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CIAT604、CIAT6901坚尼草,青绿黍、粽籽雀稗、杂交旗草、黑籽雀稗、珊状旗草、网脉旗草、王草等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椰园中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得出初步结论:成龄椰园中坚尼草的耐荫性最强,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王草次之;幼龄、成龄椰园中珊状旗草生长最差;在成龄椰园中,随着荫蔽度的增加,间作牧草的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优良热带牧草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个热带优良牧草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进行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 15 个种质生长正常,生长季节产量高,耐热耐旱,是适应本区种植的优良牧草;牧草生物产量排在前 3 位的品种为杂交臂形草、热研 8 号坚尼草和热引 19 号坚尼草,产量分别是20.172、18.587和16.962 t/hm2;15 个种质生产性能排在前 5位的依次为热研 8 号坚尼草、9 号坚尼草、热研 11 号黑籽雀稗、9610 雀稗、FSP2 雀稗和 10 号狗尾草,它们品质优良,可在云南干热河谷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桉树林下热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禾本科牧草品种中多数可良好生长,其中臂形草属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牧草产量943.9kg/hm2,显著高于其它牧草品种,植株存活率、抗病虫害、分蘖数等表现出良好的生产特性,综合评价最优.坚尼草属牧草中植株存活率、长势、株高、干物质产量等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狼尾草属牧草中除杂交象草表现较好外,其它品种表现一般.雀稗属牧草在桉树林下生长相对较差,仅热研11号黑籽雀稗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自由采食法舍饲海南黄牛,根据供试牛的采食速度和日采食量,比较营养生长期四种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大小。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的采食速度和日采食量远远大于其它三个牧草品种,适口性最好;热研2号柱花草和黑籽雀稗差异不显著,柱花草适口性略好于黑籽雀稗;热研8号坚尼草最低,与其它三个牧草品种差异极显著,适口性最差。个体牛对于四种牧草的采食速度和日采食量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四种牧草的喜食程度基本一致。建议舍饲时,以王草64%、柱花草16%、黑籽雀稗15%,坚尼草5%的食谱结构饲喂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在海南省进行 4 种热带禾本科牧草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月平均气温 16.9~23.4℃(1~3月,下同),月平均降雨量 15.5~411 0 mm 的条件下,鲜草、干草产量分别为:T058 坚尼草19.223、4.004t/hm2,热研 11 号黑籽雀稗 13.001、2.966 t/hm2,热研 8 号坚尼草 10.895、2.981 t/hm2,热研 4 号王草 10.500、2.104 t/hm2,这说明 TD58 坚尼草及热研 11 号黑籽雀稗较耐寒,适宜热区冬春栽培.且 TD58 种子产量高,茎叶上无刚毛,适口性好,值得在我国热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9种雀稗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9种雀稗属牧草品种的比较试验,分析其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9个品种年平均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其中黑籽雀稗(Pmpalum atratum Bra.)最高,达23.3t/hm^2;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较稳定,各年度季节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高峰出现在7月份。3月份产量最低;营养价值以黑籽雀稗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热带人工林下空间,提高其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耐荫性牧草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牧草品种耐荫程度并不同,其中柱花草的L8柱花草耐荫能力较强,其干物质产量为5460.0kg/(hm^2.a)(高出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分别为46.57%,5.40%),植株存活率93.3%,粗蛋白含量为15.33%;禾本科牧草坚尼草属CIAT6299坚尼草在同属中耐荫能力也较强,其干物质产量为11657.0 kg/(hm^2.a)(高出青绿黍135.83%),粗蛋白含量为9.02%,植株存活率为94.2%。可见,L8柱花草和CIAT6299坚尼草这两个牧草品种(系)能较好地生长在加勒比松林下,是较为理想的耐荫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牧草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推广适合小农户种植的优良牧草种类,充分发挥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在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栽培圆叶决明、罗顿豆、东非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Solander狗尾草,Atratum雀稗等7种自澳大利亚引进的夏繁牧草,初步观测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产量性状及果园种植水土保持效果等.综合比较,Atratum雀稗、圆叶决明、罗顿豆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9.
