖结构等性状,分析生物炭对水稻秧苗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5.0%生物炭时,水稻秧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明显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10.0%时,各项根系形态指标达到最高值;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形态指标下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细根增加。同时,添加5.0%生物炭时,根半径、根截面积、根表皮厚度、根皮层厚度、皮层腔面积、根导管数量及导管面积等性状指标也相应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5.0%~10.0%时,根解剖结构各项性状指标达到最大值。当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解剖结构性状指标也有下降趋势。根系增粗主要源于根表皮及皮层发育良好。在东北冷凉地区进行保护地水稻旱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生物炭(5.0%~10.0%)有利于秧苗根系的伸长及增粗,形成发达根系,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2.
<正>问:黄瓜定植1个多月了,叶黄茎细不长个,晴天萎蔫,可能是沤根了。主根看着倒是没事,不黄,就是不向下长,侧根都跟开水烫了的一样,怎么补救能让黄瓜尽快生出新根?答:黄瓜根系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黄瓜根系一旦损伤很难恢复,且再生能力较弱。黄瓜发生沤根后,首先要松土排湿,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促进黄瓜根系生长。沤根以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为了维持黄瓜秧苗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肥,要及时根外补充水肥,即叶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抗旱性苦荞根系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抗旱性苦荞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为干旱胁迫下苦荞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抗旱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并分析了正常供水、重度干旱条件下不同抗旱性苦荞品种迪庆苦荞(耐旱)、黑丰1号(旱敏感)根系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增加了苦荞根冠比、根系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而最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显著降低。随着生育期推进,各处理苦荞最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MDA含量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根冠比、Pro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品种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测定时期迪庆苦荞的根冠比、最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系Pro含量均显著高于黑丰1号,MDA含量则显著低于黑丰1号。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处理苦荞根表面积、最大根长等指标在测定时期内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均符合指数函数,根体积、MDA含量等指标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规律。干旱胁迫下苦荞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表现为对地上部的影响大于对根系;与黑丰1号相比,迪庆苦荞耐旱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塑造良好的根系结构是发挥高粱高产潜力,提高粒用高粱产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研究乙矮合剂(ECK)对高粱根系形态建构和产量的调控效用及其作用机制,2020—2021年设置田间试验,以中高秆型高粱品种辽杂19(Liaoza 19, LZ19)和矮秆型品种辽杂37 (Liaoza 37, LZ3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高粱五叶期叶面喷施0.75 L hm–2的ECK处理,对照喷施等量清水(CK)。结果表明,高粱根系干重从开花期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乙矮合剂(ECK)显著增加LZ19和LZ37灌浆期和成熟期根系干重,根系干重分别较CK增加11.4%和19.7%、10.6%和9.9%。在灌浆期,ECK提高LZ19在灌浆期的细根和中根(根系直径<4mm)根长和根表面积以及LZ37不同直径下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成熟期, ECK提高LZ19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以及LZ37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并且2个品种的上述根系形态指标中粗根(根直径≥4mm)的增幅最大。相比CK,ECK处理下2020年和2021年LZ19增产3.3%和13.4%; LZ37增产1...  相似文献   

5.
