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盆栽桃树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CK:浇水500 ml/d;处理Ⅰ:浇水2 000 ml/d;处理Ⅱ:浇水200 ml/d),研究不同处理对桃树叶片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处理20 d后,处理Ⅰ、Ⅱ桃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CK下降了10.6%和14.3%,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40.3%和20.5%,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较CK下降了34.2%和62.2%,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较CK下降了29.7%和60.7%;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GS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水分胁迫处理后,桃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NR、GOGAT、GS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张小红  鄢铮 《农学学报》2021,11(11):71-75
通过对叶片氮代谢及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以及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测定,探讨防落素(PCPA)在大棚栽培无籽西瓜生产上的适用浓度,为其在无籽西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在始花期、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PCPA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40 mg/L),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无籽西瓜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和代谢相关酶(GS、NR、GDH)活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CPA溶液浓度的提高,叶片总氮、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PCPA浓度为2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明显,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等指标值均为最高,且均极显著高于CK;PCPA浓度为40 mg/L时,叶片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以及GS、NR和GDH活性均急速降低,各项指标值均极显著低于10、20 mg/L处理。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含量与GS、NR和GDH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所有处理中,20 mg/L处理的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均极显著高于CK。PCPA在大棚栽培无籽西瓜生产上的适用浓度为20 mg/L。  相似文献   

3.
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是我国优良的园林树种,用途广泛,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本实验找到了适宜假苹婆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配比。以假苹婆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氮、磷、钾3个因素和4个水平(纯N含量分别为0、0.9、1.8、2.7 g/株;纯P含量分别为0、1、2、3 g/株;纯K含量分别为0、0.9、1.8、2.7 g/株)的配比施肥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其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探究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条件。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对假苹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显著,适当的N、P、K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增强POD、SOD、NR、GS等的活性。综合分析得出,T2(N1P2K2)处理下的假苹婆幼苗生理特性表现最优,与对照(CK)相比,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94.10%、105.15%;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低39%、30%;POD和SOD活性分别是CK的54.70%、68.08%;NR和GS活性分别比CK高66.23%、40.06%。影响假苹婆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最佳施肥处理为T2(N1P2K2),即氮肥0...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苗期水飞蓟生理与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期水飞蓟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 Cl对水飞蓟进行不同时间(0、1、2、3、4、5 d,分别记为CK、T1、T2、T3、T4、T5)的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理特征及活性成分含量,以探讨苗期水飞蓟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胁迫处理T4、T5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CK;(2)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 3种酶的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其中T1处理CAT,T4处理SOD、POD的酶活性均为最高值,且显著高于相应的CK;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T2、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高于CK,但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则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所有处理均显著低于CK;(3)总黄酮与水飞蓟宾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胁迫处理T5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水飞蓟宾含量均低于CK,但胁迫处理5 d的水飞蓟宾含量显著高于其余胁迫处理。可见苗期水飞蓟在一定时间的Na Cl胁迫下,通过提高其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以缓解盐胁迫的伤害,但适度的盐胁迫能促进其体内总黄酮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Nd~(3+)溶液对无籽西瓜叶片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叶片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钕在无籽西瓜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伸蔓期、始花期和膨瓜期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d~(3+)溶液(0,5,10,25,50,100 mg/L)后,测定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等指标。【结果】(1)在各处理中,以10 mg/L的Nd~(3+)处理表现最为突出,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高值,NR、GS和GDH活性亦均为最高,且均极显著高于CK;(2)膨瓜期时,100 mg/L Nd~(3+)处理值均极显著低于CK,说明高浓度稀土钕处理对无籽西瓜生长后期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3)相关性分析表明: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含量与NR、GS和GDH活性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综合分析氮代谢相关指标认为:10 mg/LNd~(3+)可以作为稀土钕在无籽西瓜生产上应用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氮代谢的变化,在基于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施肥量增加,氮代谢旺盛,吐丝后穗位叶NR活性高,其中M2N2处理NR活性平均比对照提高了4.0%,其次是M2N1、N2PK、M1N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3.4%、3.1%.