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稻是我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 000hm2,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搞好水稻规范化栽培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作者根据近几年来最新调查结果,探讨了水稻在我场生产条件下病虫害防治与品种、肥料、土壤及相应栽培水平的关系,为大同湖农场高产、稳产、优质栽培途径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1·1大田调查,重点调查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大致相同管理水平下主推品种产量表现及不同品种、施肥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1·2品种定向试验:2003年参式品种有两优培九,国丰一号,Ⅱ优明8…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防治措施对水稻秧期病虫害进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治措施对水稻秧苗的病虫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遮盖30目防虫网优于其他处理,防虫网遮盖处理后稻飞虱虫口密度及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遮盖40目防虫网处理对稻飞虱防效为84.55%,遮盖30目防虫网处理与遮盖40目防虫网处理结果差异不明显,遮盖30目防虫网处理水稻产量最高,相比对照增产50.06kg,增产率为15.63%,综合水稻生长、稻飞虱、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及产量,30目防虫网在水稻秧期遮盖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稻主要病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善忠  曾宜杰 《江西植保》2003,26(1):16-17,15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与不防治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水稻整个生育期完全不施药防治,各种病虫害为害严重。主要病虫害施药防治与完全不施药防治比较,水稻产量增加明显。主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稻。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用60%吡虫啉悬浮拌种剂(高巧)等药剂进行拌种,考究其对水稻飞虱、稻蓟马、恶苗病的防治以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巧种子处理剂对防治水稻秧苗期稻飞虱和预防"南矮"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且对水稻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促进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分蘖数、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茎基宽和产量结构的提高,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观察参试的12个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旱育水寄、旱育秧方式下,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中优169、F优993、宜香优2115、绵Ⅱ优838等4个品种组合的抗性和产量表现最好,可推荐在安龙县稻瘟病高发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冬季气温偏高,以及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变更等原因,二化螟种群大幅上升,抗性也明显增强,常规药剂难以有效控制其危害。为验证呋虫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效果,进行了本试验示范。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二化螟()试验作物:水稻,品种为鄂科1号1.2试验地试验地点设在荆州区马山镇双杨村六组中稻田内。该地区属江汉平原双季稻区,常年为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区域。试验田及示范大区地  相似文献   

8.
杀虫单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试验李玲君,谢淑玲,陈永峙(浙江省苍南县植保站325800)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水稻的三大害虫。现用农药由于害虫抗性等原因,防效逐年降低。生产上急需以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农药来取代现用农药品种。为此,我们用8...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90年代以来,国内农药厂家生产出许多防治稻飞虱的高效药剂。笔者于1999年晚季选用几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吡虫啉类农药(四季红、大功臣、蚜虱净)用于防治稻飞虱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其使用技术,验证防治效果。1试验设计步骤1.1供试药剂及处理试验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高巧包衣防治水稻苗期蓟马、中后期稻飞虱和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田间效果,明确包衣剂量,探究其对种子的安全性,作者于2012年在应城中稻田进行了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蓟马、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粳4号、佛山油占,特优18号3个不同抗性品系水稻田中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稻虱)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性对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影响显著。抗虫和中抗性品种稻田飞虱,早稻和晚稻均保持在较低数量水平。稻飞虱的种类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为主,占78.6%,其次为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占21.4%。文中还揭示了当年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其抗虫性机理。  相似文献   

12.
泰国和越南水稻稻飞虱的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月28日至7月6日,笔者赴泰国和越南考察了水稻稻飞虱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情况。通过与泰国和越南两国植保技术人员的广泛交流,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了解了泰国和越南两国水稻稻飞虱发生、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IPM)情况,并探讨了在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可能性。1水稻生产及稻飞虱发生概况1.1泰国水稻是泰国的最重要农作物2005年播种面积1092万hm2,产量5~6t/hm2;户均种植面积3~4hm2。水稻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高度专业化生产,主产区稻农家庭收入的80%左右来源销售水稻。在泰国农产…  相似文献   

13.
模拟稻飞虱迁入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褐飞虱增殖倍数与迁入基数关系不显著,而与水稻生育期有密切关系,最高虫量在孕穗至齐穗期。白背飞虱最高虫量在分蘖末期,其数量和结构变化与水稻生育期无明显关系。若虫是为害水稻的主要虫态。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虱纹灵防治稻飞虱可兼治纹枯病,优于叶蝉散和甲胺磷。防治1次以水稻孕穗初期施药(均在低龄若虫高峰时)为好。防治2次以始穗期为适期。  相似文献   

14.
《广西植保》2021,34(1)
稻飞虱是南方稻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其群集在稻丛下部为害造成稻株枯黄、倒伏和"落窝"现象,给水稻产量与品质造成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东兰县红香粳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进行调查,提出健株栽培、稻鸭共育、灯光诱杀、色板粘捕、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为稻田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 《广西植保》2010,23(4):17-18
2009年9月在北流市新圩镇进行了50%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WP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测试的3种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2~14d的防效可达到83%~95%,速效性较好,持效期可维持在14d以上,对水稻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防治水稻稻飞虱新药剂。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蕲春县水稻上主要害虫,近些年来连年大发生,为寻找到更多更好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于2010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飞虱是水稻重要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给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目前用于防治此虫的杀虫剂品种较单一,为寻找既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又对稻田天敌杀伤影响小的新药源,供生产上推广使用,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农药: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生产;20%扑虱灵前湿性粉剂,江阴农药厂生产。1.2方法试验设于板面乡级面村的洋面田,供试水稻品种为广桂号,按常规田管。设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做小田埂隔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于稻飞虱田间低龄若虫盛发期的6月…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均发生5.3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8.2%。1996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9.73万亩,造成稻谷损失487.7吨。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最佳药剂和用量、以及最低的成本,我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防治稻飞虱提供依据。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1.药剂来源:“铁沙掌”是河南新霸王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示范地点:德党镇青树寨社大田坝,面积6.5亩。3.示范过程:水稻品种临优1458,分蘖末期,用药量30g/亩,加水50…  相似文献   

19.
受到气候、种植品种、田间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2013年我市水稻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比历年重,特别是第四代稻飞虱局部暴发,部分田块“穿顶”倒伏,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安全。针对稻飞虱发生重的特殊虫情形势,  相似文献   

20.
李忠良 《植物医生》2001,14(4):10-10
为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2000年在雷山县历年稻瘟病危害特别严重的丹江镇陶尧片区 ,近227hm2的稻田全面推广应用稻瘟病综合配套防治技术 ,稻田叶瘟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88% ,稻穗瘟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90.6% ,杜绝了稻瘟病危害绝收田块的发生。经有关部门测产验收 ,水稻平均667m2 产粮521kg;比上年增产128kg,增长35.7% ,减少防治面积320hm2 ,现将采用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良种根据县种子公司近年的品比试验结果 ,选用抗性强、产量高的Ⅱ优多系1号、Ⅱ优838、Ⅱ优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