盐分浓度对7种热带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研2号(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5号、7号、10号柱花草、杂交臂形草(Bachiaria Hybrid FM 9201/1873)、刚果臂形草(Bachiaria ruziziensis Germain & Evrard)及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 No.11)7种热带牧草种子在0、2、4、6、8、10、12、14和16g/L NaCl溶液中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分别观测盐溶液对种子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热带牧草种子对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耐性;刚果臂形草与热研7号柱花草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几个牧草品种.7种牧草种子的临界盐浓度分别为杂交臂形草7 g/L,黑籽雀稗11g/L,热研2、5、10号柱花草13 g/L,刚果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16 g/L.这表明,刚果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种子的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东北部滨海沙地7品种禾本科牧草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7个品种(品系)禾本科牧草在海南东北部滨海沙地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中,有6个能适应滨海沙地条件;杂交旗草、热研8号坚屁草的生长最旺盛,产草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4种坚尼草在海南半干旱地区的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种坚尼草进行海南半干旱地区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热研8号坚尼草新品种、CIAT6172新品系较适应海南高温高热半干旱地区的环境条件,其饲草产量显著高于目前推广品种青绿黍,丰产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西南半干旱地区臂形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南省东方县半干旱条件下,对5种臂形草属牧草(Brachiaria spp.)进行3 a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杂交臂形草(B.hybrid CIAT9201/1873)和网脉臂形草(B.dictyoneura CIAT6133),年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8 938和16 869 kg/hm^2,分别比对照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年干草产量12 694 kg/hm^2)增产49.2%和32.9%。其中杂交臂形草是株丛型草,可用作刈割型饲料;网脉臂形草由于草质硬,生长速度快、草层密度大、耐践踏,耐酸性瘦土,特别适合用作人工草地和覆盖用草;刚果臂形草茎叶柔软而毛少,适口性较好,是饲养幼畜幼禽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8种热带牧草的耐荫生理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合适于热带橡胶树等人工林下种植的耐荫牧草,于2005年选取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atratum Swallen cv.Reyan No.11)、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 cv.Reyan No.2]、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Jacquin cv.Reyan No.8)、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er×P.glaucum(Linnaeus)R.Brown cv.Reyan No.4]、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Brachiaria dictyoneura(Figari et de Notaris)Stapf cv.Reyan No.14]、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rmain et Evrard cv.Reyan No.15)、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i Krapovickas et Gregory cv.Reyan No.12)和太空辐射育种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Aublet)Swartz cv.Amarillo]等8种热带牧草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它们的叶片光合-光响应特性、叶色素含量及其与耐荫性关系。结果表明,8种牧草品种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各生理参数比较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认为8种牧草中,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和热研2号柱花草较适合在具有一定荫蔽的橡胶树等热带林下种植。热研4号王草则兼有耐荫植物和喜光植物的光能利用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间种不同牧草的椰子树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间种不同牧草椰子树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间种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Ⅱ)的椰子根际细菌的数量最多,间种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IAT6901)的椰子根际细菌数量最少;根际放线菌的数量,以不间种牧草的最多,间种网麦旗草(Brachiaria dicty-oneura stapf)的最少。根际真菌的数量,以间种坚尼草的最多,间种网麦旗草的最少。不间种牧草的椰子根际最适于多数细菌的生长与繁殖,类群最为丰富,但其类群的优势度低于间种牧草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4种禾本科牧草的气体交换日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我国南方4种禾本科牧草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紫叶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cv.Ziye)、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11)和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及空气CO_2浓度(C_a)、光合有效辐射(PPFD)、气温(T_a)和空气相对温度(RH)等参数,分析其日变化规律,并对气体交换因子间及其与微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象草的P_n日变化趋势为单峰曲线,11:00达峰值24.98μmol CO_2/m~2·s,紫叶皇竹草、热研11号黑籽雀稗和皇竹草的P_n日变化趋势均为双峰曲线,P_n平均值排序为象草(13.81μmol CO_2/m~2·s)皇竹草(12.64μmol CO_2/m~2·s)紫叶皇竹草(8.89μmol CO_2/m~2·s)热研11号黑籽雀稗(8.73μmol CO_2/m~2·s)。除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G_s一直呈下降趋势外,其他3种牧草G_s的变化趋势与P_n变化趋势相吻合。C_i从9:00开始剧烈下降,11:00~16:00处于较低水平,16:00后又开始上升。象草、紫叶皇竹草和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E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皇竹草则为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其中象草的WUE整体上高于其他3种牧草。气孔限制值(Ls)均在上午逐渐增大,中午和下午16:00前处于较高水平,16:00以后逐渐降低。4种牧草的P_n与其E及PPFD和T_a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C_i呈极显著负相关;除热研11号黑籽雀稗外,其他3种牧草的P_n均与G_s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象草和皇竹草具有较高的P_n和WUE,更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何静  尚以顺 《农技服务》2003,(10):18-18
<正> 毛花雀稗(Puspalum dilatatum Poir)属禾本科多年生暖季型牧草,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部分亚热带地区有野生种分布,贵州广泛分布于海拔2200米以下。该草除可用作牧草外,还可建植人工草地。 1、特征特性 ①毛花雀稗是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光滑、丛生,直立或基部倾斜,株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7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系)在四川雅安物候期、产草量、再生速度、茎叶比等性能指标的测定,分析其在川西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扁穗雀麦G2003-1、林肯无芒雀麦、91-82苇状羊茅和赣引巴哈雀稗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具有产量高、再生速度快等特点,是建立人工草地、实施种草养畜的优良牧草品种(系),适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毛花雀稗在贵州南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花雀稗(Paspalum dilatum Poir)是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贵州海拔2200m以下的地区,多生长在田野、路边,具有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抗寒耐热、适应性强、四季常绿、多年刈割不退化的特点,是饲喂各种家畜和建植永久性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之一。为开发利用这一优良的野生牧草资源。促进  相似文献   

19.
以热带牧草热研1号银合欢、热研2号柱花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为研究对象.对牧草的干燥过程进行研究,对干燥后牧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牧草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参数与牧草含水率、干燥后牧草品质的关系,从而确定干燥参数对牧草品质的影响,为热带牧草干燥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西部对刚果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 14 号网脉臂形草、热研 6 号珊状臂形草等 4 种臂形草属牧草进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干草产量方面,刚果臂形草和杂交臂形草的干草产量均高于热研 6 号珊状臂形草和热研 14 号网脉臂形草;在适应性方面,4 种牧草表现都较好,尤其是热研 14 号网脉臂形表现出很强的抗旱性;在营养价值方面,杂交臂形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而热研 6 号珊状臂形草的粗蛋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