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生产上主栽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Fengdan’)品种筛选合适的授粉品种,选择21个中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Zhongyuan Group)品种为试材,对其物候期及花粉活力进行了观察测定;选择花粉活力高(花粉萌发率50%)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应用人工授粉方法对‘凤丹’进行授粉,以‘凤丹’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测定了结实率、单果种子数、单粒质量这3个与结实性相关的指标,并应用这3个指标计算平均每个授粉花朵结籽质量。结果表明:21个原牡丹品种和‘凤丹’花期均可相遇,满足‘凤丹’自然开花授粉的习性;不同中原牡丹品种的花粉活力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粉蓝盘’品种花粉活力最高,花粉萌发率达到91.3%;‘春红娇艳’品种花粉活力最低,花粉萌发率只有3.6%;‘鸦片紫’(17.30g)、‘紫菊’(15.07g)、‘粉蓝盘’(12.86g)、‘大红宝珠’(11.42g)、‘红宝石’(14.33g)这5个授粉品种的平均每个授粉花朵结籽质量高于‘凤丹’自然授粉(10.05g),适合作为‘凤丹’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砂梨( Pyrus pyrifolia Nakai) 中首次发现新高系梨绝大多数品种为雄性不育品种(品系) ,运用5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形态学观测花药、花粉情况; 花粉离体培养法; 整体染色透明法对花药显微观测; 石蜡切片解剖法对大蕾期花药、花粉囊、花粉显微观测; 田间授粉试验。结果表明: 新高系梨9个品种中除‘早生黄金’梨为雄性可育品种外, 其它8个品种即‘新高’、‘黄金’、‘水晶’、‘荣山’、‘天皇’、‘金秋’、‘晚大新高’、‘农家新高’均无正常花粉或正常花粉极少, 为花粉败育, 属孢子发生性雄性不育类型, 且其雄性不育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苹果部分品种的授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苹果授粉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 除‘惠’以外, 多数品种的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 表现自交不亲和。而绝大多数品种异花授粉结实率较高, 表现异花授粉结实性; 个别异花授粉品种组合之间授粉结实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授粉双方具有相同的S 基因型所致。花粉发芽率除三倍体品种花粉败育及二倍体品种‘王林’以外, 发芽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核桃生殖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雌花状态和不同授粉方式对新疆早实核桃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了解核桃授粉受精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提高核桃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核桃品种选育、品种改良以及生殖隔离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乌什县主栽核桃品种‘新新2号’(Juglans regia‘Xinxin 2’)为试材,运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核桃雌花状态附着花粉的能力和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人工辅助自花授粉、人工辅助异花授粉)下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1)各时期雌花柱头附着花粉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显花期和始花期柱头不具备附着花粉的能力,V字期柱头附着花粉的数量明显低于小八字期、大八期字和翻卷期。小八字期和翻卷期的花粉附着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核桃不同授粉方式下,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时间格局、花粉管生长延伸完成受精的时间格局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花粉在柱头上8~36 h完成萌发,其中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所需时间最短(8 h),自然授粉所需时间最长(36h)。授粉后36 h,各授粉方式之间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核桃花粉从萌发到完成受精至少需要10 d,其中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所需时间最短。在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从柱头穿过引导组织所需时间最长,为76~108 h。授粉后240 h,人工辅助异花授粉花粉管长度占花柱长度的比例极显著高于人工辅助自花授粉(P<0.01),与自然授粉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桃大八字期柱头的花粉附着力最强,且可授性最强,为核桃最佳授粉期。人工辅助异花授粉比自然授粉、人工辅助自花授粉先形成受精核。  相似文献   

5.
