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传病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一类主要的植物病害,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轮作倒茬越来越困难,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导致保护地蔬菜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土传病害已成为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害较严重的有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辣(甜)椒枯萎病和晚疫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多种蔬菜作物苗期立枯病、猝倒病、茄科蔬菜青枯病、瓜类枯萎病和瓜类疫病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的增大,蔬菜品种的增多,蔬菜病虫害面积也逐年加大,为害损失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民对绿叶蔬菜的需求量较大,目前上海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7hm2,是蔬菜生产的重要保证。但连年耕作以及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生产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土壤生产效率低、设施菜地连片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土壤中病虫害不断繁殖和传播严重破坏了蔬菜正常的生产环境,导致蔬菜种植难度越来越大。目前,保护地内土壤盐渍化和根肿病是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夏季高温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杀灭  相似文献   

4.
<正>保护地种植蔬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耕地数量有限且不断追求高效益,保护地蔬菜普遍存在过量施肥、复种指数高、种植蔬菜品种单一以及土壤盐碱化等问题。长期连作种植模式,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壤板结和非均衡化,使土传病害和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加重、土壤盐分增加,造成蔬菜产量与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水旱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序轮换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该模式可引起土壤  相似文献   

5.
民勤县种植番茄时间较长,保护地番茄种植从1996年开始,由于保护地蔬菜单位种植面积效益好,配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加上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引导,2005~2007年是保护地蔬菜种植发展迅猛时期,尤其是产量相对稳定、产品市场供应期长的蔬菜番茄在民勤县区也有了大面积的种植,但是由于传统品种单一、产量低,抗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因此,引进新品种试验,推广新品种种植便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设施保护地蔬菜鼠害危害特点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蔬菜的鼠害问题也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因素。鼠害猖獗,常常造成保护地蔬菜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毁棚绝收,给菜农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害鼠经常糟踏污染蔬菜,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凤城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保护地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凤城地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自然条件,秋冬茬保护地蔬菜一般在1月份采收结束,下茬只能复种或种植一些小青菜等作物,常年单一蔬菜种植,土地得不到轮作倒茬,病虫害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病虫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土传  相似文献   

8.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种发展势头依然旺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生产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已日益显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对此加以改造,对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1.1发展概况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特别是东北,在60~70年代就有一定数量种植,真正形成生产规模供应寻常百姓,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体…  相似文献   

9.
贾颖 《上海蔬菜》2008,(2):45-46
近几年,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保护地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地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条件,秋冬茬的蔬菜保护地一般在1月份采收结束,下茬只能复种或种植一些小青菜等作物。如此常年的单一蔬菜种植,土地得不到轮作倒茬,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余年间,我国北方地区蔬菜保护地面积增长迅速,保护地的结构类型和作物的茬口安排逐渐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随着栽培枝术的改进,保护地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普遍得到提高。目前,一个以薄膜覆盖为主体的蔬菜保护地栽培体系已基本形成,预计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大中城市郊区保护地蔬菜面积仍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一、蔬菜保护地的类型及其建筑结构北京地区蔬菜保护地的构成大体分为6  相似文献   

11.
随着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菜农调整种植结构的主要依据。据行家对市场产销状况分析,未来五六年间蔬菜将呈现五种发展趋势。 一、保护地栽培蔬菜生产。用保护地栽培蔬菜已成为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西北五省区,有保护地栽培的优越条件,如降水量少、大阳辐射  相似文献   

12.
凌源市是辽宁省最西部的一个县级市,保护地蔬菜总面积现已超过7330hm2,以黄瓜为主的保护地蔬菜年种植面积达到5333hm2,该地区的保护地设施主要是冬暖型的日光温室。凌源市现已成为我国第一批具有无公害蔬菜生产资格的标准化生产地,并成  相似文献   

13.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受高温、高湿、封闭和连茬种植等因素影响,蔬菜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并上升为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一般减产20%~3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辣椒主要病害症状识别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周年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护地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保护地内温湿条件极适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故各种病害发病面积也不断扩大,造成辣椒减产,甚至毁灭性灾害,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此,近两年我们在开展调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虫剂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俗称酸浆瓢虫,是为害茄子、马铃薯、番茄等茄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以茄子受害最重,还为害瓜类和豆类作物。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茄子已成为保护地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加之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增加,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笔者于2001年进行了不同杀虫剂防治该虫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蔬菜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孔令标 《蔬菜》2011,(4):30-31
近年来,人们对反季节蔬菜需求旺盛,催生了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同时,保护地蔬菜上的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发生复杂,防不胜防。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既要降低菜农生产成本,又要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地蔬菜生产可减轻种植业投资风险,由于露天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集中,品质差,通过大棚设施种植,投资风险可得到有效控制或减除,设施栽培还可有效利用冬季自然光能,生产优质反季节蔬菜,增加春节市场供应,满足城市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9.
刘峰 《上海蔬菜》2009,(5):67-68
20世纪80年代后我市保护地农业蓬勃发展,尤其近年来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和扶植广大菜农进行保护地蔬菜生产,我市保护地蔬菜发展较快,主要以种植春提早辣椒、西瓜、番茄、黄瓜等,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蔬菜消费趋势及效益驱动,保护地蔬菜生产主要局限于几种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果菜类,导致蔬菜重茬现象日益严重。有些保护地集中的地区,连续几年甚至十几年栽培同种蔬菜,导致土传病害十分严重,造成损失少则20%、多则40%,甚至绝产,有些地区不得不种植大田作物。土传病害已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栽培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东宁县出口俄罗斯创汇的重要蔬菜。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东宁县做为我国蔬菜出口基地县之一,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02年保护地面积达500(亩),总产260万公斤,效益286万元。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的品质、质量要求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