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512-5521
为明确树龄和立地土壤条件对桃形李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嵊州市金庭镇不同树龄桃形李果树立地土壤养分、叶片养分,及采收期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单果质量(MPF)、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及Vc含量和固酸比(TSS/TA)和糖酸比值(SS/TA)均以10~12年生果树显著最高,可滴定酸(TA)含量则以10~12年生果树显著最低;MPF、果实硬度(FF)、TSS含量及TSS/TA值以38~40年生果树显著最低。所有检测的果园土壤均呈酸性或强酸性,且土壤pH值随果树树龄增加而下降;有机质均缺乏,碱解氮量不足;除38~40年生果树根际土壤中有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不足外,其余检测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水平均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品质主要受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钙含量、根际pH值和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影响。果实两次速长期取样叶片中同种养分不同树龄间均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增长期叶片养分含量以10~12年生果树中最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幼果膨大期叶片中仅总氮、总钾、总钙、总铁和总锌含量显著影响果实品质;但果实成熟增长期除了叶片中总锰含量外,其他养分均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综上可见,桃形李果实品质随果树树龄增加而下降。为保证桃形李高产优质,果园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并适量施用钙肥、铜肥和磷肥等肥料。果实成熟增长期叶片养分供应对果实品质贡献较大,特别要保证此期相应肥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果树生长主要依靠根系为其提供所必要的养分。根系是植物的根本,是微量活性物质转化与合成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生产措施的调控中心。通过养分与水分吸收、激素合成等方式,促进地面叶片生长、花芽分化、果树发育等一系列过程,根系与地上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与空间。影响根系生长与吸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内外因素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非生物因素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根系的发育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根系构型可能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根系构型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因此对植物根系发育可塑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可塑性以及非生物因素对根系发育可塑性的调控进行了综述,并对根系育种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外生菌根提高植物抗铝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生菌根真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能与70% ̄75%的森林树种形成外生菌根。它可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酸性土壤上植物的抗铝性。外生菌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增强植物的抗铝能力:(1)扩大吸收面积,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排斥或吸附铝离子,阻止其向植物根系运输;(3)有机酸或其它有机物质的分泌增加,提高对铝离子的螯合和对钙、镁等离子的溶解能力;(4)增加激素的分泌,促进植物生长;(5)促进植物生长稀释铝和液泡区域化隔离铝。  相似文献   

5.
关于土壤钾含量和容重增加对单位根表面吸收养分的影响,有关的资料很少。本文就是研究容重和施用钾肥对大豆根系的生长,形态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根系这些性状的改变当然也影响到大豆地上部分(苗)的生长和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土壤温度和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机肥处理在不同土壤温度条件下养分有效性及植株养分吸收能力,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温度(对照不加温(10±2)℃和加温(20±2)℃)及有机肥(对照无有机肥、鸡粪有机肥和猪粪有机肥)对黄瓜生长、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脲酶活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鸡粪和猪粪)可以抵御低土壤温度对黄瓜生长的不利影响,使黄瓜正常开花结果,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加温土壤比不加温可使鸡粪处理的黄瓜产量提高44.33%,使猪粪处理的黄瓜产量提高31.08%;另外,加温土壤还改善了黄瓜果实的品质,使果实可溶性蛋白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增加,并减少了果实内硝酸盐积累;提高土壤温度使黄瓜根系干物质量提高,根系表面积、根长和根尖数等增加,对养分吸收增加。根系在低土壤温度下做出适应性响应,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根系变粗;提高土壤温度使土壤脲酶活性增加,有效促进了有效氮养分的转化。因此,冬季反季节栽培中,施用有机肥同时提高土壤温度可为黄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同时可提高植株对养分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土壤是蔬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中养分的多少及土壤的透气性强弱对蔬菜的生长尤为重要。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性降低,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对蔬菜的主要危害有:根系下扎困难,影响养分的吸收;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板结缺氧,出现沤根现象,并且在土壤板结或过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覆盖生态木屑对‘染井吉野’樱花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木的根系分布是影响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园林树木的科学灌溉,对‘染井吉野’樱花的根系分布特征和覆盖生态木屑对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开展研究。采用根钻法对玉渊潭公园内大面积种植的‘染井吉野’樱花根系进行定点逐层取样,利用Win-RHIZO Pr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的总长度、直径小于1 mm的根的总长度、根的投影面积、根的表面积和根尖计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染井吉野’樱花的吸收根水平方向可以伸展长达6 m,垂直方向上则主要集中在0~20 cm的土层内;铺设生态木屑对土壤表层樱花根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铺设不同厚度生态木屑对樱花根系分布特征影响不同,覆盖5~10 cm厚生态木屑后樱花根系总长度达到(782.98±401.29) cm,是不铺生态木屑的樱花根系总长度的10倍,是其他试验组的2倍以上。