‘新高’梨花粉败育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粉败育的‘新高’梨和花粉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或花药内不同形态的腐胺( Put) 、亚精胺( Spd) 和精胺( Spm) 含量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多胺种类和形态与新高花粉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新高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态的Put和Spd含量变化幅度不大, 丰水则在单核花粉到二核花粉时期出现高峰, 在单核花粉期到单核花粉晚期含量是新高的3~5倍。新高中游离态的Spm也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高氯酸可溶共价结合态Put、Spd和Spm含量逐渐增加, 新高在花粉败育前期或败育期出现不同于丰水的高峰; 除丰水成熟的花药外, 两个品种中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两个品种的不同形态Put、Spd和Spm总量在败育前期差异不显著, 此后新高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的多胺均以游离态为主, 新高以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38个寒地秋子梨品种和部分栽培品种为试材,通过花器结构、花粉形态的观察和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分析了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萘叶甜’‘尖把子’‘八里香’‘软把子’‘大香水’‘小香水’‘麻梨’‘葫芦梨’‘酸梨郭’‘早白梨’品种为无花粉或花粉败育,是雄性不育类型;‘山梨’‘红霄梨’‘长把子’‘红花盖’花粉量多,萌发率高,可选择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7.
梨授粉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张迎君 《西南园艺》2003,31(3):14-14,16
1 对梨实施人工辅助授粉的必要性( 1 )梨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 ,或自花结实率极低。这就是建园时配植授粉品种的根本原因。( 2 )由于花粉是借助微风和蜂虫作媒介传授的 ,当花期遇大风、干热风沙、阴雨、高温、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时 ,影响蜜蜂等昆虫的活动 ,或高温使柱头干褐 ,或低温冻死花器 ,都会使授粉不良 ,降低着果率 ,或造成有花不实的局面。( 3 )梨的花粉细胞是当年初春才开始形成的 ,若上一年是大年的或秋季管理差的梨园 ,由于贮存养分不足 ,致使花粉发育不良或败育。即使栽有授粉品种 ,也会出现自然授粉差 ,着果率低的现象。( …  相似文献   

8.
7个甜樱桃品种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果个大,品质优,但多数品种高度自花不育,这种现象并非因花粉败育,而在于自花不亲和[1],而且欧洲甜樱桃品种花期不一致,对授粉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2].为此,我们于2002年对一些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甜樱桃品种进行了花期观察和授粉亲和性试验,以确定每个品种的最佳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剂量辐射花粉授粉及幼胚培养诱导苹果单倍体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1 000~1 500 Gy 剂量的γ射线处理‘红星’苹果花粉, 以此花粉给‘贝拉’、‘辽伏’和‘富士’苹果授粉, 获得3 个品种的幼胚, 经幼胚培养得到各品种的单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影响高剂量辐射花粉技术生产苹果单倍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早期落果、幼胚败育和带胚乳幼胚不能培养再生植株。初步研究表明25 日龄幼胚(胚珠) 可以培养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甘菊与栽培菊‘金陵黄玉’种间杂交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二倍体野菊与栽培菊种间杂交常不能结实, 从而严重影响了野菊优异基因的利用, 为了揭示其原因, 以栽培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金陵黄玉’为母本, 二倍体野生菊甘菊(D. lavandulifolium ) 为父本, 开展了种间杂交, 测定了父本花粉活力, 研究了授粉后花粉在柱头萌发行为及胚胎发育情况等。结果发现, 父本甘菊的花粉活力在授粉时为11.2% , 人工授粉4 h内未观察到柱头上有花粉萌发;授粉后8 h时平均每个柱头上只有7.5粒花粉萌发; 到授粉后12 h时数量达到最多, 为16.1粒; 随后数量急剧下降, 到24和48 h时柱头萌发花粉数量分别只有3.2粒和2.4粒, 且大部分花粉管生长异常并停留在柱头表面。此外, 在授粉8 d后观察到12.0%子房中含有正常的球形胚, 但之后就未观察到正常胚胎, 最终未获得杂交种子, 而母本自然开放结实率高达42.3%。以上结果表明, 受精前、后的生殖障碍, 即母本柱头上花粉萌发数量少且萌发异常和受精后胚胎大量败育, 是引起种间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单核枇杷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3个单核枇杷单株‘2-27’、‘10-6’、‘10-47’为试材,‘大五星’为对照,研究了单核枇杷花粉活力、离体萌发率和授粉受精亲和性,并进行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和雌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观察,并鉴定其倍性。