燕麦根系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在燕麦苗期,研究了磷素充足供应和缺磷胁迫两种条件下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0d的缺磷胁迫,燕麦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充足供磷处理,但根系总长并未表现为缺磷处理显著低于充足供磷处理,而且根冠比、比根长却表现为缺磷处理显著高于磷素充足供应处理。缺磷条件下比根长的增加与根轴直径的减小是一致的,因此根轴横向生长减弱可能是导致缺磷燕麦根系比根长增加的原因。由于比根长的增加意味着消耗同样的同化产物,却可以形成具有较大吸收范围的根系,因此燕麦根轴直径减小、比根长的增加是燕麦对缺磷胁迫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水稻根系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MDJ30)与龙稻5(LD5)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根干重均显著下降,且随盐浓度增加下降幅度不断增大。相同盐胁迫处理,耐盐品种LD5的相对根长、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系活力、相对根干重均大于盐敏感品种MDJ30。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冠比不断下降,且灌浆期S4处理的根冠比显著下降。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均下降,相同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相关性状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盐胁迫下根系生长受抑制不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黄瓜幼苗对氮素用量及氮素形态的响应特性以指导育苗期间合理施肥,以硝酸铵磷(NO3--N:NH4+-N为0.9:1.0)为供试肥料,研究同时提供NO3--N和NH4+-N的情况下,不同氮素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氮素施用可显著增加植株叶面积和株高,但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50~200 mg N/株);植株幼苗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氮素黄瓜幼苗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降低(尤其氮用量100 mg/株),根系直径在0.5~1.3 mm和1.8~2.6 mm范围内的根长下降明显。氮素用量显著影响了地上部氮、磷、钾的浓度及吸收量,对根系的磷、钾浓度和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较小;综合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状况,氮素用量在50 mg/株及150 mg/株时,黄瓜幼苗的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研究短期淹水对土壤氧浓度的影响及不同叶龄水稻幼苗生物量、株高和根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短期淹水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生理机制。试验分别在小拱棚自然光照条件下和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共设置5个处理:全程无淹水处理(CK)、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淹水处理(T1)、二叶一心期到三叶一心期淹水处理(T3)、三叶一心期到四叶一心期淹水处理(T3)、全程淹水处理(T4)。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育秧土中的氧浓度迅速下降,在大约5 h后接近零,撤除淹水处理后,随着土壤中重力水的流失,在不到5 h内,土壤中的氧浓度迅速升高至大气氧浓度状态;不管是从哪个叶龄期开始,淹水处理在短期内促进了水稻幼苗生长,其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均比对照增加;不同叶龄期实施的短期淹水处理对水稻根系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降低了各种氮代谢酶的活性。不同叶龄期短期淹水处理对秧苗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别,尽管如此,三叶期前短期缺氧处理对水稻幼苗根系氮代谢酶活性的短期影响不同于分蘖期及以后短期缺氧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磷效率大豆基因型根形态构型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82-185
探讨大豆根系形态构型指标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反应,研究根系形态构型指标与磷效率的关系。本试验选用3个“磷低效”大豆基因型D3、D17和D18及“磷高效”大豆基因型D34、D37和D38,采用田间试验,设高、低磷两个处理,对大豆基因型磷效率与根形态构型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磷处理下,供试大豆根系各形态构型指标和根干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低磷处理下,各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生物量与地上部干生物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直径与磷效率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低磷胁迫时,根长、根表面积与根生物量影响植物的磷效率,而根直径对磷效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把根长、根表面积作为大豆磷效率筛选的重要指标,把根生物量作为辅助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姣  张永清 《作物杂志》2016,32(6):112-38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小豆品种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小豆根系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豆的最大根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呈减小的趋势,根冠比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小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型品种的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随干旱胁迫的加剧下降幅度小,根冠比显著加大。重度干旱胁迫下,品种间最大根长、根重、根体积、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差异在整个生育期间达显著水平。抗旱型品种冀红8937的根系更为发达,根冠比较高,中度干旱胁迫下,最大根长的增加幅度较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其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下降幅度较小,根冠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油菜毯状苗形成壮苗的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适合机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培育方法,为生产上培育高质量油菜毯状苗提供依据。本文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设置播种密度和施肥水平二因素试验,分析其对秧苗存活率、绿叶数、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增大,秧盘存苗数显著降低,叶片数、绿叶数减少,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减少的幅度更大,根冠比下降;同时,根颈和苗高变长,秧苗充实度下降。密度过小,虽然毯状苗的素质提高,但不利于秧苗成毯和移栽,移栽后的密度也不能保证。因此,综合考虑毯状苗素质、适合机械化移栽和栽后的效果等方面,在晚稻茬口需要苗龄为30~40 d左右时,播种密度在800粒盘-1的基础上喷施3 g L-1尿素溶液是培育毯状苗壮苗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2.
