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相似文献   

2.
1沤根 1.1症状表现.该病发生后,芹菜不再长新根,幼苗生长缓慢,幼根外皮变成锈褐色,以后逐渐腐烂.  相似文献   

3.
<正> 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以及低温冷害、沤根等是春季大棚辣椒幼苗常发性病害,在老菜园地上更易发生,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幼苗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而不得不腾茬翻犁。现将3种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生症状 1.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气温15~16℃,幼苗第1片真叶出现前后,  相似文献   

4.
<正> 1 沤根 ①病症。幼苗生长缓慢,不易发棵,叶片逐渐发黄,不生新叶,逐渐萎蔫,不断加重,最后整株死亡。观察根系,可见到根皮褐色,逐渐腐烂,不发新根,病苗易从土中拔起。 ②病因。沤根为生理性病害,主要是苗床土温过低,持续时间较长,再加上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光照不足,床土湿冷粘重,根系缺氧,呼吸作用受阻,不能正常生长。这种不良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根系吸收功能下降和破坏,导致沤根。 ③防治措施。一是加强苗床土温管理,改冷床育苗为热温床或电热温床育苗,床温控制在15℃以上:床土要疏松、平  相似文献   

5.
一、沤根 1.发病症状该病发生后,芹菜不再长新根,幼苗生长缓慢,幼根外皮变成锈褐色,以后逐渐腐烂。茎叶生长受抑制,最后枯死,枯死幼苗很容易从土中拔起。在冬季、早春季节,芹菜苗期遇长期阴雪天气,苗床温度过低(低于10℃),湿度过大,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徒长 特征:幼苗纤细,节间长,叶片大,叶薄,色稍淡,叶柄和茎柔嫩,易折,根系发育不良,根条数少,根小。这类苗易受病害侵染.抗冻、抗热性弱.花芽分化少。易化瓜。定植后成活率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锈根病.全国各地瓜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8.
一、幼苗猝倒病 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呈现水浸状病斑,主根变成褐色,与沤根的情况差不多。然后病斑迅速绕茎一周,受害部位变成黄褐色,并干枯收缩,行时软化缢缩.致使幼苗倒伏。  相似文献   

9.
立枯病是危害辣椒苗期的常见病害,俗称死苗、霉根.该病成株期也可发生,严重时造成成片死苗.给生产造成损失. 一、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中、后期幼苗.开始在幼苗基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凹陷斑,幼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正常.病情发展后,幼苗茎基部缢缩干枯,夜晚萎蔫,幼苗不能恢复正常,以至茎叶枯死,植株呈直立状死亡.与猝倒病症状不同,猝倒病植株不萎蔫即倒伏,之后干枯死亡.潮湿时,植株病部产生淡褐色稀疏的蛛丝网状霉,而猝倒病病部产生繁茂的白色絮状菌丝,这是区别两种病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黄瓜枯萎病抗病品种长春密刺、感病品种津研四号的幼苗伤根接种后根、根-茎、茎3个部位病菌生长及组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病菌从伤口进入导管后菌丝向上扩展的速度在抗病品种中较感病品种中慢,原因可能在于导管分子类型不同;抗病品种的皮层薄壁细胞间隙未观察到菌丝,表明抗病品种能抵抗病菌通过表皮的入侵。两品种都观察到木质部导管中出现侵填体、壁的覆盖物、褐色物质及皮层薄壁细胞木栓化,但这些反应在抗病品种中出现较早,表明抗病品种较早形成保卫反应。  相似文献   

11.
1.苗期猝倒病 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主根变成褐色,与沤根相似。病斑迅速绕茎一周,受害处变成黄褐色,并干枯收缩,使幼苗成片倒伏。  相似文献   

12.
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锈根病。全国各地瓜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一、辣椒的主要生理性病害辣椒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沤根、脐腐病、日烧病等。沤根为苗期病害之一。沤根发生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幼根表面开始呈锈褐色,后逐渐腐烂。地上部生长受抑制,致叶片变黄,不生新叶,中午前后萎蔫,甚至叶缘枯焦或成片干枯,幼苗容易拔起。发病原因是因为床土持续低温(12℃以下),高湿,造成缺氧状态,根系生理机能被破坏,形成沤根。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被害果与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扩展到近半个果实。患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寄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  相似文献   

14.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秧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15.
棉花苗期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苗期病害是我国各棉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在播种后15~45天之间。棉种出苗前发病造成烂种烂芽,幼苗发病则形成根腐、茎腐、猝倒、子叶和真叶叶斑等。轻则造成僵苗迟发,重则导致死苗,造成缺株断垄,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所以搞好棉花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 N、P 配施对常绿阔叶树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施量对青冈、苦槠幼苗叶片养分含量及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施磷均能增加两树种幼苗叶片的氮含量;施磷能增加幼苗叶片磷含量,而高浓度施氮会降低叶片磷含量;低浓度施氮及施磷均可减缓青冈生长过程中叶片磷含量的下降;施氮、磷对青冈幼苗叶片碳含量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对苦槠幼苗叶片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氮后青冈幼苗生物量分配表现为根>叶>枝,施磷后则为根>枝>叶;而施氮、磷后苦槠幼苗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根>枝>叶。青冈和苦槠幼苗期对氮、磷肥的供应较为敏感,适当施加氮、磷肥有利于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温室及大棚蔬菜育苗期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及大棚蔬菜如黄瓜、茄子、辣子、柿子、莲花菜、菜花等育苗期间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和沤根.立枯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苗床温暖潮湿、通风不良或幼苗徒长易发病;猝倒病的发病条件是低温高湿,当土壤温度低于10℃且湿度大时,不利于菜苗生长,易诱发猝倒病;沤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和不定根,根部发朽腐烂而造成地上部萎蔫,主要原因是苗床温度过低,浇水过量或遇连阴天发病重.  相似文献   

18.
1 根腐病 1.1 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造成减产25%~75%.出苗前染病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染病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至第10节,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上部叶片褪绿,造成植株萎蔫,叶片凋萎.病根变成褐色,侧根、支根腐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白穗发生普遍,发生症状、程度不一。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和赤霉病是造成小麦白穗的主要原因。1小麦根部病害1.1小麦根部病害在故城县一直呈加重趋势,主要种类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小麦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能危害小麦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幼苗期感病,根茎部、  相似文献   

20.
特征:幼苗纤细、节问长、叶片大、叶薄、色稍淡,叶柄和茎柔嫩.根系发育不良.根条数少,易受病害侵染,抗冻、抗热性弱.花分化少.易化瓜,定植后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