【结果】3个单核枇杷都是三倍体;花粉畸形率高、离体萌发率极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二倍体花粉在单核枇杷柱头上有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现象,田间杂交所获子代全部为单核;单核枇杷中多见胚囊过早解体退化,导致大部分未受精胚珠过早败育。偶见1个子房中仅存1个正常胚珠,有望发育为单核果实。【结论】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重组或不减数等形成低几率育性,最终获得的极少数有育性的配子才是形成单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枣品种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花柱组织中生长行为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差异,明确枣自交不亲和性的特征及类型,完善枣生殖生物学,进而从自交不亲和性方面探明枣低含仁率问题,为枣果实生殖学和枣树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设计自交授粉组合‘冬枣’和‘灰枣’以及异交授粉组合‘蜂蜜罐’ב襄汾圆枣’‘、蜂蜜罐’ב延川老牙酸枣’‘、灰枣’ב晋枣’‘、襄汾圆枣’ב永济蛤蟆枣’。根据枣雌蕊特点,经改良软化法处理后,综合运用花粉管荧光显微及石蜡切片观察授粉后自交与异交授粉组合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及早期胚胎发育情况,从解剖学角度研究枣自交不亲和性。【结果】枣(品种)自交与异交授粉后3 h和6 h均观察到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顺利穿透乳突细胞侵入柱头,向花柱通道内生长。自交授粉组合‘冬枣’和‘灰枣’的花粉管授粉后24 h,生长至花柱三分之一处;授粉后48 h,花粉管生长至花柱二分之一处;授粉后72 h、96 h花粉管处于停滞状态,保持在花柱组织二分之一处。异交授粉组合‘蜂蜜罐’ב襄汾圆枣’‘、蜂蜜罐’ב延川老牙酸枣’‘、灰枣’ב晋枣’‘、襄汾圆枣’ב永济蛤蟆枣’授粉后24 h,花粉管生长至花柱二分之一处;授粉后48 h,花粉管生长至花柱的基部;授粉后72 h,花粉管穿透花柱基部,到达胚珠。授粉后13 d‘,蜂蜜罐’ב襄汾圆枣’的胚胎发育正常,胚胎发育处于合子横向分裂后向小球形胚发育阶段,胚乳的发育则处胚乳游离核时期。但‘灰枣’自交授粉组合表现出由于传粉受精不良导致的胚败育现象。【结论】解剖研究发现枣自交不亲和反应发生在花柱组织内,其类型属配子体自交不亲和中的合子前不亲和类型;枣自交不亲和性与胚败育共同导致枣果实的低含仁率和低坐果率问题,严重制约枣树的杂交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苹果一般自花授粉不能结实,需配置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种,且依靠昆虫或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经济产量。苹果属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类型,受17号染色体末端S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控制,最早人们将‘国光’品种2个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自交不亲和性的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_1和S_2之后(S基因型为S_1S_2),截至目前已从苹果属植物中鉴定出S_1、S_2、S_3、S_4、S_5、S_6、S_7、S_8、S_9等31种S等位基因,确定了‘鸡冠’‘富士’‘嘎拉’‘成保光’等1 000多个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S_3S_5、S_1S_9、S_2S_5和S_1S_2等。当‘国光’与‘鸡冠’相互授粉时,由于2个S基因型不同,相互授粉可结实,表现为亲和;当‘国光’与‘富士’相互授粉时,由于有一个S等位基因相同,有一半花粉可授粉受精结实,表现为半亲和;当‘国光’与‘成保光’相互授粉时,由于S基因型完全相同,相互授粉不结实,表现为不亲和。由于S基因型直接决定了相互授粉的亲和程度,可为栽培生产授粉树的配置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和帮助,因此,本研究室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在对中国国家苹果资源圃和日本国家苹果资源圃S基因型大量鉴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苹果S基因型数据库,配有中、日、英等文字的操作页面,该网站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给出相应品种的对应授粉品种,用户再根据花期相遇、花粉育性等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授粉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山葡萄‘双丰’和‘左山一’为试材,观察幼果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果实脱落规律。结果表明:山葡萄授粉6 d后正常发育幼果的纵、横径及单果重增长速度较快;山葡萄花期过后,即出现生理落果现象,生理落果期‘双丰’的落果率为51.92%,‘左山一’的落果率为42.16%;石蜡切片发现脱落花蕾和幼果明显败育或发育不良,离层细胞出现在果柄的髓部,细胞较小且排列紧密,在外力作用下果柄最终脱落;苯胺蓝染色法发现山葡萄异花授粉的花粉萌发量更多,花粉管伸长更快,有助于降低植物授粉受精不良的程度,与落果率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中华猕猴桃三个雄性系的花期、花量、花粉生活力、花粉量和雄花开花的时间进行了观察,分析了用不同雄株授粉于雌性品种‘LQ—8’.对果实外观、品质和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雄’雄株有效花粉量最高;用‘杭雄’授粉.其雌株‘LQ—8’果实单果重、碳水化合物明显低于‘开雄’和‘白花岩82—3’授粉;顶花明显优于侧花,一朵雄花的有效花期一般只有3天,经试验认为‘开雄’为雌性品种‘LQ—8’的适配雄株.  相似文献   

16.