樱花属于浅根系树种,城市公园环境使‘染井吉野’樱花根系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但分布范围甚广,能够达到树干投影面积的2倍;铺设生态木屑促使樱花根系向土壤表层集中,铺设5~10 cm厚的生态木屑可以有效促进土壤表层樱花根系生长,但对土壤深度20 cm以下的樱花根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土壤容重对高产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土壤容重的变化会引起土壤调节水、气、热能力的变化,提高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使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提高并满足植物对生长因子的持续需求。为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高产稳产的影响机理,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量及模拟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设计容重范围内,容重增加,根系生长指标都表现为下降,容重大于1.2 g/m3时,不同处理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当容重大于1.3 g/cm3时,不同处理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施用有机肥对高容重土壤调控效果更好,有机质含量为4%与5%的处理差异减小,低容重土壤在所设计的有机质水平内调控效果也都较好。耕层厚度增加可以提高根系生长参数,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所以,对于紧实结构性较差的土壤,改善其调节能力应该通过增施有机肥的方法,紧实结构较好的土壤考虑使用耕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蔬菜间作及氮肥调控对土壤硝酸盐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其吸收养分的土壤区域也有所不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选择深根系的茄子和浅根系的大葱进行间作种植,并辅以氮素调控措施,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减量施肥条件下,土壤硝酸盐运移和累积的规律均为间作区含量低于单作区,表明与单作相比,茄子与大葱间作能有效阻截硝酸盐的向下淋洗,并有效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累积量。间作种植模式下,减量施肥能够减少土壤中硝酸盐含量,特别是深层土壤,在作物生长期间,硝酸盐含量均比常规施肥区明显降低;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量也表现为减量施肥区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区。采用蔬菜间作和减量施肥,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盆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抽穗-杨花期和灌浆-成熟3个阶段内土壤相对含水量(RW)上限为40%、50%、60%的水分亏缺均对作物的根冠发育产生了影响,拔节-孕穗期RW40%的水分亏缺处理使株高降低很多,低于不施肥的ck1,复水后也无法恢复。不同生育期的干旱均引起根冠干重的下降,根长则不同,水分亏缺有时会使根长增加,要看具体亏缺程度而定。根系不如冠部对干旱敏感,干旱促进营养物质向根的分配,减少了向冠部的运输,导致根冠比增大,另外,随生育期的推移,干旱对根冠比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2.
作物根系形态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旨在有效利用有限的肥料资源以及为高效作物品种选种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实现作物经济收益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笔者综述了作物为适应不同施肥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根系形态学变化,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1)植物根系普遍随元素水平的提高产生“低促高抑”的现象;(2)减量和优化施肥对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建成有促进作用;(3)元素过高过低均抑制根系生长;(4)有机肥可弥补化肥养分单一和供肥不平衡的缺点,与化肥配合施用更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施肥处理,以改变形态发育来增强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改良剂对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施加有机肥、石灰和海泡石等3种改良剂对苎麻生物量、叶绿素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及其组合处理,都能促进叶绿素含量及a/b值增加,改善光合作用以致生物量显著增多,以3种改良剂组合处理最佳,有机肥及其与海泡石组合稍次。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根系和地上部镉、铅积累浓度均明显减少,分别以单施石灰和海泡石处理减幅最多,二者组合处理降幅稍次,单施有机肥处理降幅最少。改良剂处理均能促进苎麻转运系数增加,但增幅不明显。综合而言,以施加有机肥及其与石灰、海泡石组合处理效果较佳,能有效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镉、铅,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苎麻生长,具有较理想植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尾巨桉幼苗根系分布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肥料种类、施肥量对尾巨桉1年生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为桉树生态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4因素为氮肥、磷肥、钾肥和桉树专用肥,3水平为磷肥2 g、6 g、12 g,氮肥、钾肥和桉树专用肥为1 g、3 g和6 g。对尾巨桉根系采取全根挖掘法,测定根系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范围,称其鲜质量,进行生物量测定,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1)对尾巨桉根系垂直分布范围影响最大的为磷肥,其他3种肥料对其分布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远小于磷肥的影响。各种施肥根系的垂直分布为32~57 cm;(2)对尾巨桉根系水平分布范围最大的为桉树专用肥。根系水平分布为57~86 cm;(3)对尾巨桉根尖数量影响最大的为氮肥,是最主要因素,其他3种影响相差不大。根尖数量为47~71个;(4)对尾巨桉根系1级侧根的根长影响最大的为桉树专用肥,是最主要因素。根系1级侧根的根长范围15.2~30.5 cm;(5)根系直径在0~2.0 mm、2.1~5.0 mm、5.1~10.0 mm及大于10.1 mm的根系生物量分别为0.879~2.718 g、2.141~3.663 g、0.841~7.268 g和5.179~17.628 g,呈现出随根系直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6)不同施肥处理根系总生物量达14.739~29.336 g。施磷肥对尾巨桉根系总生物量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In 1994 two planting systems of maize—rotary hoe-sowing (RS) and plough (2 diskings) sowing (PDS)—were compared in the field with respect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oot growth of maize and on selected physical properties. Roots were sampled at the five-leaf stage (S:5) and the milk stage of the maize seeds (S:MS).