穗位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也表现为与NR活性类似的趋势.M2N2处理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和22.2%.其次M2N1、N2PK、M1N2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9%、16.7%、和15.4%.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5%、18.4%和17.9%.有机肥氮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在籽粒形成期间维持高活性时间长,穗位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氮磷、氮钾处理.这一结果为夏玉米获得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UV-B辐射处理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氮代谢及其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元阳梯田水稻品种白脚老粳为材料,大田原位种植,研究不同UV-B辐射强度(0、2.5、5.0和7.5 kJ/m~2)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含氮物质(可溶性蛋白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产量构成指标(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5 kJ/m~2 UV-B辐射时水稻抽穗期GS活性、拔节期GOGAT活性、分蘖期和抽穗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5.0 kJ/m~2 UV-B辐射时水稻分蘖期NR活性、各生育期GS和GOG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拔节期NR活性显著降低(P0.05);7.5 kJ/m~2 UV-B辐射时水稻各生育时期叶片的NR、GS与GOG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UV-B辐射增强抑制白脚老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导致产量下降,7.5 kJ/m~2 UV-B辐射强度下产量下降幅度最大为22.8%。【结论】大田增强UV-B辐射对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叶片氮代谢影响有显著的"剂量+生育时期"效应,中低强度UV-B辐射对水稻氮代谢有促进作用,UV-B辐射强度为5.0 kJ/m~2时最为显著,高强度UV-B辐射对水稻氮代谢有抑制作用。增强UVB辐射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糜子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生育后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探讨糜子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和氮代谢变化规律,为糜子节肥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0 kg·hm-2(N1)、105 kg·hm-2(N2)、150 kg·hm-2(N3)、195 kg·hm-2(N4)4种不同施氮水平,以不施肥为对照(CK)。连续两年研究了糜子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变化,分析了不同氮肥条件下,糜子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籽粒中含氮量、蛋白质含量等氮素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糜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总结了糜子干物质积累特性、叶片氮素代谢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糜子不同器官的地上部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花期糜子N3(150 kg·hm-2)处理下的茎干重、叶干重、鞘干重和穗干重最大,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了51.2%、40.8%、64.2%和41.3%;氮肥处理促进了糜子抽穗后植株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移动与转运,提高了地上部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其中,N3(150 kg·hm-2)处理下的叶干物质移动率比不施肥提高了9.6%,转运率提高了12.4%;氮肥处理下的糜子不同叶位叶片GS活性、NR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施氮不影响糜子生育期内叶片氮素代谢的整体变化规律。同一生育时期,糜子顶3叶叶片GS活性、NR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N3(150 kg·hm-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下的糜子籽粒含氮量比不施肥分别提高了4.0%、6.0%、7.8%和8.9%;不同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较不施肥增加3.89%、5.75%、7.54%和8.59%,并且差异均与CK达到显著水平。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糜子穗长、茎粗、单株穗数和千粒重及产量,2015年,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的糜子产量较不施肥分别增加10.09%、29.71%、44.73%和35.99%;2016年分别增加19.08%、30.60%、65.85%和39.14%。两年试验条件下,N3(150 kg·hm-2)处理的糜子产量增加比例均最大,增产效果最好。【结论】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糜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有利于改善生育后期糜子叶片的氮素代谢,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提高糜子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陕北地区糜子生产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9.
秧苗期低温胁迫对华南主推双季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主推双季水稻五优308、合美占、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和粤奇丝苗为供试材料,2011年采用人工气候箱(PGV-36)人工低温胁迫,对水稻苗期低温胁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秧苗期日均8.5℃的人工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明显停滞,供试材料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处理前后无显著差异.②日均温8.5℃低温胁迫对水稻秧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趋势相同,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下的各供试品种(组合)不但没有干物质积累,其鲜重和干重反而下降.③各供试品种3叶期的耐低温胁迫能力强于5叶期,各供试品种(组合)耐低温胁迫能力强弱次序为:五优308>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粤奇丝苗>合美占,且3叶期和5叶期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浓度对广金钱草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设0mg/L,150mg/L,300mg/L,450mg/L和600mg/L5个N浓度处理,研究其对广金钱草苗期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浓度的升高,广金钱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下降,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以及NR活性也表现为升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n、Tr与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NR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Ci与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NR活性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施N可以加强广金钱草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