紫薇属与散沫花属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紫薇属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L. caudata)分别与散沫花属的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亲本的花粉和柱头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紫薇属与散沫花属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散沫花的花粉可以在紫薇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柱头上萌发,但花粉萌发滞后,花粉管的伸长受到阻碍,难以在72 ~ 96 h内伸入子房完成受精。而散沫花作母本时,不亲和性表现为花粉与柱头间在形态上不匹配,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柱头胼胝质的生成阻碍了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17.
‘磨山雄2号’是从中华猕猴桃实生选育而成的特早花雄性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等,萌芽率80%以上,花枝率100%,成花容易。花为聚伞花序,白色,花量大,花冠直径34 mm,花瓣6~7片,花丝数约43枚,花粉量大,花粉萌发率76%~84%。花期早,在武汉4月上中旬开花,花期12~14 d,能与早花雌性品种‘红阳’‘东红’‘红华’‘金玉’‘金农’‘川猕3号’‘丰悦’等花期相遇。尤其对二倍体红心系列品种授粉能促进果实品质改善,红色加深,可作为早花红心品种的专用授粉树。  相似文献   

18.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IAA和ABA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六林  吴巨友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06,33(6):1291-1294
 以雄性不育的‘新高’梨和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研究花粉发育过程中IAA和ABA含量及其与IAA代谢相关酶和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丰水花蕾中IAA含量从四分体后极显著地高于新高, 在新高花粉败育期(单核花粉早期到单核花粉晚期) 是新高的3.70~4.47倍, 新高IAA含量的亏缺可能是导致败育的原因之一; 新高在花粉发育前期IAA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丰水, 而两个品种POD活性变化一致, 差异不显著, 说明POD不是导致新高IAA含量的亏缺的关键酶; 新高Zn含量低于丰水, 而Mn含量从单核花粉期以后却高于丰水; 新高ABA含量从四分体到二核花粉期显著高于丰水, 而丰水在成熟的花药中积累了大量的ABA。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确定专用授粉品种的适宜授粉组合,选用‘道格’‘雪球’‘绚丽’‘红丽’‘满洲里’5个专用授粉品种花粉,以‘黄嘎拉’授粉为对照,分别对‘黄嘎拉’‘金冠’‘王林’和‘天红2号’4个主栽品种授粉。结果表明,授粉品种不同,苹果果实坐果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去皮硬度等方面表现明显的不同。相同花粉在不同品种上授粉后表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给‘黄嘎拉’授粉选‘道格’较好,其次是‘满洲里’‘绚丽’;给‘金冠’授粉,选择‘绚丽’和‘满洲里’效果较好;给‘王林’授粉,选择‘红丽’和‘雪球’效果较好;给‘天红2号’授粉‘雪球’为适宜的授粉品种,其次是‘道格’。  相似文献   

20.
欧洲甜樱桃果个大,品质优,但多数品种高度自花不育,这种现象并非因花粉败育,而在于自花不亲和,且对授粉品种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品种间的花期也有差别。为此,我们于2002年3~4月,对一些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进行了花期观察和杂交亲和性试验,以期确定每个品种的最佳授粉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