Generally, in the PDS planting system the roots were richer compared to the RS. At the S:5 stag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toot system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while at the S:MS stage the correspond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much lower.
In the RS planting system, at 15 cm and 30 cm distances from the sowing rows, far fewer roots were observed than in the PDS one.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32年砂姜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高量氮肥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HMNPK)处理耕层土壤,研究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系统中总有机碳、团聚体组成及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有机肥施用对表层土(0—10 cm)1—0. 5 mm、0.5—0.25 mm干筛团聚体和< 0.25 mm微团聚体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分布在1—0.5 mm、0.5—0.25 mm和<0.25 mm粒径中,施肥处理对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表层土1—0.5 mm和0.5—0.25 mm干筛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HMNPK的增幅最高。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有积极作用,尤其对1—0.5 mm、0.5—0.25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且均为M处理提高幅度最大。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条件下,长期有机肥施用可提高砂姜黑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中团聚体数量以及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地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前期叶片和根系活性氧代谢差异的影响,以‘百农207’为材料,进行根箱培养试验,设置7个氮素水平:N0(不施氮)、N1 (120 kg/hm 2)、N2 (150 kg/hm 2)、N3 (180 kg/hm 2)、N4 (240 kg/hm 2)、N5 (270 kg/hm 2)、N6 (300 kg/hm 2),分析了不同氮处理下‘百农207’生长前期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WSP)、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与根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前期,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在低氮处理下最高。在一定范围增施氮肥,中氮(N2)处理下叶片和根系WSP含量最高,T-AOC在高氮(N6)处理下最大。根系对胁迫环境的响应比叶片敏感,施氮提高了小麦根系活力,降低了根冠比,增加了叶片和根系生物量。随着施氮的增加,叶片和根系MDA含量、根系APX酶活性降低,叶片和根系的TAOC、叶片CAT酶活性和根系SOD酶活性增加。小麦叶片和根系酶促系统反应机制各自独立又相互协作,施氮量过高对酶促系统中部分抗氧化酶活性起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在中氮范围内(150~240 kg/hm 2)时,冬小麦植株中酶活性指标相对最优,有利于冬小麦的前期生长发育,符合减肥增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选用结薯数差异显著的甘薯品种商薯19和济徐23,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调查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测定根叶糖组分,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单株有效薯块数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济徐23相比较,商薯19发根缓苗迅速,整个生长前期均较为侧重吸收根系建成,且秧苗栽后15 d和30 d地上部和整个根系生物量比值(T/TR)相似;而济徐23较早完成不定根的发生(秧苗栽后15 d)和不定根向块根的分化建成(秧苗栽后30 d),封垄期(秧苗栽后45 d)具有较小的地上部和块根生物量比值(T/SR)。2个品种在生长前期根叶中蔗糖、己糖代谢和贮藏糖类多聚物的形成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商薯19整个生长前期比济徐23的根系蔗糖/己糖比率显著低,在块根分化建成过程中根叶间具有较高的蔗糖浓度梯度,且根系中存在2种低果聚糖(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秧苗栽后30、45 d叶片淀粉含量显著低;而济徐23在块根分化建成过程中根系仅有蔗果四糖,且与商薯19比,封垄期根系蔗糖/可溶性总糖比率相似而根系蔗糖/淀粉比率显著低。2013年和2014年的大田试验均表明,封垄期商薯19具有显著多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显著高的单株有效薯块鲜重(F=10.71,P=0.0170;F=13.97,P=0.0212),而收获时商薯19具有显著多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显著高的块根产量(F=353.89,P<0.0001;F=88.94,P<0.0001),济徐23具有显著高的平均单薯鲜重(F=10.32,P=0.0124)。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水分及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播种方式对不同耕层水分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直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沟播小麦的根系下层分布比例较大,单位重量的根不仅能支撑较重的地上部,也能承担较多穗数和粒重;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约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