辽宁苗期玉米根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炼辽宁春玉米苗期干旱胁迫影响的定量化评价指标,以‘丹玉3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不同水平土壤含水量对春玉米苗期根叶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75%)和偏湿(85%)水分条件下玉米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干旱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株高降低、茎粗变细、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物量降低,叶片光合面积减小,根冠比增大。但一定程度的干旱(55%)有利于根系下扎,增大根冠比。干旱胁迫对玉米的株高和根系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地上生物量受干旱胁迫影响大于根系。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将军菊苣生长及离子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了解盐胁迫对将军菊苣的生长及Na+、K+、Ca2+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用Hoagland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 (70、140、210、280 mmol/L)并处理将军菊苣幼苗15天,测定其生物量、生长速率、新生叶参数和矿物质离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盐浓度升高,菊苣生长速率明显减缓(P<0.05);叶长、宽和面积以及鲜重均显著下降,而70 mmol/L组植株根系干重显著增高(P<0.05);处理组根和叶的N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K+含量降低,其中根部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变化不明显;根和叶的K+/Na+以及叶的Ca2+/Na+比值均显著降低。这说明盐胁迫造成菊苣植株的离子失衡,促使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而耗能,从而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水稻机插移栽中秧苗不能及时机插而生长过度, 形成超秧龄秧苗。本试验以扬粳9538为供试品种, 在不同床土培肥条件下, 观测了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征。在超秧龄初期阶段(至播种后28 d), 秧苗地上部仍维持一定的生长, 秧苗干重和单位苗高干重尚有一定增加, 尚能维持糖氮代谢。但秧苗叶色(SPAD值)迅速下降, 地下部生长停滞, 根长、根数停止增加, 根系活力迅速下降, 根冠比明显降低。在严重超秧龄阶段(至播种后36 d), 苗高依然快速增加, 单位苗高干重大幅下降, 秧苗叶色维持在较低水平。根系活力低, 根系生长处于最低水平。超秧龄生长过程中秧苗糖代谢反应敏感, 氮代谢相对稳定, 糖氮比在严重超秧龄时大幅下降。床土肥力显著影响超秧龄秧苗生长, 高培肥水平下的秧苗茎基粗没有显著变化, 但苗高迅速增加, 单位苗高干重大幅降低, 地下部生长较低培肥处理更弱, 根数和根长较低, 根系活力下降迅速, 根冠比与低培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小。床土培肥水平对秧苗的碳氮代谢影响显著, 高培肥处理的超龄秧苗营养状态更为劣化。以上结果表明, 超秧龄阶段特别是在严重超秧龄阶段的秧苗生长,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秧阶段(适栽期)的育秧条件和生长状况, 低培肥处理的秧苗在超秧龄生长中糖氮比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 从而维持秧苗相对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两种氮源(NH4NO3与(NH4)2SO4)对海州香薷生长及体内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H4)2SO4为氮源相比,NH4NO3处理明显促进海州香薷根部与地上部的生长,并且铜处理浓度增加至200 ?mol/L时,两种氮源对海州香薷的根系干物质量仍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硝铵态氮的提高程度大于铵态氮处理。而且,两种氮源对铜吸收与积累也有不同的影响:NH4NO3处理海州香薷体内(地上部分和根系)铜的积累量明显高于(NH4)2SO4处理。两种氮源供应下,随着铜水平的提高,海州香薷体内铜含量随之提高,但地下部分铜的含量远高于地上部分。不论在何种铜水平下,地下部与地上部铜含量之比(R/S)均为NH4NO3>(NH4)2SO4。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在镁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0%、50%、100%、150%、200%和300%的营养基质上,培养剔除胚乳后的二叶期小麦幼苗7d、15d及30d,并分别测定该3个时间段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相对生长速度(RGY)、相对生长速率(RGR)和根冠比等指标,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不同时期小麦幼苗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0%)严重影响了小麦全株的生长,供镁不足(50%)促进根系生长但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供镁轻度过量(150%、2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过量供镁(3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且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更显著。不同供镁水平处理小麦幼苗时,无论是7d、15d还是30d,RGR均随RGY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在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根系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另外,3个时期小麦幼苗的RGR和RGY,均以15d最高,7d次之、30d最低。  相似文献   

17.
