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浇冬水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它的作用有:避免地温受气温剧烈变化的影响,能稳定地温的变化,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防止漏风冻根;冬水可以春用,为翌春小麦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消灭越冬虫害等。浇好小麦冬水,必须掌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1.时间:浇冬水过早,易导致麦苗过旺生长,不抗冻;过晚土壤  相似文献   

2.
满红 《山东农机化》2006,(11):25-25
小麦冬季受冻死苗的主要原因是冬前栽培措施不合理和恶劣气候因素的影响。为防止小麦冬季受冻死苗,应在品种合理布局、冬前培育壮苗的基础上抓好越冬期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稻田套播小麦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实现冬前壮苗,适用于腾茬迟的水稻茬口,同时也可以缓解收种期间劳动力和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全年稻麦双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共生期的长短对稻田套播麦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基本苗、成苗率、总茎蘖数、小麦产量等都随之下降,不利于小麦的高产稳产,具体表现为冬前麦苗素质差、综合抗性弱,达不到壮苗越冬的目标;稻套麦要取得高产稳产最佳共生期应控制在0~5 d为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冻害会造成小麦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为了减少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现将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死苗有很多原因,主要由内因和外因决定.内因系指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旱性能的能力,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几年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质量不高,以及小麦冻害、干旱、病虫等灾害重发导致小麦苗小、苗弱和死苗的现象,2012年-2013年度冬小麦秋冬种重点推广“十大主推技术”,突出抓好“六项关键措施”,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从小麦播种人手,着力提高播种质量,强化防灾减灾,培育冬前壮苗,切实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相似文献   

7.
冬前苗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小麦病虫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1500倍液灌根或亩用50%辛硫磷100毫升对细土50公斤拌匀,撒于麦苗基部,然后划锄。(二)全蚀病。亩15%粉锈宁15O克对水50公斤,于小麦  相似文献   

8.
"小麦要高产,定要抓冬管"。减少冬小麦越冬期冻害、旱害和开春早发旺长虽有多种技术措施,但狠抓播后至越冬期的田间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要做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进小麦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9.
2014年山西省小麦生产经历播前底墒不足,播种困难,播后干旱少雨,至2月4日前一冬无雪,秋冬气温异常偏高、干旱持续加剧的不利气象条件,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年来较差的一年,据各地1月下旬调查,全省冬小麦3类苗情比例为3∶3∶4,与冬前4∶3∶3相比,一类苗减少一成、三类苗增加一成。2月4日-6日,一场瑞雪从天而降,给久渴的麦苗送来甘霖。据气象部门测定,小麦主产区运城、临汾、晋城地区4日-6日平均降雨量分别达到9.2 mm、12.5 mm、19.7 mm,对缓解当前小麦主产区旱情,促进小麦返青生长十分有利。当前,立春已过,小麦返青在即,这场降雪无疑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各地要以这次降雪为契机,迅速掀起春季田间管理新高潮,为2014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1冬小麦水肥一体化肥水调控技术1.1播期肥水调控小麦要求足墒播种,这是确保小麦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和安全越冬的必要前提。底墒指标为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以上。底墒不足时,提倡玉米收获前10~15天灌溉,实现一水两用,每亩灌水量20~30立方米。底肥按照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施用氮、磷、钾等肥,氮肥需视基础地力减量施用,一般氮肥底肥施用量约占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40%~50%。磷肥全部底施,钾肥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以农大211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上庄实验站进行了4个播期水平(9月23日、10月3日、10月13日和10月23日)、3个播深水平(2、4、6 cm)的随机区组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越冬前冬小麦各生长指标(单株叶面积、主茎叶龄、分蘖...  相似文献   

12.
晚弱麦苗因分蘖节入土较深和生长锥分化程度低,前冬不易受冻,但由于植株体内贮存养分较少,经不住严冬消耗,冬末早春的抗逆性和恢复能力较差,不少晚弱苗在受冻害后未死亡,返青后却大量死亡。对于已受冻害的晚弱麦苗,应加强早春补救和管理。 1.返青水应推迟到正常麦苗起身期,待其长出新根或气温达7℃以上时再浇。若麦田干旱  相似文献   

13.
<正>一、研制背景20世纪80年代之前提倡小麦“三肥五水”。“三肥”是除了底肥之外还要追施起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五水”是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后来为了套种玉米又加了一水——麦黄水。当时提倡“三肥五水”是化肥稀缺造成的。开始不敢用化肥作底肥,生怕小麦苗冬前旺长,来年又无化肥可追,造成“麦无二旺”的被动局面。即使追肥也不敢把有限的化肥一次施用,总是瞻前顾后,一怕前期旺长,后期脱肥,又怕一次追肥多了、晚了造成恋青晚熟。追肥又必须结合浇水,  相似文献   

14.
开展小麦高产创建、冬前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通过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小麦冬前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详细阐述了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以及从种到收。直至冬春季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中低产田的越冬苗情 ,主要表现为群体不足、个体瘦兹、中片细长、叶色淡黄、分蘖不多、根系较少、入土又浅 ,最后导致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重不高、形成减产。因此 ,对小麦中低产的麦田培管措施是增根、增蘖、促壮以达到促穗、攻粒、增重的目的 ,关键是“四防”技术 :1 防冻保苗 :对于抗寒能力弱的二、三类麦苗 ,经不起冬春频繁的寒流袭击 ,采取三条防冻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在寒流来临之前 ,每 667m2 施腐熟的猪杂肥 2 0 0 0kg或草木灰 30 0kg左右 ;二是疏通水系。尤其是低洼的稻茬田块 ,要降低地下水位 ,防止冰冻造成机械损…  相似文献   

17.
万亩良田嗷嗷待哺农业能源急需优化河北省永年县电力局唐海祥,王绍文,李桂梅(057150)该浇冬水的麦田,三分之二没浇,应浇四。五遍水的小麦,打了一半折扣,麦苗嗷嗷待哺,使得亩产350至400公斤小麦的良田,只能收到200到250公斤.这种良田不良收的...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华北平原干旱地区,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小麦适播期在秋分后至霜降前期,越冬小麦要经受冬、春干旱和大风的侵蚀。过去由于铧式犁耕翻,土壤结构和土表植被遭受破坏,经常形成沙尘暴天气,不仅造成土壤失肥、失水,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们推行了小麦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19.
早花是油菜在冬前或越冬期间抽薹开花的现象。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如果播种过早,遇上秋冬气温高,会出现早薹早花;此外,缺肥、土壤干燥、苗床播量过大、苗龄过长、移栽质量差等使营养生长不良,迫使油菜及早转入生殖生长,也会引起早花。根据品种特性,适期播种,加...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分蘖、完成春化阶段,即“三长一完成”,生长中心是分蘖。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