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和香菇代料栽培中污染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2月 ,在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和香菇的种植户中采集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 ,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粘帚霉(Gliocladiumspp .)是平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是香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2.
平菇培养料中的污染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年中定期采集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的种植户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粘帚霉(Gliocladium spp.)已经取代木霉(Trichoderma spp.)成为平菇代料栽培中培养料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3.
邓衍领 《食用菌》1998,20(2):24-25
栽培平菇可以用发酵料和熟料等,但不管采用那种料,原料处理是栽培取得成功的基础.原料发酵可使料软化降低大分子化合物.转变成为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有利于平菇菌丝的吸收利用.发酵后的培养料不利于杂菌繁殖.开放式接种不污染.它具有省工、省时、效果好.但如果堆制技术掌握不当,易使料变质腐烂,从而导致栽培失败.现将笔者在生产中所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蔬菜》2017,(12):64-66
为了充分利用香菇污染菌料,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了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在平菇栽培料中分别添加20%、40%、60%和80%的香菇污染菌料,以无香菇污染菌料的配方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的发菌情况、产量和收益,以筛选出适宜平菇生产的香菇污染菌料添加比例。结果表明: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20%和40%的处理发菌期与对照相同,而添加量为60%和80%的处理发菌期比对照多1 d;4个香菇污染菌料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80%的处理综合收益最高。因此,香菇污染菌料可以再次利用生产平菇,并且适宜的添加量可达80%。  相似文献   

5.
培养料处理方式对平菇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料栽培平菇菌丝细弱、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较差 ;熟料栽培菌丝粗壮洁白、污染率低、产量高、品质好 ;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的污染率低、菌丝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平均值介于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之间 ,但有的品种菌丝生长和产量均理想 ,表现出对发酵料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市有些菇农因在平菇栽培料中加了一定量的磷酸氢二铵后,菌丝普遍生长缓慢细弱无力,有的后期便死亡,污染率很高,损失惨重。笔者随即就此问题进行试验,找到了危害菌丝生长就是栽培料中加了磷酸氢二铵。下面就谈谈其危害原因及补救措施。 (一)原因分析 平菇栽培料中一般要加入1%~2%的磷肥,这里的磷肥是指过磷酸钙,而有些菇农认为是磷酸氢二铵。为调整栽培料的PH值,平菇栽培料  相似文献   

7.
早秋季节,利用玉米芯发酵料和发酵半熟料栽培平菇,分别采用不同的接种量进行试验,观察菌丝长势、污染情况、出菇情况,计算生物学效率、利润率。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料栽培平菇,接种量以栽培干料重量的13.6%为最适宜;利用发酵半熟料栽培平菇,接种量以栽培干料重量的4.4%为最适宜。不同的接种量,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是在生料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成熟的简便、高效、成功率高的平菇栽培技术,相对于熟料栽培平菇技术具有栽培成本低、技术简便等许多优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平菇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但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栽培污染率高、发病率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9.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打孔器打孔进行试验,观察菌丝长势、污染情况、出菇情况.计算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料栽培平菇,采用2cm直径的工具打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阐述平菇夏季栽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温度、湿度、杂菌污染等。明确平菇夏种的相关菌株和菌料的选配及稳产高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料栽培平菇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接种后7~15天内有效地防止霉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经常污染菌块的霉菌是木霉、青霉、黑曲霉、链孢霉和毛霉等,这些霉菌在雨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易污染菇床,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块表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抑制其生长。有时整个料块、整个菇床、甚至整批栽培料,都会由于严重污染杂菌而报废。因此,防止霉菌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香菇污染料袋栽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化县地处闽中山区,自1990年起大规模发展香菇栽培业。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带来污染料的再生和利用问题。我们于1993年10月采用香菇污染料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获得了生物学效率165%的高产,与新鲜材料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一般报道80%~180%)相比,基本接近,现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 (一)供试菌株 平菇1012,引自三明真菌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平菇培养料处理方式常见的有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栽培和熟料处理栽培,本试验研究了平菇培养料常见的2种处理方式对栽培各项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单棒装料多,开放接种污染率低,无论是单棒效益还是总效益都优于熟料处理栽培。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平菇由熟料栽培发展为生料栽培——原料经过处理后播种发菌。生料栽培平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菌丝生长阶段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并占领整个菌床的培养料。常与平菇菌丝争夺养料的竞争性杂菌如绿霉、青霉、毛霉、根霉、曲霉、链孢霉等,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抑制其生长,导致局部甚至整个菌床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因此,生料栽培平菇防杂菌污染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5.
刘天学  乔传英 《食用菌》1998,20(2):26-27
在平菇生产中,用出菇后的废料或污染料再种平菇曾有报道,但废料与污染料结合再栽平菇尚未见报道.笔者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进行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①菌种:平菇140、141、121,均引自河南农大.②培养料:废料和污染料.  相似文献   

16.
初秋、春末等高温时节栽培的平菇价格高、效益好,备受菇农重视,常用发酵料袋栽法栽培平菇。但很多菇农在制作发酵料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发酵料酸败,栽培料污染率上升,出菇量减少甚至绝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发现,造成发酵料酸败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处理、拌料、建堆、翻堆、发菌管理等环节操作处理不当,兹将防止技巧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7.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18.
平菇栽培过程中,无论用生料(发酵料)栽培,还是熟料栽培,用床栽还是袋栽,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杂菌污染.特别是在温度较高季节,污染更为严重.很多生产者遇到此种情况束手无策,大伤脑筋,而大量施用杀菌药物防治,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增加了成本投资,得不偿失,甚至导致药害、损失更重.  相似文献   

19.
液体菌种半熟料栽培平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6)
平菇原料拌料后经堆积发酵,使用液体菌种进行生料、半熟料和熟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熟料栽培污染率最低,半熟料栽培以培养基灭菌2 h污染率最低,也最为经济;灭菌4 h污染率反而高。发酵料不经灭菌,开放式直接接入液体菌种,在冬季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平菇栽培中,受杂菌污染的培养料一般都是作报废处理,若要想再种平菇,必须重新装袋,进锅灭菌,工序繁,成本大。1993年秋,笔者与菇农倪元培一起利用蘑菇增温剂处理污染料再种平菇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达125%,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