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桃树根际自毒作用,探讨桃树连作障碍问题及其作用机理,以蒸馏水为浸提剂获得桃树根系浸提液,研究其不同浓度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根系浸提液对叶面积、叶长、叶宽、周长、叶长/叶宽、株高、干周、最大根长、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质量浓度效应。浓度高于1:20(根粉与水的质量比)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对比叶重而言,1:5的处理在试验结束时处于最高水平。高浓度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具有自毒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8.
苗期水分胁迫对玉米根系生长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杂交种高油115及其亲本(母本220、父本1145) 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杂种优势及水分胁迫的影响。试验设水分充足、轻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个处理, 田间持水量分别为75%、55%和35%。结果表明, 在水分充足条件下, 根长(RL)、根表面积(SA)和根干重(RDW)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 轻度干旱显著降低了各指标的杂种优势, 而严重干旱则完全抑制了根系生长的杂种优势。根系各性状中, RL的杂种优势最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 与中等根(根直径0.25~0.45 mm)和粗根(根直径>0.45 mm)相比, 细根(根直径0.05~0.20 mm)的RL、SA及其占总根系比例的杂种优势最高。轻度干旱胁迫虽然降低了根系的杂种优势, 但RL、SA仍表现出显著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粗根的超亲优势除外)。此外, 只有细根RL和SA占总根系的比例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 说明杂交种可以通过生成较亲本更高比例的细根来抵抗轻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9.
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缺钾及因缺钾而导致的早衰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而根系的生长发育与钾素营养互相影响、关系密切。本试验在生长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调查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性状指标的影响, 测定根系游离吲哚乙酸(IAA)和乙烯释放量。结果显示, 与适钾处理(0.50 mmol L-1)相比, 缺钾处理(0.05 mmol L-1)显著抑制了根系伸长和侧根发生, 而且侧根的减少主要由侧根发生区的缩短所致, 侧根发生密度并无变化, 似乎缺钾减慢了侧根发育的进程, 但不改变可以发育为侧根的中柱鞘细胞的发育状况。此外, 细根(0.05~0.20 mm)生长受缺钾的影响最大, 绝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其占总根系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中等根(0.25~0.45 mm)受到影响最小, 粗根(>0.45 mm)居中。由于细根的吸收活性强于中等根和粗根, 因而缺钾幼苗的钾营养状况较根系生长更为恶化, 处理4 d和10 d的整株钾积累量仅分别为适钾处理的25%左右和16%左右, 而其总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分别相当于适钾处理的35.7%~38.0%(处理4 d)和47.7%~50.6%(处理10 d)。与适钾条件相比,缺钾使根系的游离吲哚乙酸(IAA)含量降低约50%, 而乙烯释放量提高将近6倍, 这可能是缺钾抑制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尾巨桉幼苗根系分布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肥料种类、施肥量对尾巨桉1年生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为桉树生态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4因素为氮肥、磷肥、钾肥和桉树专用肥,3水平为磷肥2 g、6 g、12 g,氮肥、钾肥和桉树专用肥为1 g、3 g和6 g。对尾巨桉根系采取全根挖掘法,测定根系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范围,称其鲜质量,进行生物量测定,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1)对尾巨桉根系垂直分布范围影响最大的为磷肥,其他3种肥料对其分布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远小于磷肥的影响。各种施肥根系的垂直分布为32~57 cm;(2)对尾巨桉根系水平分布范围最大的为桉树专用肥。根系水平分布为57~86 cm;(3)对尾巨桉根尖数量影响最大的为氮肥,是最主要因素,其他3种影响相差不大。根尖数量为47~71个;(4)对尾巨桉根系1级侧根的根长影响最大的为桉树专用肥,是最主要因素。根系1级侧根的根长范围15.2~30.5 cm;(5)根系直径在0~2.0 mm、2.1~5.0 mm、5.1~10.0 mm及大于10.1 mm的根系生物量分别为0.879~2.718 g、2.141~3.663 g、0.841~7.268 g和5.179~17.628 g,呈现出随根系直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6)不同施肥处理根系总生物量达14.739~29.336 g。施磷肥对尾巨桉根系总生物量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